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优论文范文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0312|回复: 0

[其他相关] 关于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践性教学探索

[复制链接]

1149

主题

1149

帖子

349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495
发表于 2014-3-27 09:27: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论文摘要:实践性教学是高职教育的一大特色,人才培养的关键,也是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笔者结合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中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从优化教学环境;理论教学实践化;分级教学;无纸化考试等四个方面,探讨在实践教学中以实际操作为主,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显著。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性教学

  一、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其应用的飞速发展,对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改革已经成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得热门话题。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提高使用计算机的能力,是21世纪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对于人才培养基地的高职院校来说,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实践性教学值得我们关注。

  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生源质量不容乐观,学习习惯差,学习态度差,学习成绩差,“三差”是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存在的问题。学生入学时掌握计算机的水平参差不齐,有的由于在初、高中阶段学校开设有计算机基础课程,对计算机基础知识与操作已经熟练掌握,而有的却因为地域因素或家庭贫困等客观原因从未接触过计算机。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按照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渐进的教学,学生容易感动枯燥乏味。再者,很多新创办的高职院校在师资、教学环境和硬件条件等方面都没有达到相关要求,导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基础好的学生不愿学,把精力浪费在上网聊天、玩游戏上,甚至旷课;而基础差得同学有觉得学习很吃力,跟不上老师的进度,从而产生厌烦情绪,放弃学习。所以,老师就必须改革教学方法,探索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群体的实践性教学方法。

  二、优化教学环境

  (一)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特点是一门计算机知识的入门课程,操作性强,必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就决定了传统的黑板教学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容易把一些问题抽象化,使教师授课变得枯燥死板。如果利用多媒体教师,保证上课学生每人一台计算机,结合具有强大功能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边讲解边演示,采用逼真的动画,真实的声音、精美的图片和精炼的文字,由浅入深,图文并茂地进行讲解,进行现场教学。把师生“教”与“学”距离缩小,学生动手实践的时间延长,教学效果更加显著。

  (二)课内实训项目与课外实训项目相结合

  计算机机房安装多媒体网络教学软件,提升实训课教学质量。安装电子极域教室进行多媒体网络教学,学生在自己本机上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教师的操作演示,这对学生的操作学生有很大帮助;并且通过该软件教师可以很方便地对学生进行有效管理从而加强实验课堂的管理力度;教学素材共享和收发作业更加便捷,使学生能更好地投身于学生。

  三、理论教学实践化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确定科学、先进的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积极实行“讲一,练二,考三”的教学模式,精讲,多练,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进行实践性教学。教材上的内容要比大纲的内容多,教师应把握好大纲,突出重点,有的放失进行教学。理论课要精讲,尤其基本理论知识,点到为止,只强调重点,其他让学生自学。多给学生上机操作的时间,发现问题,及时指出。

  实践性教学的关键是采用从实际到理论;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零碎到系统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具有先进的教学观念,在课前要认真备课,吃透教材,把握教学的目标、重点和难点,设计出科学、切实可行的实训项目。设计的实训项目必须在保证内容的实用性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教学式的可操作性和实训项目完成手段的多样性原则,其目的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学生在边学边练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让学生的角色从“要我学”改变为“我要学”,不仅让学生亲身感受认知的过程,而且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志。学生明确教学目标后首先想如何完成实训项目,这就调动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学生为了完成实训项目,会想方设法读教材、查资料、相互合作,经过不断修改和完善,既完成了学习任务,又在无形中学会了使用网络,计算机等各种技术和设备,达到了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

  (二)教学、考核与社会的职业技能鉴定接轨学有所得,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实现教学、考核与技能鉴定接轨,把计算机技能鉴定考试纳入正常的教学中,与毕业证书挂钩,使学生学习更有针对性、学以致用,通过职业技能认证考试,双证融通,突出了计算机的实践性教学。目前计算机证书考试的种类有:1、信息产业部主办的软件水平考试;2、教育部主办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证书考试;3、劳动部主办的高新技术技能测试。

  以上几种考试对象各不相同,程度也有区别,学校可以结合本校生源地实际情况,制定适合不同专业学生的考试种类,进行可行性分析后,纳入到实践性教学范围中。

  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计算机考试,学历在整体上反映一个人的知识水平,而证书则在一个侧面反映持证者的能力。例如同一个班的两个毕业生,都有大学毕业证书,但是一个英语通过了6级,计算机通过4级,而另一个英语通过4级,计算机通过了2级。显然前者在求职中比后者具有更大的优势。在每年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招聘会上,不少毕业生手中拿着四、五个证(毕业证、学位证、英语等级证、计算机等级证书、还有公务员考试证书、驾驶证等),以证明他的能力。

  (三)分级教学,因材施教

  所谓分级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或知识水平而采取的分模块,分快慢等级的教学方式,每个学生有不同的学习目标,充分挖掘了每个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分级教学理念符合高职的教学思想,实现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把不同水平的学生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达到大致相同的水平,在此基础上才谈得上在教学过程中你追我赶,共同进步,最后达到教学总体的预期目标。

  根据学生自身水平层次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得教学原则。通过分级教学,原来基础好的学生,在知识,在知识和能力得到提高、扩充,基础差的学生因为加强了基础操作,操作熟练了,学习的自信心也增强了。分级教学使教学地到整合,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四)实现无纸化考试,建立合理、准确的评价体系

  以往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考试主要采取纸质卷面考试,这很难客观测试学生的计算机实际操作技能和教师的教学效果;采用上机无纸化考试,学生考试时从丰富的试题库中随机抽取部分试题作为考题(包括理论,概念题和实际操作题),这不仅扩大了考核学生的知识面,而且有效的杜绝了学生考试作弊并能很好地检测学生的计算机实际操作技能,更客观地评价学习效果,且操作方便,自动判分数,极大地减轻教师阅卷的负担,完全实现了考试的无纸化、网络化、自动化,规范了考试管理,实现了考试的公平、公正。

  总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是各所高校非常重要的一门基础课,提高该门课的教学质量对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学生知识学习,技能培养和学生以后走入社会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特别是高职院校这一特殊群体的实践性教学更值得研究与探索。事实证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实践性教学充分体现了高职教育的特色——“突出实践性”,实现了“能力本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和理念,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访问本页请
扫描左边二维码
         本网站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为网友上传,若存在版权问题或是相关责任请联系站长!
站长电话:0898-66661599    站长联系QQ:7123767   
         站长微信:7123767
请扫描右边二维码
www.jtche.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魅优论文范文网 ( 琼ICP备10200388号-7 )

GMT+8, 2024-3-29 14:07 , Processed in 0.07932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校园招聘信息

© 2001-2020 魅优论文范文网校园招聘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