jzjz066142 发表于 2014-4-14 21:35:42

“活学活用,动力无穷”---活动课之我见

活动课教学要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发挥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实践操作,合作交流。同时把所学的科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在实践中发现新问题,创造性的解决新问题,提出新观点。合理选用活动课,可以培养高中生学习数学的主体意识、探究意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内部动机,正确运用活动课开展教学,可以促进高中生数学知识的整合,认知结构的完善,数学经验的获得,达到数学教学的目的,客观评价学生在上述两个模式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可以体现数学的人文价值、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态度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学会用数学的思想方式解决问题,认识世界。
      让学生走出教室,然后把自己所学知识和现实结合起来,学生学会了知识并不一定就会应用知识,要把学生带出课堂在实际过程当中把学到的理论知识真真切切的结合实际应用起来。学生在这个合作学习当中就学会了完成一件事情,有些时候就是老师要给一个机会让学生真正去体验,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放手去做,活动课作用很大。
      基于以上分析,我总结了一下上好活动课的基本方法,下面谈谈自己对活动课的粗浅认识:
      1、激发兴趣
      活动课的内容不像平时上课,照本宣科,而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兴趣和需要给他们选择的机会。数学活动课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活动课,突出表现为数学教学在活动中进行,即“数学+活动”。活动是载体,是实现目标的手段。活动包括操作性活动(动手),也包括观念性活动(动脑),学生通过“做一做、议一议”等形式,在“做中学”、“学中做”。学生在活动中,他们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得以充分发挥,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进一步提高。他们在活动中体会到数学动态美、形象美、构造美,并在这种美的体验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从而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强调自主
      在活动课教学过程中,要放手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通过学生的动手、动脑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分析、推理,从而发现规律,获取新的知识。数学活动课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活动课就是学生了解数学和生活的广泛联系的一座桥梁。在数学活动课上可以多设计一些“生活中的数学”,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经过生活中的亲身体验,加深理解,发展了学生真正意义上的数学能力及应用能力.主要以通过与数学有关的日常生活问题,在这些活动课中学生感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学以致用”,不仅让学生感受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应用中体会到数学的魅力。3、合作创新
      许多发明创造都是多人合作的结果,集体智慧的结晶。活动课教学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数学活动课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也是激发学生主体意识的最高体现。在数学活动课要突出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掘最大潜能。活动中,首先创设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情节,激活学生原有的经验,这样在活动中学生思维就放开了,学生就有了探索新知的欲望,积极提出自己的新见解、新发现、新思路,在拓宽延伸课中把课本上的某些内容适当地加深和拓宽,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探讨、解答,发展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数学才能。这样既拓宽了学生的思维,又渗透了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思维,调动思维的积极性,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有效思考,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和独创性,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4、学以致用
      在活动课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让他们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使学生初步体现数学知识与生活生产之间的广泛联系,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要重视数学活动在课内课外的延伸和灵活运用,包括学生在课前对数据与材料的收集,课后对活动结果的应用和拓展,使活动内容更贴近生活实际,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
      总之,开展数学活动课教学,是数学课堂教学的新尝试。数学活动课既生动又丰富,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对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应用数学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有极大的帮助。在今后的教学中,我继续探索和研究,争取做得更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活学活用,动力无穷”---活动课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