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格格 发表于 2014-3-12 19:26:41

《荀子》和西方“人性”思想比较浅析

  论文关键词:荀子;性恶论;原罪说

  论文摘要:人性到底如何?是善是恶还是二者兼有?这一直是中外文明进程中不老的话题。在孟子“人性善”论的基础上,的继承者荀子毫不讳言地大胆指出“人性恶”。这种对人性的否定,让人难免想到西方基督教文明中的“原罪”说。本文试图对西方基督教文明和《荀子》的相关思想做一比较。
  
  
  
  一、“性恶论”和“原罪说”简述
  
  要对荀子的“人性恶”论做一分析,我们不妨先把握其对“人性”的界定。荀子说“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性之合所生,精合感应,不事而自然谓之性。”在荀子看来,“性”是“生之所以然者”,是一种不经人为改变的原始“抱扑”状态。在“性恶篇”中,荀子用了九个“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来论证人性之恶。他首先就开门见山地指出“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由此可知,荀子认为人的本性“好利”、“好声色”,如果听之任之,就必定扰乱秩序。另外他还驳斥了孟子的“性善论”:认为孟子以“人之学者,其性善”作为论证依据,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人性不善是其本质,性善只不过是后天“师法”、“礼义”的结果。“所谓性善者,不离其朴而美之,不离其资而利之也;”
  如果说荀子是用“恶”否定了人的本性,西方基督教文明则几千年来一直给人性带上了“原罪”的沉重枷锁。 在基督教的神学体系中,人是生而有罪的:“没有义人,连一个都没有。”人的罪恶应该追溯于人类始祖的错误:在伊甸园中,亚当和夏娃违背上帝的旨意偷吃禁果,“因一人的悖逆,众人成为罪人;……罪是从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从罪来的;于是死就临到众人,因为众人都犯了罪。”可见人的罪性在于人类对神的悖逆性。即人类的罪恶来源,不在于吃一个果子,而在于这一行为是忤逆上帝旨意的开始。
  
  二、二者与“欲”的关系
  
  对于人性的否定,一般难免要涉及人的本性欲望。荀子认为人性可以通过欲望来说明,人性的本质“情”也是通过欲望来表现的。所以人之性恶,在于人之欲多也。而基督教对此也有类似的看法,虽然其中罪恶的本源来自于唯心的神话传说,但在使徒构建的信仰体系中,“罪”与“情欲”也是密不可分:“但各人被试探,乃是被自己的私欲牵引、诱惑的。私欲既怀了胎,就生出罪来;罪既长成,就生出死来。” “所以,不要容罪在你们必死的身上作王,使你们顺从身子的私欲。”人一旦不做“义的奴仆”,就会顺从自身的情欲而成为“罪的奴仆”。情欲作祟,就“生出罪来”,也就使得“罪”主宰自己的生命。
  由此可见,二者都以情欲作为否定人性的根据。但其对待情欲的方式则有很大不同。一言以蔽之,基督教是“节”,荀子则是“导”。在新教的神学体系中,对于情欲整体是持否定态度的:“不要爱这世界和世界上的事……这世界和其上的情欲都要过去,惟独遵行神旨意的,是永远常存。”也就是说,肉体的情欲是和上帝相对的,这是罪的根源。作为基督徒,则应该努力克服肉体的情欲,借助于上帝所赐圣灵的力量来掌管自己的生活:“因为赐生命圣灵的律在基督耶稣里释放了我,使我脱离罪和死的律了。”
  荀子则不然,他指出“凡语治而待去欲者,无以道欲而困于有欲者也。凡语治而待寡欲者,无以节欲而困于多欲者也。”由此可见,荀子虽将欲望当作人性本恶的根源,但他反对“去欲”、“寡欲”,认为“去”不如“导”、“寡”不如“节”,而且“导”还是治理的必需,他说“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与基督教对情欲的全盘否定不同,荀子认为:只要符合社会礼义法治之“理”,情欲就仍然是可以接受的。“求者从所可,受乎心也……故欲过之而动不及,心止之也。心之所可中理,则欲虽多,奚伤于治。” “节”与“导”的最大不同,即在于一个是内省性的,是一种从内而外的力量,主要关注个体生命、个人与上帝的关系,即:通过个体接受基督,从而得到圣灵的力量自己的新生活,战胜肉体的束缚;另外一个则是外导性,是通过外在的力量进行疏通。荀子认为这种外在的力量需要三个方面的作用,即“师法”、“礼义”和“法度”。
  
  三、小结
  
  关于人的本性问题,千百年来都令人们探索不止、争论不休。无论是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还是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论”都不无道理。但相比之下,近代文明日臻成熟的社会科学,对此有更加合理科学的解释。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马克思与弗洛伊德的观点。马克思将人性视作“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结合体。弗洛伊德则将人性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其中,“本我”和“自然属性”是人无异于其他动物的生理欲望。“社会属性”和“超我”则是人性能够被加以改造、后天学习的部分。由此可知,人性是一个复杂的统一体,简单的加以肯定或否定都带有极大的片面性。
  荀子从当时礼崩乐坏、世风日下的社会背景出发,只看到了人性中不好的一面,并且夸大了人的本性生理欲望,甚至将此等同于人性;而基督教神学更是假借神的形象,否定与之对立的人的私欲罪性,更加夸张地认为没有基督的生命就完全是罪恶的。二者都只是看到了人性中有关生理欲望的“自然属性”及“本我”,而忽视了人性中能够被加以改造的“社会属性”和“超我”。不过相比之下,荀子还是注意到了人性中可以改造的一面,并且强调“师法”、“礼义”的作用,但其“人性恶”的论断,还是不免其片面性。
  
  参考文献
  华夏文库 荀子:注释本.北京:华夏出版社.
  王处辉主编.中国社会思想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荀子》和西方“人性”思想比较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