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优论文范文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212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相关] 庄子的艺术境界论

  [复制链接]

5154

主题

515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556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3-12 13:31: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摘要:以“道”为起点,以寓言为载体,提出了一系列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的文艺主张,他对“道”与“言”、“大美”与“大象”、“虚”与“静”展开的反复论述,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境界论体系。本文循着庄子理论的脉络.对其艺术境界的理论实质及后世的阐发作了简单梳理。
  关键词:古代文论;庄子;艺术境界
  
  庄子不仅有其丰富的创作实践,而且有其独到的见解。尽管庄子著作中直接谈论文学的地方很少,但其深刻而精辟的思想却直接启迪了后世的艺术创作和艺术评论。朱自清先生指出:庄子“提出的神的意念,影响后来的文学和艺术,创造和批评都极其重大。比起,对于我们的文学和艺术的影响的确广大些。那‘神’的意念和通过了《庄子》影响的那‘妙’的意念,比起‘温柔敦厚’那教条来,应用的地方也许还要多些罢?”庄子的文艺思想极其丰富,现就其在艺术境界方面的论述作一初步探讨。
  何谓“境界。”许慎《说文解字》:“竟,乐曲尽为竟”;“界,竟也。”段玉裁注曰:“竟,俗本作境,今正。乐曲尽为竟,引申为凡边竟之称。”“界之言介也,介者,画也,画者界也,象四田界。”可见“境界”一语,本义是指有一定边界的空间,即今所谓“疆界”,如《孟子-梁惠王下》说:“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几乎同时,“境”又用于指某种精神心态,《庄子·逍遥游》中说:“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在中国古代文论中,多以“境界”论艺术,一方面用来揭示作者、作品的艺术特质及其所达到的艺术成就,另一方面用来读者如何欣赏作品。庄子虽未明确使用“境界”概念,但其文论中已经确立了有关艺术境界的理论基础。
  
  一、“道不可言”——具有天然的局限性
  
  “言”与“道”(或曰“意”)的关系,即语言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关系问题,本是上的一种认识论,反映的是人的思维内容能否用语言充分、完全表达的问题。中国古代哲学家们对此有两种对立的观点:儒家主张言能尽意,道家则认为言不能尽意。这两种最大的哲学流派的观点给后世带来了极大影响,文艺理论也不能例外。长久以来,这也一直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中的热门话题。
  庄子继承了“不可致诘”的观点,阐发为“道不可言”,从而提出了一个关于语言表现力的著名表述:“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他认为,作为天地万物本原的“道”是超言超象、不可思议、不可表达的。这不仅是由于语言的局限性使然,而且是由于“道”本身所具有的不可言说性所致。因为道“视之无形,听之无声,于人论者,谓之冥冥,所以论道,而非道也。”所以“使道而可献,则人莫不献之于其君;使道而可进,则人莫不进之于其亲;使道而可以告人,则人莫不告其兄弟;使道而可以与人,则人莫不与其子孙”。在《庄子·天道》篇中,他讲了一个“轮扁斫轮”的故事:
  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这一寓言告诉我们,轮扁长期斫轮的心得体会一一不徐不疾,这是无法用语言说清楚的。古之圣人的心得体会也一样,书本上所载的圣人之言,只是一种“糟粕”,而不能表达圣人心得之精微,这就是所谓之“言不尽意”。
  针对庄子这种道不可言传、言不能尽意的观点,有人指出:“如果文学批评者在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认识下进行作品的分析,就会流入恍惚迷离,或者感到无从着手。”其实,就像对待任何理论我们都要辩证分析一样,对庄子的这种观点我们也要结合他的其它论述加以分析。
  《庄子·秋水》篇中写道:……河伯曰:“世之议者皆曰:‘至精无形,至大不可围。’是信情乎?”北海若曰:“夫自细视大者不尽,自大视细者不明。夫精,小之微也;埒,大之殷也:故异便。此势之有也。夫精粗者,期于有形者也;无形者,数之所不能分也;不可围者,数之所不能穷也。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看来,并不是所有的事理都不能言传。庄子把对象分为有形——客观世界与无形——主观世界两种类型和粗、精、不期粗精三个层次,对对象的认识自然亦有三种境界。第一个是“物之粗”的境界,即宏观世界,这个境界是可以用语言来表达的,亦是可以通过语言来获得认识的。第二个是“物之精”的境界,即微观世界,在这个境界人的感官就难以去观察认识,只能用意识进行体察。第三个境界是“不期精粗”的境界,即相对于客观世界的精神世界,这样的非物质世界是无形无状的,因此无法用是“精”还是“粗”来反映,亦既不能言传又不能意致,这便是一种虚无的境界。在庄子看来,这第三种境界便是道的境界。道的本质是虚无,因此道不以言传。
  庄子“道不可传”的观点,源于他对“道”的本质的理解,是他对语言表现力局限性的客观分析,这种分析是对语言作为一种交流工具所必然具有的特性的冷静思考,从这个角度看,庄子的理论是符合语言规律的。
  
  二、“得意忘言”——欣赏作品贵在领会实质
  
  和“道不可言”、“言不尽意”相联系,庄子又提出了“得意忘言”的观点。从感受这个角度来看,我们理解“道不可言”是就语言的表现力而言的,“得意忘言”则是从语言的接受力方面来说的。 《庄子·外物》云:
  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显然,庄子把言辞看做达意的一种工具,但“言”本身又不等于就是“意”,因为“言”不能尽“意”,语言所能表达的只是丰富具体的思维内容的一部分。所以从接受者这方面来说,就要做到“得意而忘言”。所谓“忘言”,并不是排斥或抛弃言辞,而是指接受者在理解“意”的时候,不应拘泥于言辞所表达的范围,而应由此去领会和把握“言外”的部分,从而获得更为丰富和完整的“意”。庄子的深刻之处就在于,他发现言既然不能完全尽意,那么就不可执著于言,而应该通过言去捕捉意。“言”是人们得“意”的工具,“言”的目的在于“得意”,要“得意”就必须“忘言”。这种观点在《吕氏春秋·离谓》中有进一步的阐明:“夫辞者,意之表也。鉴其表而弃其
  意,悖。故古之人,得其意则舍其言矣。听言者以言观意也。听言而意不可知,其与挢言无择。”依《吕氏春秋》之见,言辞是用来表达言说者的意图的,而对言辞作出理解就是通过言辞去把握言说者的意图。单凭言辞还不足以决断事情,惟有把握了蕴含于言辞之中的意图,才可以做出决断,采取有效的行动。如果执著于言辞的字面意义,而忽视对言说者交际意图的把握,就会造成混乱,言语交际也就很难取得成功。
  庄子“得意而忘言”之说,对后世的影响很大,“言”“意”之间的这种复杂关系,吸引了各时期玄学家们的广泛兴趣和讨论。
  曹魏著名谋士荀或之子荀粲,好之说,认为性与天道、圣人微言,不可得而闻见。他对《易传·系辞》所说“圣人立象以尽意”的说法提出异义,认为“盖理之微者,非物象之所举也”。因此“象外之意,系表之言,固蕴而不出矣”。与其同时的著名玄学家王弼,阐释“得意忘言”的观点,认为“言者象之蹄也,象者意之筌也”,并且进一步强调所谓“存象者,非得意者也”,“忘象者,乃得意者也”,“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立象以尽意,而象可忘也”。王弼的“得意忘象”说,是魏晋玄学“言意之辩”中最有代表性和最有影响的观点。在他看来,是纯粹主观的东西,“意”才是具有客观普遍意义;语言只能表达物象的性质,不能表达本体的意义。他虽然肯定了思维的作用(所谓“辨名析理”),却对它作了严格的限制。一般说来,人的思维,包括逻辑思维,都是离不开语言的,对《周易》的认识也应如此。人们认识世界,都要使用语言作为工具,逻辑思维更是如此。词以及由词组成的句子,是概念、判断和推理等逻辑思维的直接表现。王弼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提出“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的观点,但他没有停留在此,而是追求无限的意义世界或本体世界,认为这样的世界语言是无能为力的,因而强调二者的区别。由于他把“意”看做是一种超言绝象的精神境界,是心灵所达到的最高境界,这样的境界超出了语言的范围,因而得出了得意必须忘言的结论。
  王弼的理论不仅奠定了玄学本体论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而且对当时的佛教,乃至中国古代诗歌、绘画、书法等理论,都有相当大的影响。佛教初传中国时,在译经和讲解中采用“格义”方法,以佛教名相与传统概念比附,十分刻板。至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受到玄学方法的启发,也大力倡导“得意”方法。如东晋名僧道生说:“象以尽意,得意则象忘;言以诠理,入理则言息”,“若忘筌取鱼,始可与言道矣”。
  在艺术上,两晋以来诗歌、绘画、书法中强调传神、写意等理论,提倡“弦外之音”、“画外之景”、“文外曲致”等等,也都是“得意忘象”思想的反映。沈括在《梦溪笔谈·卷17》中说:
  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难可以形器求也。世之观画者,多能指摘其间形象、位置、彩色瑕疵而已,至于奥理冥造者,罕见其人。如彦远《画评》言:王维画物,多不问四时,如画花往往以桃、杏、芙蓉、莲花同画一景。余家所藏摩诘画《袁安卧雪图》,有雪中芭蕉,此乃得心应手,意到便成,故其理入神,迥得天意,此难可与俗人论也。谢赫云:“卫协之画,虽不该备形妙,而有气韵,凌跨群雄,旷代绝笔。”又欧文忠《盘车图》诗云:“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
  苏轼也有类似的说法:“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清代诗人赵翼针对苏轼的观点,写有《论诗》诗,指出:“作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此言出东坡,意取象外神。羚羊眠挂角,天马奔绝尘。其实论过高,后学未易遵。……吾试为转语,案翻老斫轮。作诗必此诗,乃是真诗人。”(《卷四十六》)都是延续庄子“得意忘言”理论的典型论述。
  
  三、“大美不言”与“大象无形”——艺术的最高境界
  
  从思想上说,庄子认为质朴混沌的大自然本身是最为完善的,具有至高无上的美: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大美”就是最全最完整最高境界之美,“朴素”即尚未经过人工雕琢修饰的自然美。这种美学思想具体运用到文艺批评上,庄子则提出了著名的“天籁”、“天乐”说:
  汝闻人籁而未闻地籁,汝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地籁则众窍是已,人籁则比竹是已,敢问天籁?……夫(天籁者)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成其自取,怒者其谁邪?
  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
  老庄都反对人为造作的艺术,认为凭借雕琢而成的东西,只会破坏人们的趣味,使人忘记朴素自然之美。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爽。”所以老子提倡“大音希声”,他解释道:“听之不闻名日希。”也就是说,最美妙的是听不到人为的声音的音乐。庄子则把音乐之美分为三类,即“天籁”、“地籁”和“人籁”。“人籁”是人们通过各种乐器,借助于人力而造成的声音之美;“地籁”是风吹自然万物和各种大小洞窍所产生的声音之美,但它仍然要依靠风的力量;“天籁”则是自然界众窍自鸣的声音之美,它不凭借任何外力,完全是天然自发而生的。庄子认为“天籁”是最美的音乐,也就是“天乐”。这种“天乐”具有巨大的艺术魅力,因为它“顺之以天理”、“应之以自然”,完全摆脱了人为的束缚。这是档次最高的文艺,也即“与天和者”的“天乐”。这种说法听起来过于玄虚,实际上包含的美学理论非常深刻,它明显是从老子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理论命题引发出来,但作了精彩的发挥,从而形成道家文论的核心思想。
  前面我们提到的好道家之说的荀粲,发展了这种“大象”的理念,进而提出了“象内之意”和“象外之意”的命题。他认为任何的艺术品都离不开“象”,而这“象”本身又有二重性:既是特定之象,又非特定之象。就其特定之象而言,当然要表现一定之意境,犹如卦象表示卦义一样;就其非特定之象而言,要求审美主体超越或透过具体之象,通过具体之象去领悟普遍或无限之理。“象内之意”为特殊,“象外之意”为一般,不必执著特殊,而应领悟、想象那“无象”的“大道”,这就是“象外”之美的主题。
  追求“象外”之“意”的审美旨趣,在南朝的绘画艺术中表现得十分突出。一些文艺评论家将这一旨趣作为品评画艺高低的标准,并加以推崇。齐梁时期著名画家谢赫在《古画品录》中评张墨、苟勖的画时,便说道:“若拘以物体,则未见精粹;若取之象外,方厌膏腴,可谓微妙也。”谢赫所说的“拘以物体”,指赏画之人若只注重形象,那就仅仅停留在画中之形所表现的特殊之意上,不可能悟到画象之外的“精粹”;若超越画象,由特殊之形去悟一般之理,那就能领
  会画象所表达的“微妙”之理。换言之,画象中的“微妙”之理,决非画象本身所直接表现,而是寓于象中,又超于象中,是“象外”之意。若要领悟“象外”之意,必须不“拘以物体”,要“离形超象”,这即是庄子所说的“得意忘象”之义,在美学上便称之为“离形得似”。这种“似”就是离开“象”而独存的意境。在唐宋时期,便形成了追求“神”和“逸”境界的审美情趣。唐代的张怀钝将绘画分为“神、妙、能”三品,朱景玄又补上“逸”品,虽未分高下,但已注重“神”和“逸”的境界。宋代的黄休复在《益州名画录》中将“逸”格放在首位,形成逸、神、妙的位次。这种画法理论,王安石十分欣赏,他曾赋诗言道:“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明妃曲》)指王昭君的“意态”断非画师所能描绘,只能目睹而会意,毛延寿的被杀,真是一个的冤案啊!
  四、“虚静”——必须具备的心境
  
  继承“致虚极,守静笃”思想发展了学派的“虚静”的学说。所谓“虚静”,是指人的精神与“道”相通而合一的一种境界。《庄子·人间世》篇中说:“唯道集虚。”《天道》篇中说:“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万物之本也。”“万物无足以铙(挠)心者,故静也。水静则明烛须眉。”这种“虚静”学说,后人论及修养时时常引用,一般都把它看做是创作之前上必要的准备功夫。
  其实,“虚静”不仅是写作的心理准备,同时也是审美的一种状态和境界。“虚静”是庄子“心斋”的本质,是庄子所提倡的心态。中国古人普遍认为“心”是人思维的器官,庄子美学思想中,“心”除了具有“思”的功能外,还有“斋”的任务。庄子在《庄子·人世间》解释“心斋”时说:“虚者,心斋也。”也就是心的斋戒,指一种无欲无虑、虚空澄静的旷达心态。“虚”与“静”是“心斋”的两个内涵,同时又是一体的,统一的。在庄子看来是一个人心志专一,不用耳去听(因耳的作用止于聆听能引起欲望的外物)而用心去体会;进一步则要做到不用心去体会(心所体会到的毕竟还是现象)而用气去感应。气具有空明的特点,它能容纳外物及其内蕴,这种“气”只有在虚静中才能养成。《庄子·天道》言:“虚则静,静则动,动则得矣。”可见,“虚”与“静”是审美主体持有的最佳的美学心态。“虚”并不是空无一物,而是“忘知”而容物;“静”并不是死气沉沉,而是“去知”而待物。以“虚静”为美学心态,体察万物,自然之心就会得到“自由”,从而观照到无限之“美”,感受到至美的境界。
  在庄子看来,审美境界的达到是与物我同一的达到分不开的。审美的境界,即是物我一体,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庄子学派所说的物与我的统一,包含着我与自然和我与这两方面的统一。庄子学派肯定物与我能够统一,不把物与我看成是互不相容的东西,既不用我去取消物,也不用物来否定我,而这种物与我的统一,在人的感性的观照中呈现出来的时候,正是审美的境界。
  我国古代不论是还是绘画、书法等创作,还是文艺鉴赏,均把虚静视为创作或鉴赏主体修养的最基本条件。例如东晋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在论书法创作时就曾说过:“欲书者,先乾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题卫夫人笔阵图后》)明人吴宽在《书画筌影》中说王维之所以能做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正是因为他“胸次洒脱,中无障碍,如冰壶澄澈,水镜渊淳,洞鉴肌理,细观毫发,故落笔无尘俗之气,孰谓画诗非合辙也”。文学艺术创作上的虚静,目的在于使作家和艺术家摆脱名利等各种杂念的影响,以便充分驰聘自己的艺术想象,在构思中形成最优美的艺术意象。“意在笔先”是艺术创作的重要原则,但它必须在虚静的前提下方能实现。
  值得重视的是,虚静以养气,不仅仅是为了调整一下心理,形成审美注意,更重要的是为了使人获得审美的心境、胸次和人格。这种心境、胸次、人格的获得,并非一日之功,而是长期修养的结果。明代人方孝孺在《逊志斋集》中有这样一则故事:方孝孺小时候有一次同一个老书生一起去逛闹市。回家后,方孝孺发现,“凡触乎目者,漫不能记”。而老人则把闹市中的一切都能讲得清清楚楚,连一些细枝末节也都记住了。方孝孺问老人这是怎么回事。老人说:“心之为物,静则明,动则眩。”又说:“子观乎车马,得无愿乘之乎?子见乎悦目而娱耳者,得无愿有之乎?人惟无欲,视宝货犹瓦砾也,视车马犹草芥也,视鼓吹犹蛙蝉之音也,则心何往而不静?”方孝孺听了老人的话,“退而养吾心三年,果与老人无异”。这则故事说明,是否存功利欲望之心,是主体能否把握客体的关键。而想做到不存功利欲望之心,别无他途,要靠长期地“养”。方孝孺“养心”三年,终于获得像老人那样澹泊、洒脱的胸次、人格,终能像老人一样地洞彻周围的世界并发现生活的美。
  庄子之后,宗炳、陆机、刘勰、刘禹锡、苏轼发挥并完善了审美虚静说。南朝著名画家宗炳在《画山水序》中提出的“澄怀味象”的论点,刘勰在《文心雕龙》提出的“陶钧文思,贵在虚静”以及“四序纷回,而入兴贵闲”的论点,刘禹锡提出的“能离欲,则方寸地虚,虚而万景人”的论点,苏轼在《送参寥师》一诗提出的“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的论点,具体说法虽有所不同,但大致都承继庄子,认为虚静具有解放人的心灵的作用,使人的审美心理达到高度自由活跃状态,并使人得到真正的审美享受的必不可少的媒介。在人的心境、胸次空灵、虚静的情况下,人的审美之心特别地敏感,这样就能领略、把握天地万物之美,吸引、容纳“万景”、“万境”之致,从而感发起兴,诗情勃勃,进入审美体验。
  庄子所提倡的以“道”为出发点的艺术境界,是艺术家游心于天地、与万物合一、身心融化于宇宙之中所达到的境地,是艺术家们所孜孜追求的艺术灵魂和至境。经后世文论家特别是玄禅理论家的演绎,对后世的艺术创作与审美趣味的形成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无数的哲人和艺术家从这里汲取智慧,以启迪自身头脑,升华自我的情操。特别是在整个封建时代,的教化理论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有了庄子的一系列理论与之反动,文学艺术才得以逐渐脱离教化的束缚,慢慢找回真正的境界与定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访问本页请
扫描左边二维码
         本网站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为网友上传,若存在版权问题或是相关责任请联系站长!
站长联系QQ:7123767   myubbs.com
         站长微信:7123767
请扫描右边二维码
www.myubb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魅优论文范文网 ( 琼ICP备10200388号-7 )

GMT+8, 2024-4-20 18:33 , Processed in 0.04551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高考信息网 X3.3

© 2001-2013 大学排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