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优论文范文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62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济理论] 我国古代经济区的划分原则及其意义

[复制链接]

8005

主题

8005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409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5-15 22:07: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内容提要】古代经济区是由自然和人文环境所决定,以劳动分工为基础,各具产业特色的地理区划。 大约自春秋至西汉武帝时代我国经济区的雏形开始形成。我国古代经济区具有自然、民族、 政治三大特色。划分经济区有区域性、综合性、专业化和经济中心四条原则。经济区与自然 区、行政区是三个不同性质的区划,其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研究我国古代经济区的形成 和演变,对了解我国历史时期经济发展和地域差异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 键 词】经济区/综合性/经济中心

【 正 文 】

一、历史经济区域概念的产生

经济区是由多种自然地理要素,包括地形、土壤、气候、资源的相对一致性和与之相协调 的人文环境(历史文化传统、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科学技术)所决定,以劳动地域分工为基 础,各具产业特色的地理区域。经济区域与经济区域之间商品流通是经济区域形成的必要条 件。我国国土辽阔,各地区之间自然条件有很大的差异,由此而导致经济和人文现象的差异 同样是十分明显的。根据我国的自然条件(主要是气候和地貌),可以划分为东部季风气候区 、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区、青藏高原高寒区三大自然区,这三大自然区决定了我国经济区格局 的基本框架。同时这三大自然区内部也同样存在自然和人文环境要素的差异,在历史上先后 出现过不同社会产业的地域分工,这种产业分工和差异便形成了不同的经济区。

在我国古代社会的早期,由于经济开发不足,生产力低下,区域间产业分工不明确,商品 经济还处于萌芽状态,区域间商品市场体系没有形成,经济区的边界是模糊的、不明确的。 大致到了春秋战国时代,随着金属工具的用于生产,农业、手工业生产力的提高,各地根据 本地的自然条件所生产的具有本地特色产品的产业兴起,除了满足本地区需要外,可以将多 余的产品与他区进行交换,并从中获利,于是形成一定规模商品交换和贸易,产业的区域分 工初步形成,开始出现经济区的雏形。正如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中所指出:“由于自然 条件不同,即由于土地肥力、水域或陆地、山区和平原的分布不同,气候和地理位置,有用 矿藏的不同以及土地的天然条件的特点不同,又有了劳动工具的天然差别。这种差别造成了 不同部落之间的职业划分,我们一般应在这些部落相互进行的交换中发现产品向商品的最初 转化。”(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34页。)到了战国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这种产业区域分工已经客观存在,经济区 域的概念在当时人们观念里也有所反映。例如《尚书·禹贡》中以山岭、河流、薮泽、土壤 、物产、贡献以及交通道路划分的九州,不仅是一种综合的地理区划,实际上也是经济地理 区 划;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第一次将汉朝全境分为山东、山西、龙门碣石以北和江南四 大产业区,汉成帝时刘向的《域分》、朱赣的《风俗》,《隋书·地理志》各州后序,《宋 史·地理志》各路后序,虽然都是以“物产风俗”划分的人文风俗区,实际上也是经济地域 差异引起的人文地域差异的反映。因此可以说我国古代经济的地域差异在人们的观念里已经 存在了。唐宋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地区间产业分工明显,商品贸易频繁,经济区域 的特征更为显著,这在区域差异比较大的南方地区更为突出。南朝以来以至唐宋延及明清时 期的所谓“三吴”、“江南”、“两浙”、“荆湖”等等已不仅是政区名称,更贴切的是经 济区域的名称。明人王士性《广志绎》根据浙江省内不同自然、经济条件分为若干亚区,其 云:“浙十一郡惟湖最富,盖嘉、湖泽国,商贾舟航易通各省,而湖多一蚕,是每年两有秋 也”;“台、温二郡,以所生之人食所产之地,稻麦菽粟尚有余饶。宁波齿繁,常取足于台 ,闽福齿繁,常取给于温,皆以风漂过海,故台、温闭籴,则宁、福二地遂告急矣。”这就 是说,在浙江省内还分为若干经济亚区,各经济亚区间的商品交换已成为人民生活中不可或 缺的行为。明清时代大体上各省自成一大经济区,而省内又按自然条件分为若干亚区,这种 亚区又可能跨省而成,如所谓“江南”即指长江三角洲经济区而言,虽然对“江南”范围的 界定有不同看法,如有人认为苏、松、常、镇、宁、杭、嘉、湖、太八府一州为江南经济区 (注:李伯重:《简论“江南地区”的界定》,《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1年第1期。);有人认为应该是苏、松、常、杭、嘉、湖。(注:陈学文:《明清时期太湖流域的商品经济与市场网络》,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页。)不论怎样,“江南”一地作为一经济区是 客观存在的。所以宋代以后,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地区产业差异更为明显,经济区的存在 更为明确,经济区的等级、层次更为繁复。对此进行研究,是我们全面认识中国传统社会经 济、文化的区域差异和区域整合问题的重要切入点。我国古代不同经济区,对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大影响。20世纪30年代冀朝鼎曾作文 提出基本经济区的概念,“中国历史上的每一时期,有一些地区总是比其他地区受到更多的 重视。这种受到特殊重视的地区,是在牺牲其他地区利益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这种地区就 是统治者想要建立和维护的所谓基本经济区。”“中国的统一与中央集权问题,就只能看成 是控制着这样一种经济区的问题:其农业生产条件与运输设施,对于提供贡纳谷物来说,比 其他地区要优越得多,以致不管哪一集团,只要控制了这一地区,它就有可能征服与统一全 中国。这样的一种地区,就是我们所要说的基本经济区。”即每个时期封建王朝都有一个或 几 个基本经济区,是这个王朝生存的经济基础。当基本经济区衰落时,这个王朝也由此衰落。 而新王朝的崛起必需寻找新的基本经济区。(注: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8、10-12页。)由于当时资料条件的限制,冀文在具体论述上 尚有可商榷处,但其基本观点是可取的。从这个问题上剖析进去,我们将发现对古代中国经 济区及其演变的研究,是对中国古代王朝兴衰的原因深层次认识的重要条件,同时也能对今 天全国区域经济的形成和变化的历史背景有深刻的理解,从而有利于现有经济区域的改造和 规划。

三、历史时期经济区域划分的几条原则

我国历史时期划分经济区有些什么标准呢?这是需要研究的问题。李伯重《简论“江南地区 ”的界定》中说:“关于中国古代经济区域的划分标准,我国史学界尚未有深入讨论。在海 外学术界,则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以行政区划为基础,另一种则以自然条件为根据。显然 ,对于经济史研究来说,后一种意见比较恰当。这种见解首先由施坚雅先生作出系统的理论 阐述,后又由斯波义信先生加以发展和改进,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区域研究理论。施氏的理 论主要着眼于水路交通,故其理论的核心可简述为‘地域即河川流域’说。斯氏则在重视水 路交通的同时,也强调生态系统的作用,从而把施氏‘地文地域’说发展为‘地文-生态地 域’说。我们认为施氏、斯波氏的理论是站得住脚的。但是还需要补充一点,即:我们所划 的经济区域,在古人心目中,应当也是一个特定的概定(念?)。换言之,得到历史的承认。 鉴于以往学术界对于江南地区的界定缺乏共识,我们认为有必要根据上述理论与意见重作划 分。在确定其合理地域范围之前,有必要将我们所依据的划分标准,作一简要说明。首先, 这个地区必须具有地理上的完整性,必须是一个自然-生态条件相对统一的地域,换言之, 在其外部应有天然屏障将它与毗邻地区分隔开来;而在其内部,不仅应有大体相同的自然- 生态条件,而且最后还属同一水系,使其内部各地相互发生紧密联系。其次,这个地区在人 们心目中应当是一个特定的概念。也就是说,不仅由于地理上的完整性与自然-生态条件的 一致性,而且也由于长期历史发展所导致的该地区内部经济联系的紧密与经济水平的接近, 使此地区被视为一个与其毗邻地区有显著差异的特定地区。”我们认真读了李伯重先生的论 文,认为他将他所定的标准对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划分作为一个经济区是完全正确的。但 这个标准是否适合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所有经济区呢?我们认为还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这里 需要补充一下,施氏的经济区域理论是从他研究历史上城市体系角度出发的,他在《中国历 史结构》一文中对中国历史上大经济区的观点,大体上可概括为下列几点:一是“每一大区 经济都是在某一自然地理大区中形成并完全被包容其中,这种自然地理大区是依流域盆地而 划分的。”二是这些区域的核心区,都处于河谷中的低地,中国传统社会里,以农业生产为 主,而核心区的可耕地自然条件最好,交通运输最为便利,成为交通枢纽。因此核心区比边 缘区商品化程度更高。每一区的中心城市都兴起于核心区,并以不同层次,不同核心区构成 不同层次的城市网络。于是在“每一个主要的自然地理区域中,都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城市体 系亦即彼此来往频繁而集中的城市群,城乡之间的联系也很多,但大都局限在区域内。”三 是大区经济应看成为复合的体系,内部是有差异的、相互依存、一体化的,尽管这些特征在 边缘地区较核心地区松散。(注:王旭等译:《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城市研究》,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0-12页。)工前提下,还有产业的专业化方向,如农业区中有水稻产区、旱作产区、渔业区、经济作物 产区、矿业区,经济作物区中有蚕桑区、植棉区的差异等等的专门化,以此专业化产品得与 他区进行交换与贸易。《盐铁论·本议》:“陇蜀之丹漆旄羽,荆扬之皮革骨象,江南之n án@④梓竹箭,燕齐之鱼盐旃裘,兖豫之漆丝chī@⑤@⑥,养生送终之具也。待商而通 ,待工而成。故圣人作为舟楫之用,以通川谷,服牛驾马,以达陵陆;致远穷深,所以交庶 物而便百姓。”揭示了各地区特定产业及其互相间的物资交流,成为人民日常生活的必需。 四是经济中心城市及其辐射范围,即全区生产、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最集中的城市和以此 城市为中心形成的城市网络和交通网络。《盐铁论·力耕》:“自京师东西南北,历山川, 经郡国,诸殷富大都,无非街衢五通,商贾之所臻,万物之所殖者……宛、周、齐、鲁,商 遍天下。故乃商贾之富,或累万金,追利乘羡之所至也。”《盐铁论·通有》:“燕之涿、 蓟,赵之邯郸,魏之温、轵,韩之荥阳,齐之临淄,楚之宛、陈,郑之阳翟,二周之三川, 富冠海内,皆为天下名都。非有助之耕其野而田其地者也,居五诸侯之衢,跨街冲之路也。 故物丰者民衍,宅近市者家富。”概言之,划分经济区域应有区域性、综合性、专业化、中 心城市四条标准。

四、经济区与自然区、行政区的关系

经济区与自然区、行政区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自然区的划分,是根据岩石、地貌、气候、 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相对一致性所划分的区域。行政区则是按照统治者为加强 地方统治的政治原则所划分的区别;有时为发展经济、巩固统治,可以考虑自然地理要素, 有时则为了加强中央政权的控制力,有意违反自然地理原则。这在中国历史上事例很多,如 汉代的长沙国,元代的陕西、湖广、江西行省划分,明代的南京划分等等。经济区则是根据 产业的地域分工和商品贸易经济原则划分的,已见上述,不再赘述。行政区是封闭的、内向 的,经济区则是开放的、外向的。这三者是出发点不同的三类地理区划。程民生《宋代地域 经济》一书中说:“经济地理与行政地理不是一个概念,但二者联系十分密切。行政地理的 划分一般以经济地理为基础的,所以研究历史地域经济,仍须以政区的划分为空间区划。” (注:程民生:《宋代地域经济》,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7页。)这种处理方法似乎过于简单了些。当然,经济区的划分不能不考虑自然地理条件,这一点 似无需赘述。同样,经济区的划分不能不考虑行政区的要素,因为在中国这样一个中央集权 体制下的国家,政府的行政体制常常要控制和干涉经济活动,使经济区服从于行政区,尤其 是宋代以后中央集权空前加强,地方行政长官为了加强税收、协调地方经济、用行政手段支 配社会经济部门的管理,如在同一政区内发展同类经济,统一施行对自然环境的利用改造, 以及颁布适应地方条件的经济政策等等,使经济区与行政区协调起来。所以明清时期经济区 与行政区大致吻合。正如杨国桢在《清代社会经济区域划分和研究架构的探索》一文中说: “清代社会经济区域的调整和行政区域的变动是并行不悖的。社会经济区域的划分,可以借 用行政区域的划分系统。比如说,我们可以行政县、乡、村作为社会经济区域的基层单位, 而把行省作为社会经济区域的地方单位。”(注:《清代区域社会经济研究》,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7页。)但这只能是在基本属于同一自然经济的结构条 件下,凡行政区与自然区违背的情况下,经济区就未必与行政区合一,如明清环太湖流域的

苏、松、常、太、杭、嘉、湖自成一经济区,就不受江苏、浙江两省的限制。施坚雅也说: “经济发展和朝代更迭很难一致,正如区域经济并不完全受帝国行政单位影响一样,事实上 ,它们的相似之处是很接近的。”(《中国历史结构》)可见虽然明清以来,经济区与行政区 比较一致,但当地方经济进一步发展时,经济区必然要突破行政区的框框。自然区的变化是缓慢的,有时需要数百年甚至上千年。行政区的变化则为常见,历史上一 次改朝换代,往往会引来行政区的一次大变动,有时一个朝代内前后也有大变化,如汉、唐 。但经济区则不一定因行政区的变动而变动,如明、清。经济区的发展有其继续性、稳定性 的一面,它不是随着政权更递、行政区的变化而变化,而是随着生产的发展,产业地域分工 的演变而演变。这就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产业结构发生了变 化,地域分工有了新的调整,商品贸易开创了新的局面,新的经济区的出现将是必然的结果 。

五、研究历史经济区形成发展变化的意义

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要素。我国由于地域广大,自然差异明显,各经济区的形成、 发展的特点都是不同的。《中国人文地理·中国经济地理》一书中指出:“为谋求国民经济 在全国各地能因地制宜地合理发展,为编制全国和各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为 进行国土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有必要按社会劳动地域分工的特点,进行经济区的划分。目的 是指明各经济区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的地位,揭示各经济区经济发展的长远方向、主要矛 盾和解决途径。根据经济区是经济生产分工的地域单元的特点,在划分时要注意把经济发展 与发挥地区优势相结合,地区生产专业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地区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的 相似性与合理的经济联系相结合,地区经济现状与发展远景相结合,经济中心城市与其经济 辐射所及的地区相结合,地区经济发展与改善环境质量相结合,不同层次的经济区和相应 的行政区相结合。”(注:《中国人文地理·中国经济地理》,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53页。)我们研究我国历史时期社会经济区形成和演变的目的:一是了解我国 历史上经济发展过程的特点。我国在近代化以前,就总体而言基本上是一个自给性封建小 农社会,商品经济不发达。但整个历史时期情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有几经起伏的过程 , 这在经济区的发展过程中,很能看出其痕迹。二是了解各经济区形成的自然和社会条件及其 产业特点,分析各经济区兴衰、演变的过程及其内在因素和规律。三是揭示历史上不同经济 区在整个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进一步理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各地区 的自然和经济基础,以及有关人文信息的经济背景。四是由于经济区有继承性和稳定性,研 究历史时期各经济区的形成、演变的原因和规律,对今天经济区的划分和规划,具有重要的 参考意义。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左纟右去
@②原字“印”去一
@③原字左禾右亢
@④原字左木右冉
@⑤原字左纟右希
@⑥原字左纟右贮去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访问本页请
扫描左边二维码
         本网站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为网友上传,若存在版权问题或是相关责任请联系站长!
站长联系QQ:7123767   myubbs.com
         站长微信:7123767
请扫描右边二维码
www.myubb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魅优论文范文网 ( 琼ICP备10200388号-7 )

GMT+8, 2024-5-9 16:01 , Processed in 0.02946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高考信息网 X3.3

© 2001-2013 大学排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