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优论文范文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69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济理论] 试论金融脆弱性理论与银行不良贷款的研究发展

[复制链接]

8005

主题

8005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409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5-16 15:52: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论文摘要:我国的金融体系运行主要以间接金融为主,银行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占有很大的比重,金融脆弱性的主要因素是银行不良贷款,所以研究金融脆弱性和银行不良贷款的发展状况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金融脆弱性的概念,然后就关于金融脆弱性理论与银行不良贷款的研究发展做了简要的综述。

    论文关健词:脆弱性;不良贷款;羊群行为理论
   
  一、金融脆弱性的概念

    脆弱性fragility)是fragile的名词形式,英文解释是easily damaged or broken,delicate , not strong and healthy , weak。在西方的文献里“金融脆弱性”一词一般使用financial fragility。由Minsky,Hyman P.(1964}1995)等文献,我们可以总结出金融脆弱性一词的定义:金融业固有的高负债经营特征使金融业易受到监管的疏漏、道德风险、经济周期波动、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的冲击导致金融危机、债务危机、企业破产、物价飞涨或通货紧缩、失业等的一种性状。Minsky , Hyman P.对金融脆弱性提出了如下两个假定:加速的产量增长导致企业负债增长,以进一步扩大产量,与此同时,银行提供了信贷扩大的需求性贷款,由于在经济高增长时期,大量的投机性借款增加,金融的强健(robust ) 性恶化,导致了脆弱性,这是Minsky,Hy—manP.(1964、1995)关于金融脆弱性的第一假定。债务支付的困难与导致不稳定的金融体系进入一个债务紧缩过程,从而导致一个经济衰退的商业循环。这是Minsky,HymanP.(1964、1995)关于金融脆弱性的第二假定。可见Minsky,HymanP.关于导致金融脆弱性的原因主要是从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经济固有的周期性来解释的,即使是一个封闭的经济也存在金融脆弱性。

  与其它概念一样,金融脆弱性一词的含义也在不断变化,从封闭条件到开放条件,决定金融不稳定的因素越来越多,金融脆弱性一词的外延也自然扩大。正如LUIZFERNANDOR. DE PAULA;ANTONIOJOSE JR. ( 2000)等文章提出了外部金融脆弱性的定义,外部金融脆弱性是指由于国际收支失衡、汇率高估等原因可能导致汇率贬值,从而可能引发货币、银行危机的一种金融状态。

    二、关于金融脆弱性与银行不良贷款研究的综述

    国外有关银行不良贷款的讨论一般在金融脆弱性与金融危机的文献中。
  1.马克思关于货币经济不稳定的论述
  在古典学派的论着中,资本主义经济代表着一个自然与和谐的社会秩序。相反,对于马克思来说,资本主义经济失内在不稳定的。经济不稳定有一些货币与金融方面的问题。下面是马克思对货币与金融不稳定分析中可以确认的3个层次。

  第一,在简单商品流通条件下,经济不稳定的可能性纯粹产生与货币的社会功能。马克思在这方面的论点同他对于货币与其他商品直接的交换能力垄断性的解释是非常一致的。因此,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功能必须意味着,“只要没有人购买,也就没有人能卖。但谁也不会因为自己已经卖出,就一定要马上去购买。”(马克思,1867,第209页)萨伊定律的原始形式断言,商品的供给总能产生一个相等的需求(隐含商品间进行直接交换的假设),而这对于货币经济来讲完全是错误的。的确,在货币经济中,销售和购买本身的对立形式“意味着危机的可能性”。

  货币在简单流通中充当支付手段的功能,也能造成货币危机(这里实质为信用危机)的可能性。只要因为某一特殊支付的违约而导致一连串的反应,并造成“不论由什么引起的机制的总失调”的时候,一系列的互相联系的支付承诺以及“对它们进行清算的人为制度”就会中断。在这样的情况下,商品必须以“亏本”的价格出售,以便获得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对于商品的所有者来说,艰难资金品市场的灾难必然导致“信用体系突然转变成货币体系”。 第二,在一个具有由先进信用与金融支持从发达交换过程的经济中,影响范围与复杂性次序各不相同的金融危机的爆发成为可能。货币危机(这里实质是信用危机)可能会由某一特定国家普通的工业与商业交换的链条的完全断裂而引起。货币危机同样还会由于贯穿工业与贸易领域的信用链条的冲击而加剧。

  第三,在资本主义经济中,资本主义积累的实质运动会不可避免地导致金融危机。马克思(特别是在1894年,第五章中)提出了几个关于这种危机逻辑必然性的观点,其中一些将在下边进行讨论。这里关键性的一点是,在工业资本主义积累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货币经济从抽象角度来看,货币危机(这里实质为信用危机)的内在可能性成为了必然性。特别在构成资本主义积累特征的周期危机中,这一必然性会得到证实。

  2.以克鲁格曼(Krugman,P.s)、奥伯斯菲尔德(Obsfeld,Maurice)为主的经济学家创建了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危机模型,其中每一代危机模型又有许多版本

  不良贷款的增加,可能导致中央财政赤字,为了解决财政问题和避免财政危机,政府新增货币的发行并且收取铸币税,导致影子回来向上攀升,这正是第一代危机模型所论述的内容。危机的根本原因是无能的政府政策。由于政府采取的矛盾政策——持续的赤字加上汇率钉住,为投资者提供了袭击目标。因此,这些模型实际喻示着政府得到了他们应得的危机的惩罚。这正是第一代危机模型所论述的内容。

  第二代危机模型以“博弈论”为核心,是由奥伯斯菲尔德等人提出的。他们认为在资本市场上对于外汇的买卖有持有者,有卖出者,他们在买卖过程中形成“博弈”,参与这样“博弈”的既有广大投资者,又有中央银行,由于他们各自掌握的信息不同,在“博弈”中有不同的行为选择,会形成“多重的均衡”。如果投资者的情绪、预期发生变化,就会发生“从众行为”和“羊群效应”,推动着危机爆发。这一类理论适用于1992年英镑退出欧洲汇率机制的解释,当时英国面临着失业与汇率之间的政策两难选择,结果放弃了有浮动的固定汇率制。

  第三代危机模型以“脆弱论”为核心,即认为金融体系本身是脆弱的,如果再加上人为的因素,如“道德风险”、“隐性赤字”、“负担过重”,则会使金融体系本身更脆弱。在这种状况下,使得一国的经济容易遭受“自促成”式的冲击。比如投资者对投资的前景失去信心,大量的投资被撤出,同时向银行挤兑,货币不得不贬值;再如,企业的财务状况很困难,限制了企业的发展,为了寻求出路不得不抛售资产,迫使本币贬值等。这一理论假设的前提条件和研究的着力点与上述两类一样。不同的是从金融系统本身寻找。

  正如克鲁格曼(Krugrnan,P.S)(2001)所说“一些第三代模型实质上非常像伯南克(Bemanke)和格特勒(Gertler,1989)提出的封闭经济条件下金融脆弱性模型。本文所讲的金融危机模型(第四代危机模型)可能根本不会是货币危机模型,它将是一个更一般的金融危机模型,其中,其他资产价格起了重要作用。

  第四代危机模型也是以“脆弱论”为核心的,这一理论假设的前提条件和研究的着力点与上述三类不一样,在第四代危机模型中,经济可以是开放的,也可以是封闭的,汇率不必是固定的,它是以资产的价格变化为核心的。

  3.斯蒂格利茨和魏茨(Stiglitz&Weiss)(1981)、Bemanke&Gertler(1990)Mankiw(1986)理论模型
  第一篇文章内容是关于信贷配给的,后两篇文章内容是有关经济出现严重信贷紧缩及作为其结果出现的经济紧缩的状况。这种现象在每种情况下都与不对称信息相联系。在Mankiw(1986)模型中,由于逆向选择,信贷市场可能在货币市场利率(银行的再融资成本)小幅升高之后出现崩溃Bemanke&Gertler(1990)模型表明由于道德风险的存在,总体金融状况(借款人的信贷价值,或银行的支付能力)能够影响宏观经济运行 4.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对风险的分析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把资本充足率、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市场纪律列为三大支柱。其中资本充足率=资本/(信用风险加权资产+12.5×市场风险资本要求+12.5×操作风险资本要求),信用风险是指由于借款人和市场交易对手违约而导致损失的风险;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不正确的内部操作流程、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导致损失的风险;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利率、汇率、证券和商品价格发生变动导致损失的风险。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既监督银行的资本金与其风险数量相匹配,也监督银行的资本金与风险管理水平相匹配,以鼓励银行开发和采用更好的风险管理技术来监测和管理它们的风险,是对银行全面风险进行的行业监督。市场纪律对银行的公开信息披露提出了一整套强制规定的要求和建议,是对银行全面风险进行的社会监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访问本页请
扫描左边二维码
         本网站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为网友上传,若存在版权问题或是相关责任请联系站长!
站长联系QQ:7123767   myubbs.com
         站长微信:7123767
请扫描右边二维码
www.myubb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魅优论文范文网 ( 琼ICP备10200388号-7 )

GMT+8, 2024-5-4 02:12 , Processed in 0.39948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高考信息网 X3.3

© 2001-2013 大学排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