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优论文范文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957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药学] 谈中医药辨证治疗多发性硬化的优势

[复制链接]

2471

主题

2471

帖子

738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38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8-19 16:3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中医药 辨证治疗

  多发性硬化(MultipleSclerosis,MS)是一种病因未明的以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MS发病率不断上升,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MS病因复杂,与遗传、病毒感染和环境等诸多因素有关,病理改变主要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病程偏长,以慢性进展型和复发缓解型多见;好发于20~40岁的青壮年女性,复发率高,致残率高,给社会、家庭和个人造成了极大的经济和心理负担。因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临床治疗无满意、安全有效的方法,西医常用免疫治疗(如激素、环磷酰胺、免疫球蛋白等)及对症治疗,但免疫治疗不能改变其长期反复复发而致病情恶化的病程,且长期大量使用,副作用明显。近年来,中医药研究从临床实践出发,对MS亦做了不少有益的探讨,为MS的病因、病机、辨证治疗和药物研制奠定了基础,显示出中医药在神经免疫性疾病特别是MS防治方面的优势[1]。本文拟对中医药辨证治疗多发性硬化的几点优势作一浅述。

  1  减缓疾病进程
   
  MS病程长,急性期多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此后用泼尼松递减维持。但是,现代研究认为,激素治疗并不能阻止疾病的进程,即使在缓解期,疾病还处于发展中。MS患者发病5~10年后,脑髓明显减少,脑容量急剧下降,病理表现为脱髓鞘,轴索损伤和星型细胞凋亡并存。反复发作的病人,还可伴有情感和智力的改变,表现为抑郁、焦虑和智力减退。中医药对于本病的优势在于通过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有效地缓解病情,改善体质,减少激素撤减过程中复发的危险性,减少发作次数和发作严重程度。此外,根据肾主骨生髓,髓汇于脊柱为脊髓,上汇于脑为脑髓和肝主疏泄,条畅情志的理论,借助中医药的补肾填精,益智健脑,疏肝解郁,调和气血,起到补益脑髓、强肾壮督、愉悦情志、增进智力的作用,这些方面的作用正是西药所不能企及的。中医药的这些作用很有可能有效地减缓甚至阻止疾病的进程,防止漫长病程中患者脑髓的减少和脑容量急剧下降。当然,欲取得这些疗效,长期坚持中医药治疗是关键。

  2  减少激素用量,减轻激素副作用,减少撤减激素过程中复发次数
   
  直至目前, MS的病因仍属不明,西医无特效治疗方法。国内外主要采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MS,早期用药多能缓解,但绝大多数患者在激素减量或停药时病情复发,只好再加大激素用量,致使部分患者长期不能停用激素。激素等免疫药物对患者的毒副作用众所周知,如痤疮、多毛、机体免疫力下降、骨质疏松,乃至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引发糖尿病自发性骨折、股骨头坏死等。因此,如何合理使用以及尽量减少激素用量而达到治疗目的,是治疗的关键。
   
  长期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对人体自身的阴阳属性影响较大,导致病机错综复杂。在病机的甄别方面,最重要的是分清阴虚与阳虚,湿热与痰热。疾病的早期大多数是因为肺热壅于上焦,五脏积热而水亏致痿,结合本病是肝肾阴虚,邪阻于脑或脊髓,脑为诸阳之会,脊髓与督脉关系密切,后者为阳脉之海,所以在脑或脊髓病变时,常常导致阳气运行不畅,郁而化热,热盛为毒,热毒伤阴。此外,早期使用激素治疗,也耗伤肾水致肝肾阴虚。随着病程的延长,在多次的缓解复发过程中, 患者长期离不开激素,激素的副作用由早期的损伤肝肾之阴,到后期又转而损及肝肾之阳,结果出现阴阳两虚。所以本病早期是阴虚为主,长期不愈,转而阴阳两虚。另外辨痰热和湿热,舌苔黄腻为两者共同特点,但两者比较而言,痰热上焦多见,如心、肺、脑窍;湿热下焦为主,如膀胱、大肠、肝胆;痰热多由内生,湿热每多外感;痰热形成迅速,尤其是神经系统疾病,常伴随急性病势出现,极易生风变动;湿热相对缓慢,病势缠绵。本病初期,乃阳郁化热,灼津炼痰,而为痰热。痰热阻于舌络,可见舌僵语蹇;痰热蕴于肺,肺失宣肃,大肠传导失司,可见便秘。李贤[2]用清热利湿法治疗应用激素后的MS,方选黄连温胆汤或四妙散加减:陈皮9 g,半夏12 g,茯苓15 g,苍术15 g,白术9 g,枳实10 g,竹茹9 g,黄连6 g,薏苡仁30 g,牛膝15 g,黄柏12 g。急性期每日1剂,病情缓解后每周2~3剂,连续6个月,可有效减少MS的复发。
   
  治疗方面,经验颇多,一方面抓住辨证论治的精髓:刘友章教授[3]认为,滋阴养血等方剂除有皮质激素作用外,生地、枸杞、知母等尚有拮抗皮质激素反馈性脑垂体抑制作用,从而保护长期使用皮质激素者肾上腺皮质的结构和功能,有利于加强巩固疗效,减少副作用。陆曦等[4]通过对中西医结合治疗MS 35例临床观察,认为肝肾阴虚和脾胃虚弱为其基本证型,血淤和湿热证多见于病程较长或长期应用皮质激素者,中医治疗分别选用左归丸(生地、熟地、枸杞、知母、丹参、白芍各12 g,山茱萸、女贞子、鹿角胶、龟版胶、川牛膝、当归各10 g,生甘草5 g),六君子汤(黄芪、丹参各15 g,党参、白术、茯苓各10 g,法半夏9 g,陈皮8 g,大枣12枚,炙甘草4 g),补阳还五汤合小柴胡汤化裁(黄芪、党参各15 g,生地、白芍各12 g,柴胡、当归、赤芍、黄芩各10 g,川芎、法半夏各9 g,炙甘草4 g),大柴胡汤合甘露消毒丹(茵陈、滑石、白芍各12 g,柴胡、黄芩、竹茹、木通、枳实)。陈阳[5]辨证治疗MS 32例临床观察,分别选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黄芪50 g,桂枝10 g,赤芍15 g,生姜10 g,大枣10枚,仙灵脾、白术、桑枝各15 g,过山龙、肉苁蓉各20 g),四君子汤加味(党参30 g,白术、茯苓各15 g,甘草6 g,黄芪30 g,仙灵脾、肉苁蓉、锁阳、益智仁各20 g,桑螵蛸6 g)治疗气血亏虚型、脾肾阳虚型MS。经治后显效12例,有效17例,无效3例。根据现代药理研究[4,6],黄芪具有扩张外周血管和脑血管,改善循环及调节免疫功能作用;桂枝具有兴奋中枢及末梢神经、交感神经作用,且能兴奋垂体—肾上腺系统,改善全身机能低下状态;而补脾药(人参、茯苓、白术等)具有增强或调节体液和细胞免疫、改善造血系统、减缓神经细胞损害作用;补肾类药可使下丘脑神经递质升高,对防治神经退行性病变具有重要意义。
   
  再者,重用补法:中医理论认为“邪之所奏,其气必虚”。多发性硬化患者因机体抵抗力低下,易受感染而发病。因此,提高机体免疫力,防止重复感染是巩固疗效和预防复发的关键。刘友章教授认为本病病机关键为脾胃虚损,气血亏虚。经言:“虚者补之”,故用补中益气汤以补益中气,重用五爪龙、黄芪,加归头、枸杞子、鸡血藤等药,疗效比较满意。陆曦等[7]应用自拟平复汤(十全大补汤合小柴胡汤加减而成)防治3例经常复发的MS患者,方用黄芪、生鳖甲各12~15g,党参、女贞子、白芍、麦冬、茯苓、生地、枸杞、知母各10~12 g,柴胡、黄芩各9~10 g,当归、白术、制半夏各8~9 g,炙草3~5 g,大枣8枚,获得良好疗效。经治,此30例患者未接受中医治疗前平均复发率1.07次/年,而经平复汤防治后复发率为0.01次/年。现代药理研究表明[8,9]:黄芪、鳖甲、女贞子等可增强机体免疫力;小柴胡汤可维护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性,增强免疫系统功能且能增强神经内分泌调节,保护长期应用皮质激素者肾上腺皮质的结构和功能;健脾益气和滋阴方剂尚能使紊乱的代谢趋于正常,并改善血液循环。在中医药防治MS过程中,除了抓住辨证论治的精髓外,还应注意分期论治,因为MS的发病可分为发作期和缓解期。发作期宜健脾化痰,活血化淤;缓解期病情由实转虚或虚实夹杂,以肝肾阴虚,脾肾阳虚或气血两虚阴阳两虚为多,重在扶正或扶正祛邪,滋阴助阳,并对脾胃、肝肾几个重点脏腑进行治疗。

  3  缓解期对症及康复治疗
   
  MS为慢性病程,常有缓解复发,呈阶梯式恶化表现,相当多的病人常伴有强直痉挛、疼痛、震颤、眼球运动异常、膀胱直肠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及抑郁与疲劳等症状,严重影响病员的日常生活、工作。MS病人出现上述症状时,多口服西药对症治疗,但很难取得满意疗效,原因在于就大多数病人而言,取得治疗效果时,难以耐受药物严重副作用。随着对中医药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医药在改善神经症状方面的作用已初见端倪,如中药清开灵针剂能有效地改善MS患者的神经症状[10],而且在动物实验中得到了验证[11]。尤其是中医辨证论治能有效地改善神经症状,弥补了西药治疗的不足,使MS患者摆脱了肢体胀、麻、木、放电感、束带感、瘙痒感等感觉异常,减轻甚至消除了肢体活动缓慢、沉重、不耐行走等肢体运动功能的障碍[12]。陈阳治疗该病32例,气血亏虚型19例,以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视力减退、复视加密蒙花,肢冷加熟附子,震颤加蝉蜕、厚朴;脾肾阳虚型13例,方选四君子汤加味,肢冷加附子、肉桂,抽搐加白芍、石菖蒲。两型均配合维生素B1,维生素B12,维生素C等治疗。结果显效12例,有效17例,无效3例,治疗时间为22~56 d。樊蓥[13]将该病的治疗分为发作期与缓解期,缓解期辨证为肝脾不足,痰淤留着证及督脉亏损,痰淤阻络证,前者见于病势趋缓或多次发作后,尤多见于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患者,选知柏地黄汤加减,若用激素者,随激素用量的减少,泻火之品亦递减,而递增平补肝肾的黄精、枸杞之类,后者见于多次发作之后或撤减激素过程中或复用激素效差而增加激素剂量者,方选阳和汤加减,药用鹿角胶10~12 g,生熟地黄15~20 g,山萸肉10 g,巴戟天10 g,肉苁蓉15~30 g,白芍15~30 g,麻黄6~10 g,桂枝10 g,地鳖虫10 g,白芥子10 g,结果16例患者中临床控制4例,显效3例,有效8例,无效8例。毕明刚等[14]以熄风通络方(半夏、天麻、僵蚕各15 g,胆南星、远志、厚朴、甘草各15 g,菖蒲、钩藤、地龙、路路通各20 g,络石藤、鸡血藤各30 g,茯苓40 g)治疗多发性硬化经激素控制病情进展后缓解期患者10例,其中6例临床症状消失,随访1年未复发,显效3例,无效1例。再者,运用中医传统治疗方法针灸、推拿针对缓解期进行对症及康复治疗,采用温补奇脉,通调阳明以及滋补肝肾、养血明目、壮骨强筋的治则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15~19]。  本病有发作-缓解的特点,故缓解期的中医治疗,是防止复发的最好措施,这正是中医治未病思想的体现。虽然目前尚无大样本的临床研究提供有力的证据,但是我们的临床观察初步认为,长期坚持中医药治疗,能改善神经功能,加速疾病康复,减少复发,对患者树立战胜疾病和重返工作岗位的信心起到了很好的作用。MS治疗中审因论治亦不可忽视,要考虑病因和体质因素,以情志抑郁或情志刺激起病者要注意疏肝理气;以饮食失节,劳倦过度起病者,应注意调补脾胃,健脾升阳;兼外感者要注意疏风散邪[20]。 MS是以正气虚损为主的疾病,故整个治疗过程中要注意顾护正气,正气存内则邪不可干,从而可以控制疾病的加重和复发。
   
  综上所述,中医辨证治疗多发性硬化有很大的优势,特别在减缓病程,防止该病的复发,恢复肢体运动功能,减轻残碍及减轻西药治疗的副作用等方面有独到的功效。
【参考文献】
    [1] 魏岗之.神经系统脱髓鞘性疾病[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48.

  [2] 李 贤.MS症应用激素后的中医辨治[J].广西中医药,2002,25(6):32.

  [3] 周俊亮.多发性硬化中医治疗的分型与疗效[J].中国临床康复,2005,9(17):188.

  [4] 陆 曦.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发性硬化35例[J].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10(3):174.

  [5] 陈 阳.辨证治疗多发性硬化32例临床观察[J].国医论坛,1997,12(6):28.

  [6] 刘永昌.新编心脑血管疾病中西医治疗[M].北京.中医药出版社,1996:424.

  [7] 陆 曦.中医预防多发性硬化复发的研究[J].中医杂志,1995,36(7):417.

  [8] 顾旭平.小柴胡汤对免疫系统作用[J].国外医学·中医药分册,1988,10(2):45.

  [9] 溪忠人.甾类激素剂对血液性状的影响和汉方方剂的改善作用及作用成分[J].生物学杂志,1986,4(1):65.

  [10] 王 平,樊永平,张星虎.多发性硬化的中西医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学报,2004,19(5):303.

  [11] 杨晓晖.清开灵注射液治疗多发性硬化1例[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5,18(6):35.

  [12] 宋春杰,尹 岭,朱 克.清开灵有效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J].中国神经免疫与神经病学杂志,2003,10(3):156.

  [13] 樊 蓥.长程辨证治疗MS症16例[J].中医杂志,1997,38(3):1621.
  
  [14] 毕明刚.熄风通络方为主治疗MS 10例[J].中医药学报,1998,10(1):16.

  [15] 欧阳谷,吕伟甄.针灸推拿治愈多发性硬化症1例[J].上海针灸杂志,1991,23(4):20.

  [16] 徐丽宏.多发性硬化验案举隅[J].吉林中医药,1996,18(6):12.

  [17] 丁金榜,丁 辉.针灸治疗多发性硬化症1例[J].上海针灸杂志,1997,16(4):23.

  [18] 朱 明.海外验案2例[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24(6):72.

  [19] 杨兆刚.针刺治疗多发性硬化69例[J].上海针灸杂志,1995,14(3):122.

  [20] 黄培新.神经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第1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59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访问本页请
扫描左边二维码
         本网站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为网友上传,若存在版权问题或是相关责任请联系站长!
站长联系QQ:7123767   myubbs.com
         站长微信:7123767
请扫描右边二维码
www.myubb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魅优论文范文网 ( 琼ICP备10200388号-7 )

GMT+8, 2024-5-2 11:32 , Processed in 0.06367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高考信息网 X3.3

© 2001-2013 大学排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