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z1316868 发表于 2014-4-15 21:45:17

金融企业上市大扫描


金融企业上市大扫描




编者按:5月11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周小川在北京召开的“金融企业与资本市场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在规范发展证券市场和改革发行制度的基础上,欢迎金融企业发行上市。金融企业上市是我国金融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证券市场持续、平稳发展的需要,预计我国金融企业上市的步伐将会进一步加快。本报今版刊登的华泰证券综合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就金融企业上市的意义、我国金融业发展的现状、金融类上市公司的情况、金融企业上市的途径和选择以及金融企业投资价值的分析等问题作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探讨。

金融企业上市的意义重大

从我国国内的情况看,目前已经在A股市场挂牌上市的金融企业只有6家(从严格意义上说只有5家),在证券市场上所占的比重还很低,这与我国金融市场和金融业的快速发展是很不相称的。尽快让符合条件的金融企业发行股票上市,是我国金融业持续、长远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需要。
1、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需要。由于我国金融业特别是证券业和保险业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很大,因此,美国、欧盟等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要求我国全面开放金融业,这也一直是我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问题上与发达国家和地区争论的焦点。与这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金融企业相比,国内金融企业的实力还非常弱,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体现在资本金实力上。国外上市的金融企业可以通过发行股票迅速增加资本金数量,同时利用上市公司的优势,通过换股等方式实施兼并、收购,从而使公司的规模迅速扩张。如果国内金融企业继续主要依赖私募等方式来扩充资本金,则我国金融业与国外金融业之间的差距会进一步拉大,这对于我国民族金融业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面对外资金融企业的虎视眈眈,寻求上市是我国金融企业的必然选择。另外,对于国内的金融企业来说,上市还将有助于公司按照国际规范化的要求来运作,尽快熟悉国际金融业的通行做法,从而提高金融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2、有助于降低金融企业的融资成本,促进金融创新,从而提高其竞争力。允许更多的金融企业上市,意味着金融企业有了更多的融资渠道。融资选择的增加,有助于降低金融企业的融资成本。而融资成本的高低,又是决定证券公司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在有了更多的融资选择以后,金融企业就能在资产与负债之间进行更好的组合管理,进行更多的金融创新,获取更多的收益,从而使自身的竞争力得以提高。
3、适应我国金融市场快速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金融市场未来的发展潜力是很大的,如果金融企业的资本金不能保持同步的扩张,则会制约我国金融市场的开发和发育,同时也可能会导致金融企业偿付能力的不足和风险防范能力的下降。由于证券市场的涵盖面广,流动性强,同时只要有发展潜力,即使现有盈利能力低一些,也不会影响投资者的投资热情,因此对于金融企业来说,通过发行股票来融资,增强公司的资本金实力,是一个较为理想的选择。
4、金融业持续、健康、长远和有序发展的需要。通过上市,可以完善金融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有效地建立和完善公司的监督机制,促进我国金融业的发展。目前我国金融业的发展中存在着透明度低、内部人控制等方面的问题,一部分金融企业的上市在一定程度上将有助于这些问题的逐步解决。另外,深圳发展银行的发展充分说明,上市还可以提高金融企业的知名度,增强金融企业客户的信心,这些对于金融业的发展都是较为有利的。
5、允许金融企业上市也是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需要。正如前面我们所分析的,金融业特别是证券业和保险业在我国是一个朝阳产业,金融企业的进入必将为证券市场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提高证券市场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在为金融企业的发展提供支持的同时,证券市场也可以从中获得良好的和持续的发展,这是一个“双赢”的做法。同时,通过投资于金融类上市公司,投资者可以分享金融业的成长,从而获取丰厚的回报。尽快让更多的、具有发展潜力的金融企业来上市,是我国证券市场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
需要指出的是,对于金融企业的发展来说,上市不是“灵丹妙药”,金融企业不能期望通过上市来解决自身面临的所有问题,更不能期望通过上市来解决公司业已存在的支付能力不足问题。这就需要证券监管机构加强监管,以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的平稳发展。当然,我国监管机构目前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并根据投资者对信息的要求,着手制定若干补充的信息披露指引,以保证包括保险公司在内的上市金融企业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 姚文平)

金融业发展现状和上市存在的问题

金融业是指经营金融商品的特殊企业,它包括银行业、保险业、信托业、证券业和租赁业。经过20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已经建立起包括中央银行、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其他商业银行、城市合作金融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内的种类齐全、功能互补的金融机构体系。目前,国内金融机构有政策性银行3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4家、其他商业银行12家、城市商业银行90家;证券公司90家;信托投资公司232家;财务公司69家;租赁公司15家;保险公司13家。各类金融机构的实力也有了显著增强,到1998年末,我国各类金融机构(不含保险、证券)总资产已达15.3万亿元,为同期GDP的1.92倍,保险业和证券业从无到有,发展更为迅速,在我国金融业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已发展成为我国金融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货币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金融业日益显现出它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金融业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仅从1991年到1999年的9年间,银行业平均每年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近万亿元的巨额资金,我国企业累计通过境内外证券市场筹集资金达到4600亿元。从1981年到1999年,我国保险费收入年均增长达到30%左右,保险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金融企业上市具有良好的基础。
但是,金融企业要能够顺利上市,首先必须解决其自身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是金融风险的防范和控制问题。我国金融业是在金融深化不足、长期政策保护前提下发展起来的,在发展过程中也积累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和很好的解决,随时都会引发金融机构经营危机及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巨大的冲击。金融企业要达到上市,必须将传统体制下积累起来的金融风险先行逐步化解,达到被证券市场投资者能够接受的程度。
从银行业来说,银行业是我国金融业中发展历史最长、目前规模最大的一个部门,在我国这样一个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体系中,银行业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但近年来随着银行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银行业不良贷款比例过高所引发的金融风险也日益凸现出来,特别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由于长期以来背负为国企服务的重任,不良贷款的比例更高。比例过高的不良资产直接影响了银行实施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按照《巴塞尔协议》计算的我国银行资产负债比例普遍达不到8%的最低要求。为了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近几年来通过注资、提高呆坏帐准备金比率等方式,已核销国有商业银行呆帐近1000亿元,1998年8月,财政部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用于补充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金,但由于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政企不分、银企产权主体一体化等问题,银行不良资产增加的势头难以遏制。
保险业在我国发展时间不长,但发展很快,保险市场的快速扩张,保费收入的迅猛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掩盖了保险公司支付能力不足的隐患。制约保险公司支付能力的主要因素,一方面是保险公司的资本金实力远远跟不上公司业务的扩张和发展,另一方面是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渠道狭窄,结构不合理,资金运用收益率低,不能满足赔付资金需求。
证券业是我国金融领域中最年轻的新兴产业,虽然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不能掩盖我国证券业存在的诸多问题。主要是,证券经营机构规模小,经营不规范,业务结构雷同,创新能力不足,市场过度竞争。这些问题不仅制约了证券经营机构自身的发展,也影响了证券业的发展及其作用的发挥。
鉴于我国金融业存在的金融风险较大,我国金融企业风险控制的能力和水平尚存欠缺,而金融企业的业务经营与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单位以及人民生活密切相关,金融企业在证券市场上的稳定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金融企业上市条件必然会与其他企业上市条件有所不同,在信息披露方面要求也更加严格。金融企业不同于一般的产业上市公司,它在财务制度、运营方式以及资产结构等诸方面均具有明显的行业特殊性。根据国际国内投资者对信息的要求,从国际经验和我国目前公开发行股票的金融企业情况看,在现行信息披露规则的基础上,金融上市公司还要求充分披露企业资产质量状况、不良资产的处置和承担方式、企业内控机制建立健全的情况以及与主要业务风险有关的指标及其变化情况、敏感会计科目的定义、运用和变化情况,以保证对投资者的公开、公正和公平,有效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中介机构要对金融企业进行严格的审计和上市辅导,必要时可考虑聘请境外具有丰富经验的中介机构协助进行审计工作。( 成国平)

金融类上市公司现状

一、 金融类上市公司

股市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金融业的发展对宏观经济起着重要的导向和推动作用,在成熟的资本市场上,股权融资是金融企业融资的重要手段,银行、券商、信托、保险等金融企业和其他上市公司一样可以在证券市场上搏击风浪,但是,由于我国政策的限制,金融企业上市有相当的难度,到目前为止,我国证券市场只有金融类上市公司6家,即深发展和浦发银行两只银行股,宏源信托、陕国投和鞍山信托三只信托股和一只涉足金融业务的爱建股份。
深发展1988年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是我国证券市场第一只银行股,也是深市“龙头股”。由于受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近两年我国银行业利润普遍都有所下降,为此,深发展加大了各地分支机构的建设力度,计划在1999-2000年度新设5家分行或10家城区外支行。
浦发银行是1999年11月10日上市的,意味着经过近9年漫长等待之后,国内证券市场重新对商业银行开放,它是沪市第一只银行股票,也是迄今为止我国证券市场总股本、总资产规模最大的上市银行。
宏源信托前身为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新疆信托投资公司,在信托业开始全面整顿和清理后,证券业务逐步成为该公司的“主营业务”,尤其是1999年底对建行海南信托,沈阳信托等六家证券营业部实行托管、购并,进一步增强了证券经营的实力。今年3月,宏源信托获准改制成为专业证券公司,这意味着我国证券市场出现了首家上市券商。
鞍山信托在信托业清理后,确立了“证券、投资、基金”的新发展方向,停止了存贷款业务、银行结算业务和银行拆借业务,信托业务也逐步萎缩,证券业务逐渐成为公司赢利主体,1998年、1999年证券业务利润分别占公司利润总额为60%和66.4%。
陕国投与鞍山信托有相似之处,目前主业有证券、金融信托和房地产三块,在信托和房地产等业务低迷的情况下,收缩房地产投资规模,维持信托业务的现有水平,同时大力拓展证券业务,1998年、1999年证券业务利润分别占公司利润总额的66%和60 %。
爱建股份主营业务涉及房地产、金融信托、进出口业务和实业投资四个方面。虽然公司65%以上的利润由其全资子公司爱建信托产生,但爱建信托90%的业务为银行业务。1999年公司利用配股资金向信托公司注资5亿元,一方面加大已有的信托业务的发展力度,另一方面培育和推广新的信托品种。爱建信托50%的利润由证券业务产生。
二、 上市公司渗透金融证券业

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相互渗透与融合是当今世界金融业发展的普遍趋势,上市公司作为产业资本的重要载体和资本市场的核心产业部门,在资本扩张与渗透方面已表现出敏锐和长远的战略眼光。一些上市公司通过参股、控股、兼并等途径将资本渗透到金融证券领域,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上市公司参股券商。
《证券法》规定对证券商实行分类管理,这要求现有券商进行重组,充实实收资本。为了进入综合类券商的行列,许多证券经营机构纷纷进行大规模增资扩股,为上市公司投资证券公司、拓展业务领域提供了极好的机遇,不少上市公司看好我国证券业的发展前景,积极对其参股、控股。
从上市公司角度看,参股券商可以达到以下几个目的:一是获得丰厚的投资回报。部分上市公司受到行业发展的限制,募集的资金难以在本行业找到有较高回报的项目,而证券业作为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券商作为证券市场的中坚力量受益良多。对于主导产品已步入买方市场,但资金又较为充裕,急欲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的部份上市公司来说,涉足回报相对较高的证券业,可以从中分享利润;二是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纵观参股证券公司成为一族的上市公司,从最早的青百A、到去年以来的深圳机场、辽宁成大、新锦江、华茂股份、关铝股份、中青旅等,大多公司所处的行业不景气,参股券商,无疑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三是与券商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券商一般具有较高的资信度,上市公司参股券商成为其股东后,可将参股股权作抵押向银行进行短期融资,同时加强了与券商的联系,在进行资本运营时,证券公司可以更好地为其提供咨询服务,合理进行资产配置,提高公司竞争力。
从券商角度看,资金充裕的上市公司成为股东,一方面,使得券商的增资扩股之梦成为现实,无论是为适应国内快速发展的资本市场,还是为“入世”后迎击世界级大券商的竞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券商与上市公司之间以股权的方式结成利益共同体,有助于券商培养长期的客户群体,提高一级市场业务的竞争力,今后还可以不断通过配股等手段来扩大自身规模。此外,上市公司参股证券公司甚至成为其大股东,还有助于券商进一步完善内部法人治理结构,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上市公司参股券商存在两方面的潜在风险:一是容易出现上市公司与参股券商间的内幕交易,不仅会损害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和证券市场的规范发展,也会妨碍券商的健康成长;二是居于相对控股地位的上市公司在面临经营困难时,有可能提出占用券商资金的种种不合理要求,不利于券商的长远发展。对于这些潜在的风险隐患,无论是监管部门还是券商,都应未雨绸缪,加以规避防范。

金融企业的上市途径展望

1、国内A股市场是金融企业上市的主要渠道
国内A证券市场经过近十年的发展,证券类型增加、融资能力增强。从国家开放、发展金融产业的政策步调分析,A股市场作为金融类企业的上市的主要渠道有如下优势:首先,A股市场由境内投资者参与,符合一个时期内国家对金融企业股权分布的控制目标;其次,A股市场交投活跃,有利于金融企业获得理想的筹资效果;第三,A股市场投资者了解国内金融产业发展状况,有利于形成敏锐的金融类公司评价体系;此外,金融类企业上市能够丰富沪深证券市场,加快国内金融证券市场发展,合理分散金融风险。
2、香港证券市场是金融企业大规模融资的有效途径
香港证券市场是亚洲重要的国际性资本市场,规则严密、市场资金来源广泛。金融类公司在香港主板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体现香港作为亚洲金融中心的独特地位。国内金融企业选择香港主板市场作为目标上市地具有很多优越性:首先,香港上市有利于金融类企业获取新的竞争优势;其次,香港市场容量大,有利于大规模的募股计划;第三,市场投资人熟悉金融公司类型,有利于强势金融企业的合理定价。香港是我国金融与国际市场接轨的重要通道,国内金融企业在香港上市能从本源上增加我国金融企业的资本来源。
3、美欧证券市场是我国金融企业上市的理想目标之一
作为工业化水平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的美欧地区拥有全球最为发达的金融证券市场,欧美市场不仅金融工具品种繁多同时更汇集了来自各国的资金。九十年代前后我国国企海外上市过程中曾在美国证券市场数次大规模募集资金,近一时期,我国政府又在美欧市场成功发行债券。通过欧美证券市场上市,国内金融企业可以按国际标准规范公司管理、大规模扩充资本金,应对国际金融企业的竞争。应当说,欧美证券市场是我国金融企业最终走向国际化的重要途径。我国金融企业在欧美证券市场上市需要打好各方面的基础:首先,在国内竞争中建立业务领先地位,做大业务规模;其次,建立规范的管理体系,达到符合国际惯例的风险控制标准;第三,上市方案要符合国家对金融安全的控制目标。从当前的政策取向分析,我国金融企业走向国际资本市场还需一段时间,金融体系的改革步伐是影响这一进程的重要因素。
4、设定上市目标的金融企业需要做的工作
企业上市过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尤其是金融类企业上市的案例不多,更多的制度、规则也有待制定,这就为金融类企业发行上市过程增加了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目前,有上市意向的金融企业应积极关注发行制度的新动向,与有经验的中介机构进行初步沟通,在熟悉有关情况基础上作好准备工作。( 陈 联)

进一步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结构

一段时期以来,在我国A股市场公开发行股票上市的公司主要是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同时这些企业一般都来自竞争性行业。民营企业、外资参股企业以及金融等国家重点控制行业的企业申请上市的则相对比较少,以金融企业为例,目前上市的6家金融企业中,只有浦发银行是近期上市的,其他5家都是在1994年3月份以前上市的。房地产企业(有很多属于民营企业)、外资参股企业等的情况也大致如此。
近来,这一状况有了一些变化和松动。先是房地产企业的解禁。接着是在5月11日,周小川主席表示在规范发展证券市场和改革股票发行制度的基础上,欢迎金融企业发行上市。5月18日,高西庆副主席又在中国金融业改革国际高级研讨会上表示,允许中外合资和外资企业在国内证券市场上市。这一系列的做法和表态向市场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那就是对申请上市企业的限制正在放松。同时也预示着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正在好转,证券市场的对外开放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我们认为,金融企业、民营企业、中外合资和外资企业的上市,对于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1、改善上市公司的结构。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证券市场规模的扩大,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类型的上市公司在证券市场所占的比例应该与其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大致相同,这也是证券市场成熟的标志。金融企业、民营企业、中外合资和外资企业的上市,就可以减少这两个比例之间的偏差,使上市公司的结构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2、对外开放的需要。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通过直接融资增强我国金融企业的资本金实力,提高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就显得十分的必要和迫切。同时,让中外合资、外资企业上市也是我国进一步扩大开放,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需要。在对外资开放的同时,扩大对国内民营企业的开放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也是证券市场公平、公开、公正的具体体现。
3、提高证券市场吸引力的需要。证券市场能否取得良好的发展,投资者的参与是十分关键的一个因素。金融企业、民营企业、中外合资和外资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和增长潜力的企业群体,让这些企业上市,就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更多的资金进入证券市场,从而促进和推动我国证券市场的持续、长远发展。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金融企业上市大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