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格格 发表于 2014-3-12 13:30:13

《色戒》的叙事结构

  摘要《色戒》存在一个双层的结构叙事,表层的叙事其实就是围绕着易先生的一场暗杀活动,深层的则是呈现一个大时代的“百年尘埃”和在这种“尘埃”中人性的丰富性与时代的苍凉感。
  关键词 价值意义色情暴力人性
  
  《色戒》给我们展示的其实是在特殊的境况下人的生存状况。比较真实客观的再现了当时人们生活的一个侧面。如果我们习惯了对传统的的欣赏,那就会觉得这部电影并不美,而且更重要的是电影对性爱的描写也过于直露,上上似乎也都存在问题。因此注定了李安导演的这部电影是部很有争议的影片。但笔者认为在叙事结构和整个故事气氛营造上还是颇为成功的。尤其是如何将的刻画转化为电影的镜头,在李安这里显得举重若轻,技法娴熟自然。
  故事梗概是这样的:抗日战争期间,广州沦陷。岭南大学迁至香港。美女王佳芝是话剧社的骨干分子。汉奸易先生随汪精卫来到香港,王佳芝的同学邝裕民跟易先生的某个副官是小老乡,无意中得知消息。热血青年们心血来潮,决定设下圈套谋刺易先生,最终选定王佳芝施展美人计靠近易先生。王佳芝本质上不过是个小女人,她暗恋邝裕民,内敛、克制的邝裕民却对她无动于衷。原本纯真的王佳芝为了“腐蚀”易先生,不得不提前培养“性经验”,为此,与有过嫖娼经验的同学梁闰生发生关系,一切原本都是为了“救国锄奸”。可王佳芝却遭到同学们的窃笑,反倒是跟又老又秃的易先生在一起,才能获得内心的宣泄与解放,“因为一切都有了个目的”。不曾想易先生突然返回上海,暗杀计划流产。珍珠港事件后,学校又迁回上海,王佳芝却留在了香港。因为她不愿再面对过去。两年后。同学们却再度向她发出召唤,让她到上海完成未竞的暗杀事业。小说展开在王佳芝来到上海后。以“麦太太”的伪装身份出现在易太太及其“闺蜜”们的牌局上。王佳芝要在今晚假借“修耳钉”的名目把易先生骗到暗杀地点:珠宝店。她惴惴不安,借故离开,在南京路上的咖啡馆等候易先生。在焦虑的等待期间,从前的种种复杂心绪掠上心头,王想起与易的种种暧昧情景,以及这两年的经历,内心五味杂陈、徘徊不定。易先生终于来了,他尽管心狠手辣、老谋深算,却也想不到眼前这个跟自己暗渡陈仓了两年的小情人儿会是刺客的布局。两人终于来到珠宝店。一路上王佳芝都在思忖易先生是不是真的爱过自己。珠宝店外,刺客隐身。王佳芝内心无比焦虑。在易先生低头为她挑选戒指的一霎那,王佳芝从他脸上的笑容突然感受到这个男人对自己的“爱”,于是在紧要关头示意易先生快走。易先生心领神会,脚底抹油,拔腿就走。很快,南京路被封锁。某个参与谋杀行动的热血青年被捕,马上招供。不到晚上十点,除了一条漏网之鱼。暗杀团成员全被处决,包括王佳芝。易先生回到家,太太们还在打麻将,吵吵着要让他请客吃饭。易先生不动声色,心里却在想着王佳芝。易先生觉得,这个女人真是“爱”我的。生是我的人,死是我的鬼。可他必须杀她。在太太们的笑声中,易先生静静地走出房门。
  李安导演的《色戒》正在全球上映,围绕着《色戒》不同的观看者可能会引申出不同的话题。本文就色戒的叙事结构略陈己见,以求教大方之家。
  
  价值的中立与意义的悬置
  
  从叙事的意义层面上看,李安的色戒基本上采取了价值中立的姿态与意义悬置的处理办法去结构这个爱恨情仇的故事。不管是对汉奸易先生亦或对策划刺杀者邝裕民和诱饵王佳芝,李安几乎采取了“零度”的叙述方法。只呈现事实,不介入评价。由于叙述采用了这样的一个策略,整部电影几乎看不到亮色。也看不到希望,就象易先生所说的“恐惧”和“黑暗”。这样的叙事和整个故事发生的背景是比较切合的。也和张爱玲小说的特征相通。邝先生的刺杀动机其实也很自私,就是为哥哥报仇。去拯救这个国家和仅仅是个表面的口号而已。王佳芝的加入也是因为她暗恋邝裕民。故事就这样被展开,就像李安导演所说,他要表现的是“百年尘埃”,其实他的目标是部分的实现了。因为通过该部影片你可以看到“一个苍凉的手势”,一个在大动荡年代的面影,这已经十分接近“尘埃”了。其实上的小人物就像秋天的落叶,不断地被扫除和掩埋,至于他的痛苦和挣扎是被厚厚的尘埃所遮蔽的了。因为这个世界充满了廉价的欢乐与虚假的繁荣,人们对历史与未来被现实的琐碎掩盖了。人们在消磨时光中,仿佛找到了抵御空虚和恐惧的方法。我想这就是电影中反复出现的镜头“打麻将”的原因。人们普遍找不到意义和价值所在,只有在牌桌上打发时光,就像《等待戈多》_一样,去等待着一个空虚和无聊被送走?影片在结尾时可以看到王佳芝面容似淡定似麻木,而其他的同谋者都在哭。在爱梦生死这场戏中,王佳芝确实已过千帆,历经沧桑,而其他人则像杯白开水。这一化的处理使人很容易联想到《雷雨》中繁漪的形象来。其实在表面平静的下面,有多少无奈辛酸,这样空白的填补就留给观众去完成了。这也是李导演精彩的一笔。王佳芝在理智与情感之间,她选择了死去殉这段刻骨铭心的感情。电影看不到鲁迅(坟)中的“花环”,更多呈现的是暗杀与阴谋,狩猎者与猎物之间的争斗,性欲与爱欲之间的挣扎和反抗。李安没有给这部影片一个光明的尾巴,我想是有深意的。他是想呈现出张爱玲小说中人物的悲剧性。
  李安的追求“零度”叙述同时,在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的丰富性方面还是颇有开拓的。对“汉奸”和“爱国者”都没有概念化,特别是在表现易先生的心理活动是比较成功的。不能说易先生是个完全的坏蛋、大汉奸。虽然在、道德的层面,他是个可耻的,是应该受到人唾骂的。李安似乎是在表现他是位“迷途者”,怀着十分的悲悯去对待了这个人物。从易先生的“兽”性和“人”性之间的挣扎可见一斑。故事结尾处。易先生的眼神和钟声敲响时他面部表情的丰富变化。都极大的丰富了人们对这个人物的理解。这也同时体现了导演所追求的价值所在。
  色情与暴力永恒的话题
  
  《色戒》在大陆的删节版虽然看不到大量的色情的镜头,可还是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貌的。色情和暴力的表现的必要与否,要看它是否适合主题的需要。如果纯粹是为满足观众的猎奇和猎艳。那就另当别论。一切追求真善美的作品都不可避免的要描写性。暴力也时常表现为男性性别气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电影中反复出现。其实一切伟大的作品和优秀的影片都直接或间接关照这个问题。不同的性爱描写折射出不同的思想、、的内涵。无性的影片注定是乏趣的。性泛滥的影片也注定是短命的。《色戒》中王佳芝与易先生的性爱描写,既反映了那个大忧患时代普遍的心理状态——恐惧、空虚,又反映了时代和对人性的扭曲和异化。人们已经不能正常的去释放自己的情感,只有采用这种畸形变态的方式去排遣心中的郁闷了。王佳芝与易先生之间的野性与温情,受虐与自虐,狩猎与被狩猎之间互相转换。正如汉奸易先生所述只有在与王佳芝的性爱中他才感到自己还活着。人只有在性爱中才能证明自己还活着也就意味着只有人堕落为动物时才可能复活过来。这是多么荒唐的一个时代和人物。这也是一个汉奸真实的心灵独白。人的性和动物的性的不同就在于从人的性中可以折射出深广的社会内涵,而动物只有本能的冲动。而在影片中,易先生与王佳芝的性堕落到了动物性的本能冲动了,这时易先生才觉察自己是活着:而王佳芝也是由性而爱的典型代表了。这样的处理就别具意味了。
  王与易的性是爱的基础。这正如张爱玲说的。“到达男人的心是通过胃。到达女人的心是通过阴道。”这句近乎调侃的话也道出了部分的真理。可能也是这句话深深的影响了李安。他结构这个不是爱情却也像爱情的影片时,基本是把他们的故事建立在由性而爱的表层的结构上面的。笔者认为深层的结构应该是建立在孤独、恐惧、忧患、失败这些时代的大气候上面,和对这个大时代氛围的呈现上。个人处在这样的时代氛围中也只有“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了。泼夫娃在《第二性》中批判的性爱方式,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表明的“女人是天生的性受虐狂”。这些理论家的理论并不能说明李安在结构这部电影的真实心理背景。这也正应了鲁迅所说的一部《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集外集拾遗补编》)。我比较认可李安在性和暴力表现方面还是别有深意的,他是在表现“日伪”时期,人是如何在恐惧和压力下生活的。人性的展现可能是他着力追求的。
  
  人性的开掘和拓展
  
  不管是易先生和王佳芝他们表面上都是十分清醒而冷静的人,其实内心都是海一般的深沉和波涛汹涌。导演在展现他们的性格时显然时是煞费苦心,惨淡经营。从易先生的眼神和王佳芝的上可以看出他在追求的人性深层次的开掘的努力。王佳芝的无依无靠、渴望爱情,而又不能得到真正的爱情和安全的保护。相反,她越追求,目标离她越远。时时处处都要提防和小心时常的紧张和恐惧伴随着她。一个她爱的人把她置身于绝境,一个爱她的人却是她必须要除掉的人。这个惊世骇俗的故事被李安讲述得游刃有余,从容不迫。这样的安排在表现男女主人公性格方面是极富张力的。从而也丰富了小说文本向电影视觉文本的转化,提供了可能。易先生的塑造则是以外表的平静衬托出内心的空虚和恐惧。他是汉奸,围绕在他的周围的是暗杀、战争、死亡和失败。他不是一个十足的坏蛋,因此他似乎能够感觉到自己的处境,但又觉得无从摆脱和改悔。他的生活死寂而残忍,以至于麻木而沉迷。他必须按着自己原有力量的惯性向前运行。他是由生活的沉闷和死寂,恐怖和残忍使他不得不寻找明亮的出口,可是在出口又在何处呢?最后他发现的出口却是一个漂亮的诱饵(王佳芝)。如果王佳芝是一个纯粹的间谍倒无所谓了。问题是她不是,后来她竟然认为易先生是真心喜欢自己了。从而她由狩猎者迅速变为被猎者,电影的悲剧性突然增加了许多。人性的丰富和世界宇宙的神秘感到此得到了彰显。曹禺在最初创作《雷雨》时说:“我想通过一个家庭的毁灭,表达自己一种复杂而原始的情绪,表现宇宙里斗争的残忍和冷酷。在这斗争的背后,也许有一个主宰,它就是上帝或说是命运,近代称它为“自然法则”。究竟是什么,我也说不清。它太宏阔,太复杂。我总觉得有一种汹涌而来的感情,催动着我发泄长期压在心头的愤懑。”(《报》1993年7月2日)仿佛在《色戒》的最后,我们能体会到这种宇宙的神秘力量的存在。
  故事也许并不新鲜,但呈现故事的角度和方法却给了我们一个新的感受和理解。由小说到电影的转化实质上是一个艺术史的逆转。艺术史是从我们看到的东西转化为文字的纪录,由视觉形象转化为抽象的语言文字。而电影是由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具象的视觉画面。张爱玲的小说《色·戒》到电影《色·戒》在重新转换过程中肯定遗漏了很多不可转换的东西。就人物气质和时代的精神的塑造上是比较好的把握住了张爱玲小说的特点的。至于其它的内容则任人评说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色戒》的叙事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