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优论文范文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73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临床医学] 县级医院3例艾滋病患者的护理探讨

[复制链接]

3609

主题

3609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91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6-1 12:47: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摘要】目的 提高艾滋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探讨护士的自我防护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艾滋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护理情况。 结果 3例艾滋病患者住院期间,经有效的治疗、护理后好转出院2例,因经济困难放弃治疗1例。 结论 有效的治疗、护理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做好普及性预防,有利于护士的自我防护及预防交叉感染。
【关键词】 县级医院 爱滋病 护理
        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 )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所致的传染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及血制品等传染,引起人体细胞免疫功能严重缺陷,导致顽固的条件感染、恶性肿瘤和神经系统损害。本病传播迅速,病死率及高[1]。如何做好对艾滋病患者的护理工作对我科来说是一个新的课题。2004年12月我科首次发现了一例艾滋病患者,继之2006年又接诊了2例多发性感染的艾滋病患者。经我科精心的治疗及护理,2例患者病情稳定好转后出院,1例自动出院。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病例1,男,39岁,大专文化,干部,有婚外性接触史。因发现颈部肿物,伴咳嗽>21天来我院就诊。入院时体温39 ℃,脉搏98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125/70mmHg,神志清醒,在一系列排查和治疗后,患者症状没有得到改善,后经血液HIV的初查提示为(+),立即将患者血液标本送到权威机构检验最终确诊。但患者不愿到上级医院治疗,要求返回当地(即我院)住院治疗。经我科给予抗结核、抗感染、免疫调节等治疗3周后患者颈部肿物有所回缩小,体温恢复正常,病情稳定出院,并建议其转去区疾病控制中心进一步检查治疗。
        病例2,男,35岁,初中文化,无职业。因咳嗽、咳痰一个月、持续低热2周就诊,门诊拟肺结核收入院。患者神志清醒,极度消瘦,乏力,发热,体温波动在38.5℃~39.8℃。其家属称,患者与发廊女有性接触史,而此发廊女已死于爱滋病。入院后给予患者抗结核治疗,并抽血进行HIV初查,提示为(+),立即将患者血液标本送到权威机构检验最终确诊。此例患者在抗结核治疗及控制机会性感染后体温恢复正常。
        病例3,男,59岁,文盲,农民,因被确诊AIDS已在省级医院住院治疗一段时间后,因经济困难,转回本地继续治疗。患者全身多处皮肤及口腔均不同程度的溃烂。神志清醒,精神萎靡,消瘦,全身呈衰弱状况,生活不能自理,发热,体温波动在38.5℃~39.8℃。此例患者住院治疗4天后,症状未缓解,自动出院。
        2 护理
        2.1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业务培训
        我们首先组织全科人员对有关艾滋病资料和理论知识进行学习、培训,掌握其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
        2.1.1流行情况:根据《中国AIDS防治联合评估报告》,我国的AIDS疫情目前居亚洲第2位[2]。目前我国正处于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快速增长期,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患者的生命将进一步缩短[3]。
        2.1.2了解了艾滋病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所致的传染病,既无有效疫苗预防,又无特效药物治疗,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严重危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我国艾滋病疫情流行经过散发期、局部流行期,已进入广泛流行期,并从高危人群逐渐转向普通人群[4]。
        2.1.3了解了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性接触传播,包括同性恋或双性恋;血及血制品传染,或共用受HIV污染的注射器及针头,如静脉药隐者;母婴传染,又称围产期传播[1]。
        2.1.4了解了感染是AIDS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明显消瘦、衰弱、持续性或间断性发热、慢性咳嗽、慢性腹泻或反复出现的腹泻:此外,鹅口疮、皮疹、皮肤瘙痒、带状疱疹等也比较常见[5]。结核病是AIDS常见的机会性感染[6]。
        2.1.5了解了艾滋病患者的HIV主要存在患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宫颈粘液、唾液、眼泪、脑脊液、肺泡液、乳汁、羊水、尿液、伤口渗液中[7]。
        2.1.6了解了构成感染需要3个条件的存在:皮肤黏膜有破损、带有足够分量和浓度病毒的体液交换、通过特定的传播途径[8]。
        2.1.7了解在执行治疗和护理过程中,易接触到患者的血液、体液,并有可能被污染的针头刺伤手指产生感染的机会。
        2.1.8了解了艾滋病虽然是法定乙类传染病,但传染性很强[8]。
        2.1.9了解了HIV对热敏感, 在56℃ 下经30分钟可被灭活,70%乙醇、0.2%次氯酸钠、0.1%漂白粉、0.5%来苏儿处理5分钟均可灭活,但对紫外线不敏感[1]。
        所以,要求每个护理人员要掌握操作时工作程序和防范措施,掌握消毒隔离的方法,正确对待艾滋病患者,消除恐惧心理和对患者的歧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2.2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2.2.1病房要求。对患者进行严密隔离,置患者于单人间病房,室内整洁,物品专用,空气对流、光线明亮、便于操作。设感应水龙头,物体表面及地面每日用含氯消毒液擦拭2次。治疗和护理用物尽可能用一次性,用完经毁型后装入双层标有“感染废物”字样的黄色塑料袋内送定点处焚烧,需要再用的物品放入含氯消毒液中浸泡消毒后送高压灭菌,。被患者的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的一切物品随时进行消毒处理,被血液污染的被服予以焚毁。患者出院后行终末消毒。
        2.2.2送检标本的处理。盛放标本的容器必须坚固,以防渗漏与破损,血标本用带有盖子的试管盛放。标本经消毒后丢弃。检验单保持清洁,勿与标本及其容器接触。  
        2.2.3 患者用过的利器放入耐穿刺的利器盒中,尽可能使用一次性用品。
        2.2.4 患者的痰液、呕吐物、排泄物用0.2%含氯消毒液浸泡2-4小时后进行处理。
        2.3 医护人员个人防护
        2.3.1严格执行操作程序。为防止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和医源性感染,要求护士严格执行操作程序,树立自我防范意识,灵活运用防范措施。
        2.3.2在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医务人员应当戴手套。或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及防护眼镜;高风险操作时戴双层一次性手套。医务人员手部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治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用肥皂液及清洁流动水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2.3.3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2.3.4操作前向患者解释,以取得合作;对不合作的或污染危害性较大的操作,应由2名技术熟练的人员配合,操作尽量集中,严格规范,避免误伤自己。
        2.3.5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同时注意个人安全防护,避免患者的恶意伤害,做好自我保护。
        2.4发热的护理
        保持病室整洁、通风良好,按时监测体温,鼓励患者适量饮水,结合药物治疗和物理降温,予以温水擦浴,及时更换退热时汗湿的衣被,以免着凉。   
        2.5口腔护理
        每天用较软的牙刷刷牙2次,每次进餐后给予温水清洁口腔,预防口腔感染,使患者感到清洁舒适。口腔有破溃时,用5%碳酸氢钠溶液漱口,3~4次/天,可抑制真菌的生长[9]。   2.6基础护理
        保持皮肤、头发的干净,勤剪指甲。保持床单元的清洁、平整,穿柔软宽松的内衣,以减少对皮肤的刺激和磨察。伤口保持清洁,经常换药。
        2.7饮食护理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富有营养的无刺激性的清淡饮食,宜少量多餐,保证一定热量的摄入。
        2.8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
        患者因多方医治无效而迫切要求检查治疗,被证实为HIV感染后,均产生自卑、抑郁、恐惧心理,甚至有报复社会的偏激行为,患者多表现为沉默寡言、敏感等[6]。针对艾滋病患者独特的心理行为特征,确定心理护理对策,进行个性化的交流及针对性的开导。语言亲切自然,避免使患者感到讥讽和歧视。生活上多关心和照顾,做到对其人格的尊重,使患者感到护理人员的真诚。为了得到患者家人的支持,尊重患者的权利,在征得患者同意的情况下,将病情告知家属,并与患者家属沟通,宣教艾滋病的传染途径,消毒隔离知识,讲解血液、体液隔离的方法及重要性,使家属主动关心、照顾患者。使患者及家属相信护理人员将会为患者保守秘密和保护隐私,从而满足其高层次的心理需求,取得配合。
        2.9出院宣教
        鼓励患者增强生活的信念,正确看待疾病,注意休息、加强营养、保持良好的心态,尽力进行自我护理,回归正常生活。教育患者自觉遵守公共道德,自觉预防疾病传播,生活用品与家人分开使用,日常生活中防止带有HIV的血液、体液传播造成他人感染,如手部皮肤有破损时要戴手套。指导患者注意自我防护,预防意外损伤,少到公共场所,避免各种感染,指导学会自我观察以下应警惕的表现:发热、咳嗽、食欲下降、体重减轻、服胀、排尿功能失调、皮疹、皮肤及口腔溃疡等,一旦发现这些异常要及时到医院就医。
        3 讨论
        目前全球登记在册的艾滋病患者已超过4200万人,在我国,AIDS的流行也呈加速的趋势。据专家估计,我国当前HIV感染的实际人数已超过120万[10]。艾滋病病毒是侵犯辅助性T淋巴细胞,造成细胞免疫功能缺损为基本特征的全身性传染病。其主要病理机制为免疫力低下、反复的机会性感染,最终因全身情况恶化而危急生命[8]。因此,探讨艾滋病患者的护理,对减轻患者的痛苦,延长患者的生命,提高其生活质量,以及对提高护士的自我防护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组3例患者经过我们精心的治疗护理,并辅以心理疏导,及时缓解患者的身心痛苦,使患者坚定了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我们也体会到,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只有以勇气和自信及严谨的工作态度、娴熟的操作技巧,掌握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才能克服恐惧心理,同时也给予了患者安慰,使患者具备良好的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护理,从而尽快控制病情,重反社会。
参 考 文 献
[1]吴志华.皮肤性病学(第4版),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3:3.
[2]孙慧敏.农村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及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6,21(12):11.
[3]李小塞,崔雷.国外爱滋病护理研究的热点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4):51.
[4]刘翠萍,李小妹,唐争艳.中国护士对爱艾滋病相关知识及态度的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6,21(3):9.
[5]罗忠叁.爱滋病370例[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7,25(4):238.
[6]陈登翠.HIV/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6,21(4):43.
[7]王钊,吴明江.性病爱滋病防治培训教材[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7.
[8]周淑荣.2例艾滋病患者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5):43.   
[9]黄燕琼.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6,21(6):35.
[10]李乐之,娆树桥.艾爱滋病及其携带者的心理健康环境与社会支持[J].护理学杂志,2006,21(7):7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访问本页请
扫描左边二维码
         本网站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为网友上传,若存在版权问题或是相关责任请联系站长!
站长联系QQ:7123767   myubbs.com
         站长微信:7123767
请扫描右边二维码
www.myubb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魅优论文范文网 ( 琼ICP备10200388号-7 )

GMT+8, 2024-5-9 21:56 , Processed in 0.02168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高考信息网 X3.3

© 2001-2013 大学排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