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rlspower 发表于 2014-5-12 21:49:31

传统道德资源与现代日常生活

摘要:传统道德在现代中国长期被否定,社会主义道德要“与传统美德相承接”的提法,表达了我们社会对这一问题的最高肯定认识,但承接什么?本文认为传统道德中的个体修身道德、家族道德、社会及行业道德中的合理因素可以直接为变化了的当代民众的日常生活所继承,而封建的国家政治伦理是应该抛弃的。如何承接?第一,要坚持深入持久的开展传统美德的宣传教育。第二,要用各种实践方式广泛深入进行传统美德的养成教育。第三,要认真进行分析研究,批判继承,创造转化,实现传统美德与现代生活的对接。第四,为了更好地继承传统美德,我们还要注意吸取西方文化传统中的合理成分。

关键词:传统道德现代生活

任何一个民族的道德进步总是在对自己的传统道德资源进行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前进的。那么,在建设当代中国社会的道德文明时,如何在理论与操作两个层面正确认识传统道德资源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并做好继承接续工作,以此作为现代道德建设的资源与凭借,这是一个重要的学术与实践问题。

一、传统道德在现代中国的地位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因此,中国传统文化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可供今天借鉴的道德资源,但是中国传统文化或中国传统道德在现代中国的历史中却是经历了一个长期被否定的历史。
“五四”运动时期,适应当时社会启蒙与变革的需要,打倒孔家店,在理论层面或者说在上层社会文化层面对传统进行了彻底的否定与批判,引来了德先生、赛先生,却不加分析的丢掉了我们的传统道德。当时批判的重点是旧道德,亦即传统道德,这种批判把矛头对着旧道德中的“三纲五常”,反对其专制的、等级的,封建的消极因素,无疑对中国的思想启蒙和社会进步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这种情绪化而不是冷静的、理性的、在分析基础上的简单化批判,是以全盘西化的思维对传统进行了全面的否定,可以说是连糟粕和精华都抛弃了。批判抛弃反映封建精神的“三纲”等反映封建国家政治伦理基本原则,这是完全对的。但人类道德除了有其国家政治生活一面的内容外,大量的内容则涉及到民众的日常生活,如在家要孝敬父母,与朋友交要讲信谊,做人要忠义,待人要仁礼,这些内容并不随着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变化而立刻发生变化,只要是合理的,它还会在人们的道德生活中发挥作用,被自发的继承留传下来,反对抛弃也不能取消它自身的合理性和在社会生活中的客观作用。因此“五四”时期对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的批判,实际上仍然局限于上层观念文化,在民众实践生活领域,儒学和传统道德仍然影响着1949年前中国人的道德实践。或者说传统道德在1949年前对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仍然发挥着实际的指导与规范作用。
建国以后,我们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国家和全民的指导思想,建设社会主义的新道德,这本没什么错,但我们长期以来却把社会主义道德与传统道德放在一个对立的位置上,似乎社会主义道德与传统道德是水火不相容的,似乎传统道德全部内容都是反映封建地主阶级利益的糟粕。简单化的放弃了对传统道德的批判继承,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更是把这一切都作为封资修的东西全盘否认了。这首先是由一种意识形态的僵化思维方式和简单化作法造成的,好像一听是封建社会的东西,所有的东西必然是错的,是与社会主义的思想意识完全对立的。实际上这本身也是违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立场和关于道德的科学论断的。我们经常说中国革命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那么,我们在道德生活领域能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则与中国人民的道德实践相结合?新的道德文化不仅要吸取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而且要特别注意吸取中国的优良道德传统。这是由道德发展的规律性所决定的。道德作为一个民族社会生活中的文化观念、规范及其实践活动,是有其鲜明的民族性和强烈的继承性的。道德作为人类社会生活中的精神文化现象,既有为当时各个历史时代特定的经济政治关系所决定的时代性的内容,但其更有着强烈的继承性,一个民族的存在,不仅在于它有特殊的地域环境、人口、语言,还在于它有自己特定的文化,在其文化中,伦理道德又属于其核心的价值规范系统,更有着鲜明的民族性特点。这种继承性、民族性有时可能不会因为社会形态的改变而立即改变。
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对传统文化与传统道德的态度逐步取得了较为正确的认识,首先是在学术研究领域,允许对传统文化与传统道德重新进行研究,起码可以把传统道德作为我们的一个思想资源。到了九十年代,我们重新回到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与传统道德的正确立场上来了,甚至在大众文化层面上,山东曲阜的祭孔活动也得以恢复。传统道德重新成为我们进行当代道德建设的重要资源。到了2001年,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则明确指出了我们要 “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中共十六大报告中也明确指出我们“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要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这是我们在道德建设中从上世纪五四运动以来,对传统道德的最高的肯定表述了。但“承接”是什么意思?如何承接?学术界对此似乎也没有相应的认识,更是缺乏较深入的研究。
社会主义道德体系要与传统美德相承接,这样一个提法,我理解,就是要把传统道德作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资源和凭借,实现我们的新道德与传统美德的直接继承和延续。我们的新道德建设,一方面离不开变化了的社会生活实践这个源,但同样也离不开传统美德这个流。我们过去在理论上讲批判继承,但在实际上是只批判而不继承。今天,我们的道德建设要树立一个实实在在的继承的态度,当然这种继承并不是不加分析批判的全盘复古,那也是不可能的。

二、传统道德资源与现代日常生活
如何继承?继承什么?这取决于两个问题:传统道德中有什么?我们今天需要什么?然后根据我们今天缺乏的需要去继承传统道德中有且至今有合理性的东西。
传统道德的结构按照《大学》“八条目”所讲的“修齐治平”似乎可以分为个体修身道德、家族道德与国家政治道德三个部分,实际上在我看来,虽然传统社会中的社会道德内容不太发达,但仍然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如“五伦十义”中的“朋谊友信”的原则,以及广泛的各种行业道德都属于社会及其职业道德的内容。从社会道德之不发达也可观照出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主要是以家族与国家这样两个两极形式存在的,而社会关系则处于一个不太发达的情形。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精神与本质是其家族精神。个体修身道德要服从于家族道德要求,国家政治道德则是直接从家族精神中提升出来的,如移孝作忠、家长制等,社会与职业道德也是受家族精神的影响的,如把社会人际关系比做家族关系,“四海之内皆兄弟”,职业与行业道德中的家长制等。
中国传统道德主要是以家族道德与国家政治道德这样两个两极形式存在的,而且两者之间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这种道德结构适应了当时社会结构的需要,因而在传统社会中发挥了极强的社会整合作用,实现了对社会和人心的有效控制。社会伦理秩序在宏观方面是由国家政治伦理操纵的,而民众的日常生活则是由家族伦理、个体伦理、行业伦理规范的。
再来让我们看看,我们建国以来的五十多年的道德结构和伦理生活的状况是怎么样的?我国的社会主义道德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由战争年代的革命道德发展演变而来,在上个世纪至今的社会生活中,在中国大地建立了一种崭新的道德历史类型,也树立了一种新的道德风尚和生活方式,这是功不可没的。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新的道德文化,仍然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但不可否认的是,马克思主义在伦理道德方面,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人生观、道德观的基本价值原则如集体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基于武装斗争的需要,在战争环境中形成的革命道德在指导战争年代的革命实践甚至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发挥了其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但是这种社会道德的一般价值原则,能不能在新的历史时代更加充分的指导人民群众的庸常生活,使我们的道德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践,这是需要我们重新思考的。
我们在建国以后的相当长的时期内,在计划经济时期,政治成为社会生活的主旋律,国家即社会,社会即国家,国家与社会处于高度同一之中,政治权力渗入日常生活、私人领域的很多方面,在这种社会背景下,道德结构是以政治化的国家伦理(或称国家道德意识形态)代替了所有道德如社会、职业与个体日常生活道德,曾几何时,它可以不顾我国当时社会发展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和大众道德的层次性特征,人为、生硬地推行那种政治性国家伦理规范,使其成为社会的普遍伦理要求。这种道德结构的贫乏性、偏面性,一旦面临今天变化了的社会新情况,就会出现道德的真空。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逐步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加之政企分开,小政府大社会的政治体制改革,我国的社会政治关系也在发生着重要变化,随着经济成分和利益主体的多元化,独立于国家行政干预的私人领域、(民间)社会生活正在产生和扩展,中国的市民社会正在崛起。同时,随着国家与社会的分离,国家行政权力渐渐从人们的日常生活、私人领域退出,这必然使光依*过去的单一的国家政治伦理来指导多元而丰富的民众生活实践已是不可能的了。
这种情况要求我们的道德建设一定要面向生活、面向民众、面向实践,研究变化了的客观情况,根据这种变化了的利益关系和社会生活实践要求创新建构新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这种道德体系不仅仅是依过去的意识形态思维建构一种用以重新教化百姓的国家道德意识形态,而是要从私人领域、社会生活各自的相对独立性与国家伦理导向和整合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考虑,在这样的基础上所建设起来的新的道德体系才是为社会和民众、生活实践所需要的。这种新的道德体系建设道德是离不开现实生活这个源头的,另外要注意吸取中、外道德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为我所用。
现代民众生活的日常性日益凸现。民众不仅仅是政治生活的附庸,而且是自己生活的主人,他们有自己的经济生活、职业生活、个人家居、休闲娱乐生活、社交公共生活等,这种民众日常生活具有个体性、私人性、民间性、公共性,因此,社会的伦理道德必须尊重这种民众生活的特性和权利,要创建适应这种日常生活、体现现代意识并与民众生活实践紧密相联系的道德体系。道德并不是仅体现在一些政治原则的大道理中,而是更多地体现在民众的人伦日用的实际生活中的,道德作为一种实践理性,其作用与功能就在于对民众的庸常生活有所指导,换句话说,它的真理性与合理性也正是从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并在日常生活中得以强化的,道德真理并不总是一些抽象的政治原则,而是充满着朴素性的生活真理和为人之道、人际之方。传统道德之所以被那么多的人所信奉与实践就在于它与民众的生活实践有紧密的联系,国家政治伦理原则恰恰是从这种家族社会的日常生活规范中提升出来的,因此使它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而我们的社会主义道德则强调的是要向民众灌输,但这种灌输如果与群众的生活实践相脱节,那只能适得其反,难以发挥作用。道德来源于民众鲜活的生活实践中,道德的形成,不是自上而下的单纯论证和教化,而是民众在实践中通过互动、协商、契约、履行而逐步形成的。离开了民众的生活实践,道德将会成为无源之水,将会枯竭和衰亡,一种道德如果已经和民众的生活实践没有关联,那必将成为一种伪善。道德作为人类生活中的一种价值观念和善恶意识,其评价的标准仍然是它能否代表绝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是否代表社会文化的前进方向,而不是简单的以社会和统治阶级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制度为尺度。道德的应然和正当,其价值根据也只能是人性的自我完善和社会关系完善,而不单纯是一定统治阶级的利益,当然有时这种社会进步趋势与某些先进阶级和政党的利益和目标会相一致,但我们在思维上必须把这当作两回事,因为毕竟也有不一致的时候,甚至实际上不一致,但却被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说成是一致的,从而导致了社会伪善并阻碍社会和道德的进步。道德区别于其它精神文化的特点就在于它具有鲜明的实践性。这要求我们的道德建设、伦理学研究一定要贴近民众、贴近生活、贴近实践。
根据这样的思路,我们对我国传统道德资源这个流,能继承的和要继承的,主要是抛弃其封建国家政治伦理的糟粕外的个体道德、家族道德与社会道德中的合理成分,以指导现代社会民众的日常生活。由于我们几十年来在民众的日常生活道德建设方面是空白,传统道德资源的相关内容的绝大部分我认为还是可以直接为今天所用的。如传统社会生活中讲忠诚于事、忠诚于人的精神,行业道德的讲究信誉、勤勉敬业精神,讲究人际之间的诚信精神,家族道德中的讲究亲情孝道,和睦团结的精神,个体道德中的讲究个人修养、追求美德的精神,全社会的讲究礼仪、维护秩序的精神等等都是可以批判继承的。涉及人类基本道德的一些普遍资源更是可以直接继承的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忠恕之道,仁爱他人,讲究义务责任,天下为公等等都是可以直接继承的。


三、当代道德建设与传统美德的承接
如何实现当代道德建设与传统美德的直接继承延续?我认为:
第一,要坚持深入持久的开展传统美德的宣传教育。对传统美德的继承,它不仅是一个理论层面的问题,而更多的是一个实践和教育层面的问题。大约十多年前,有研究者对大陆和香港台湾的青少年对传统道德名言的掌握和认同情况进行了一个调查,明显发现,大陆青少年不如香港台湾的青少年,为什么?因为我们长期以来不仅在学校教育中,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放弃了对青少年的传统美德教育,试想,青少年以至于成年人连传统美德是什么都不知道,怎么叫他们承接?比如,我们现在可以做一个问卷调查,这个调查,不仅可以在小、中、大学生中搞,也可以在成人中搞,问一下他们“仁义礼智信”分别是什么意思?我估计会有很多人不知道。新加坡尚且在中学里开设“儒家伦理”课程,而我们中国无论是中学还是大学都几乎没有这样的课程。中华民国成立之初,蔡元培主政教育部时,规定在所有中等学校以上的学校里,均要开设《经学大意》、《人伦道德》两门课,而在我们建国后的课程体系里,至今还没有关于传统道德的课,长期以来,我们以政治思想教育代替道德教育,给小学生就开始灌输政治大原则和狂热的为他们所不懂的政治理想,要他们时刻准备着,为共产主义而奋斗,这种脱离学生心智和道德发展客观规律的教育,其效果自然是可想而知了。在社会日常生活中,我们号称是“礼仪之邦”,但实际上我们在与日本人、韩国人、香港人打交道时,觉得恰恰是他们更好地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乐文明”,而我们则是将传统道德与礼仪的优良传统完全丢失了。比如,今天在我们的日常用语里,我们提到别人的父母时,可能很少有人再说是“令尊令堂”,而在台湾香港等地区,可能还是这么说的,在日语中,则是用专门的敬语来表达对他人父母的尊重。因此,要做到与传统美德相承接,我们必须想办法,以实实在在的措施加大传统美德的宣传教育力度。为此我们建议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要在课程体系建设中,首先把道德教育从政治教育中剥离出来,另外,要对传统道德教育设立相关的专门课,以教育体制来保证传统文化与传统道德的延续。经济全球化是可以的,但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在文化和道德上的特殊性,这个民族将会部分失去自己的民族特性。因此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我们要努力维护和保持自己民族文化和道德的特色。
第二,要用各种实践方式广泛深入进行传统美德的养成教育。亚里士多德认为,伦理德性与理智德性的重要区别就在于,道德德性的获得是要后天的实践并通过习惯而逐步养成的,而不能像人的理智品质那样仅*知识的传播和认知就能有效的。因此,在与传统美德承接方面,我们除了开展传统美德的教育外,还要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进行养成教育。比如日常生活中的礼仪养成,实践活动中的义务责任感养成,活动中的道德情感体验教育等等。道德不是仅*讲大道理能讲出来的,而是不仅要“学”,而且要“习”,要通过“习惯成自然”的养成教育,不仅要“晓之以理”,而且要“动之以情”,注重情感体验教育,加强道德意志力和行为实践能力的训练,这样才能在实践的意义上使继承延续传统美德的工作落到实处。从最近发生的一起道德建设的有争议的个案中也可以看出这一点。据报道,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在2004年初的寒假里,给 400多名新生布置了一项家庭作业,回家给父母洗一次脚。围绕这一问题产生了争论,正面的意见认为“给父母洗脚”催醒孝心教育,一旦大学生们走上社会,假如连孝心都不具备,何谈对集体、对单位、对周围社会成员的尊重和合作呢?而有的人则认为这样“太做作了”,因此而拒斥这种要求。在笔者看来,只所以拒斥还是因为我们多年来对道德建设缺乏这种实践中的养成教育,比如古代的孝道总是首先表现在对父母的“昏定晨省”、“冬温夏清”的日常生活礼仪和生活起居关怀的具体实践中。日本小学生至今在出门回家时还有固定的语句向父母打招呼以表示礼貌和尊重,近来我们在看韩国电视剧时还看到儿媳妇遇到公公下班回来,站在家里房门口恭恭敬敬迎接的镜头,这反映出他们对传统不仅是在理论上而且是在民众的日常生活实践中真正继承下来了。这难道对我们没有启示吗?有的大学生只所以拒斥给父母洗脚这种道德实践活动,还是由于我们长期以来已经没有这样的伦理实践了,乍实践起来就会觉得别扭、难堪,但通过给父母洗了脚的同学的体会才认识到这种实践使他们的心灵受到了振动,使他们和父母有了身体与精神上的亲密接触,使他们的道德和人格得到了升华。
第三,要认真进行分析研究,批判继承,创造转化,实现传统美德与现代生活的对接。承接不是全盘照搬,而是有批判的继承。这个批判的标准,一是根据科学性、合理性原则分析传统道德资源中那些是具有人民性、民主性、全民性、继承性的合理因素,那些是应该抛弃的糟粕。另外要根据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来汲取传统资源中仍然有益于今天实践的要素,要注意区分传统道德所面临的时代背景和今天生活现实的变化,仔细分析那些因素是可以为今天所用的,那些是不行的。如孝在中国古代是一个“百善孝为先”的首德,但今天他再也不能回到这种首德的地位了,因为我们已无法使社会生活再回到过去那样的家族社会中去了。另外,要注意吸取传统道德中那些稳定的至今仍然是合理的成分,而摒弃那些时代性太强而不适应于今天的东西,如传统道德中的家族精神,我们在今天就要正确分析对待,家族精神适应了当时家族社会的需要,它是进步的,但在今天,我们要而且已经把个体从家族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了,现代道德是以个体为主体的,以契约精神、平等精神为基础的一种新道德,虽然中国人今天仍然比较看重家庭的价值,但家庭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毕竟不象古代社会那样重要了,泛家族化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其作用可能是消极的。现代伦理讲究的是一种公意精神,因此我们要谨防家族精神对现代社会伦理精神的负面影响。又比如,中国传统道德所调节的社会关系是一种熟人社会的关系,因此,在我们的传统道德资源中缺乏与陌生人打交道的伦理资源,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私德发达而公德不足的情况,因此,我们在现代道德建设中也要注意这种私德、私意对现代社会公德、公意的冲击。
第四,为了更好地继承传统美德,我们还要注意吸取西方文化传统中的合理成分。由于中西文化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背景不同,中、西文化及其道德有很大的异质性,相互之间可以互相补充。我们所缺乏的也许是人家刚好拥有的。如西方道德文化是以个体精神基础上的契约精神、平等精神、公正精神、权利意识为其特质的,这些与我们传统文化及道德中的家族主义、等级精神,义务精神等都有所不同,我们继承传统美德的最终目的仍然是要建设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新道德,因此,我们要吸取一切人类文明的先进成果,而且,汲取西方文化和道德中的有益成分正是我们能够更好的继承传统美德的一个前提条件。因为,我们可以以西方文化和道德的异质性而作为我们反思传统道德的借镜,有比较才有鉴别,有互补才能进步,中国现代的道德文明必然是基于现代中国社会的生活实践要求而汲取借鉴了中、外道德文明成果的崭新的道德。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传统道德资源与现代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