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优论文范文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803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言文学] 假设句的语义特征

[复制链接]

5154

主题

515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556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3-28 11:05: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摘要:假设句的语义特征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主观假定性、对比性、指称性和论断性。主观假定性不等同于非真实性或非现实性。它比非真实性或非现实性的语义内涵更为丰富。对比性可以体现在两个方面:可能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对比和可能世界与可能世界之间的对比。对比性来源于主观假定性。条件分句的指称性来源于假设句的论断性。

关键词:假设句;主观假定性;对比性;指称性;论断性

假设句的语义特征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主观假定性、对比性、指称性和论断性。

假设句表达的是假设性虚拟范畴,是在某一主观假定条件下所能产生的结果,因此假设句都具有主观假定性。主观假定性不等同于非真实性或非现实性。它比非真实性或非现实性的语义内涵更为丰富。“如果VP”的语义内涵不是“[非真实]VP”,也不是“[非现实]VP”。“如果我去”并不是“我没去”,也不是“我不去”,而是主观认定某一非现实或非真实情境为真实,即“以[非现实]VP为真实”或“以[非真实]VP为真实”。可以表示为“[主观性真实][非现实]VP”或“[主观性真实][非真实]VP”。“[主观性真实][非现实]VP”即可能假设,它的主观假定性低,“[非现实]VP”一般具有实现的可能性;“[主观性真实][非真实]VP”为违实假设,“[非真实]VP”与事实或事理违背,说话人主观认定其不具有实现的可能性。由于[非真实]也可以看成是一种特殊的[非现实],我们可以用“[主观性真实][非现实]VP”来概括假设条件分句的语义特征。

有时候,假设句的条件分句可以是已知的事实,这时候,似乎不存在主观假定性。例如:

(1)甲:我决定明天不去公司了。

乙:如果你不去公司,那我们就去春游吧.

(2)甲:外面下雨了.

乙:如果下雨了,那我们就别出去了。

(3)甲:我昨天没去图书馆啊?

乙:如果你没去,那我看到的会是谁?

例(1)中,乙在甲已经告知其不去公司的情况下,仍然说“如果你不去”,似乎并没有主观假定性。但其实甲乙双方所谈论的是未来的事情,甲是否去公司并未成为既定事实,因此乙所说的话仍然是一种主观的推测,说的也是一种可能性。只不过这种可能性极有可能成为现实。这个句子具有较弱的主观假定性。例(2)谈论的虽然是当时的事情,但是很明显,乙并没有看到下雨的事实。如果乙已经看到了下雨的事实,那他绝不可能说出“如果下雨了”的话来。因此这个句子也具有主观假定性。例(3)谈论的是过去的事情,而且甲已经将其没有去过图书馆的事实告诉了乙,在这种情况下似乎不应该再有任何的主观假定性。但是,在这个对话中,其实乙对于甲所陈述的事实并不确定,“如果你没去”是一种姑且认定的假设。因此,此类句子仍然具有主观假定性,也是可能假设的一类。

假设句的另一个语义特征是对比性,这种对比性可以体现在两个方面:可能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对比和可能世界与可能世界之间的对比。假设句的对比性在排比形式的对比句中表现得最为明显,例如:
(1)主尊贵之,则恭敬而僔;主信爱之,则谨慎而嗛;主专任之,则拘守而详;主安近之,则慎比而不邪;主疏远之,则全一而不倍:主损绌之,则恐惧而不怨。(荀·仲尼)
(2)财利至,则善而不及也,必将尽辞让之义,然后受;福事至,则和而理;祸事至,则静而理。富则广施,贫则用节。(荀·仲尼)
(3)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孟·离娄上)
(4)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离娄下)

例(1)中,“主尊贵之、主信爱之、主专任之、主疏远之”等都是假设的情形。各个分句都在前句提出某种可能的假设,后句说明在此种情况下应该采取的态度和措施。这种句子由于采取了排比句的形式,其对比性是显而易见的。这种对比属于可能世界之间的对比。例(2)的“财利至、福事至、祸事至”及“富则…,贫则…”与此相仿。不论在现代汉语还是古代汉语中,这种排比形式的假设句都不乏其例。也许有人会说,这种对比性是由排比句式带来的,与假设句无关。但是,当假设句不采用排比形式的时候,很多假设句仍然存在着或隐或显的对比性。例如:
(1)若废其教而弃其制,蔑其官而犯其令,将何以守国?(国·周语)
(2)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左·僖23)
(3)如果你下岗了,你将如何对待?
(4)我们认识到,对于这样的学生,拓展他们的知识领域非常重要,如果你再给他们教授更多的数学之类的课程,那么你就不是在培养管理人。
(5)如果明天就是世界末日,你最想做什么?

“若废其教而弃其制,蔑其官而犯其令”是一种可能性,说话人将这种可能性与现实世界对比。“公子若反晋国”也是一种可能性,说话人将这种可能性与另一种可能性即不能返回晋国相对比,我们完全可以在这一句之前加上“公子若不得反晋国,则不论也”之类的话。其余几例类似:“如果你下岗了”是与现在的未下岗相对比的;“再给他们教授更多的数学之类的课程”是与“拓展他们的知识领域”相对比;“如果明天就是世界末日”是与事实上的明天不可能是世界末日相对比。任意一个假设句都是对可能世界的一种虚拟。说话人之所以进行这样的虚拟,是为了说明在某种特定的虚拟的条件中会有怎样的结果,以此与现实世界或别的可能条件下的情况相对比。因此,假设句对比性的根源在于其虚拟性,而虚拟性是假设句的本质特征。如果一个句子没有虚拟性,那么它就不能纳入假设句的范畴。对比性也应看成是假设句的本质特征之一。

假设句前件的VP具有指称性。这一点.姚振武(1998)已经指出。他认为,“分句一般总是谓词性的,并且相当一部分同时也是陈述性的。但是,有些分句,例如,以“因为”、“假如”、“即使”、“为了”等连词引导的从句以及表时间的从句,往往是指称性的。如:

(1)因为天气不好.所以我们没去颐和园。
(2)假如明天下雨,那我就不走了。
(3)即使他有错,你的态度也不好呀!
(4)为了做好工作,他经常忙到深夜。
(5)我刚走进教室,铃响了。

例(1)表原因,可看作是对“因为什么”的回答。例(2)表假设,例(3)表让步,让步其实也是一种假设,因此二者实可归为一大类,即都是“假设出现某种情况”的意思。例(4)表目的,可以看作是对“为了什么”的回答。例(5)可看作是对“什么时候”的回答。这些分句,语法上虽然是谓词性的,但语义上都事物化了,是指称性的。值得注意的是,例(1)和(2),即便把“因为”“假如”去掉,该从句的性质也没有根本的变化,仍然是指称性的。区别只是,有了连词,指称的意味更显豁些。这一事实说明,对于某些指称性分句来说,连词不是非有不可,其指称性从根本上说是在另一分句的语义制约下获得的”。我们认为,假设句前件的指称性至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某些语言可以用名词作条件分句,这证明了条件分句的VP与名词具有相通之处。我们认为,这种相通之处在于条件分句中的VP具有指称化的特点。因此在某些语言中,通常表示指称的名词可

作为假设句的条件分句。
第二,条件分句可以在VP之后加上表示自指的标记“者”,例如:
(1)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论·公治长)
(2)故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世。(荀·大略)
(3)筑室反耕者,宋必听命。(左·宣15)

近现代汉语中的“的话”也有自指的作用,经常用于假设句的条件分句末,例如:

(1)你不去的话,我也不去。
(2)人死了的话,我唯你是问。

这里的“者”和“的话”都可以去掉,意思不变,只是去掉之后,条件分句的VP就由有标记的自指变成了无标记的自指,试看下面的变换:

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鲁无君子,斯焉取斯=若鲁无君子,则斯焉取斯

义胜利者,为治世=义胜利,为治世=若义胜利,则为治世

你不去的话,我也不去=你不去,我也不去=如果你不去,那我也不去

人死了的话,我唯你是问=人死了,我唯你是问=如果人死了,我就唯你是问

既然左列的带有自指标记“者、的话”的VP具有指称性的特点,那么中间一列和右列处于相同句法结构中而不带自指标记的VP和“介词+VP”也应该具有指称性的特点。

第三,具有指称性的“N之VP”和“其VP”结构也能充当假设句的条件分句。“N之VP”之例如:

(1)尔之许我,我其以璧与珪归俟尔命。尔不许我,我乃屏璧与珪。(书·金媵)
(2)邦之臧,惟汝众;邦之不臧,惟予一人有佚罚。(书·盘庚)
(3)臣之有作福作威玉食,其害于而家、凶于而国。(书-洪范)
(4)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论·阳货)
(5)事之不捷,恶有所分。与其专罪,六人同之,不犹愈乎?(左·宣12)
(6)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左·僖33)
(7)以君之灵,累臣得归骨于晋,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左·成3)

“N之VP”之前可以有“若”作为条件引导词,例如:
(1)若事之捷,孙叔为无谋矣。不捷,参之肉将在晋军,可得食乎?(左·成3)
(2)君无秽德,又何禳焉,若德之秽,禳之何益(左·昭26)

“其VP”之例如:
(1)其济,君之灵也;不济,则以死继之。(左·僖9)
(2)则输之,则君之府实也,非荐陈之,不敢输也。其暴露之,则恐燥湿之不时而朽蠹,以重敝邑之罪。(左·襄31)
(3)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礼·檀弓下)
(4)其如是,孰能御之?(孟·梁惠王上)
(5)其有功于子,可食而食之矣.(孟·滕文公下)
(6)上明见,人备之;其不明见,人惑之;其知见,人饰之;其不知见,人匿之;其无欲见,人司之;其有欲见,人饵之。(韩·外储说右上)

“其VP”之前叶可以有“若、如”等条件引导词,例如:
(1)大夫之许,寡人.之愿也;若其不许,亦将见也。(左·成2)
(2)若其弗赏,是失信也,何以庇民?(左·昭15)
(3)若其不还,君退臣犯,曲在彼也。(左·僖28)
(4)战而捷,必得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无害也。(左·僖28)
(5)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论·子路)
(6)附之以韩魏之家,如其自视欿然,则过人远矣。(孟·尽心上)

这里的“N之VP”和“其VP”都是自指化的主谓结构,都可以用作假设句的条件分句,说明了条件分句的指称性。

第四,条件分句可以用代词复指。上古用“是”或“斯”,“斯”之例如:
(1)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论·述而)
(2)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论·泰伯)
(3)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孟·梁惠王上)
(4)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孟·梁惠王下)
(5)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孟·滕文公下)
(6)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孟·离娄上)

“是”之例如:
(1)若封须句,是崇嗥、济而修祀、纡祝也。(左·僖21)
(2)若取之,是无申、吕也。(左·成6)
(3)右师反,必讨,是无桓氏也。(左·成15)
(4)若大城城父,而置太子焉,以通北方,王收南方,是得天下也。(左·昭19)
近现代用“那”,例如:
(1)然小弟性命还是小事,若此风声一露,那小姐性命也不可保了。(二·29)
(2)我若记不的了那书,那玉皇还要我做甚?(醒.42)
(3)倘若你作的文章不好,反倒不及他们,那可就不成事了。(红.115)


      

(4)前面万全山,若遇见个打梦(闷)棍的,那才是早(糟)儿糕呢。(三·24)

(5)他若是持刀威吓,那就不是侠客的行为了。(同上29)

第五,某些条件分句可以分析为判断句的主语。例如:

(1)若兴诸侯,以取大罚,非慎之也。(左·成2)
(2)若让之以一矢,祸之大者,其何福之为?(左·成12)
(3)若虚其请,是弃善人也。(左·成16)
(4)夫诸侯望信于楚,是以来服。若不信,是弃其所以服诸侯也.(左·襄27)
(5)彼若谋害楚国,岂不为患?(左·襄28)
以上诸例中的语气词“也”和判断词“为”“非”等表明了它们的判断句的属性。王力《中国现代语法》(1943/1985)是这样定义判断句的:“判断句是用来断定主语所指和谓语所指同属一物,或断定主语所指的人物属于某一性质或种类的。”向熹(1993)的定义是:“判断句表示某种事物是什么东西或不是什么东西,某种事物属于某一类或不属于某一类。”两家的表述稍有不同,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即判断句的主语必须是事物或者是可以指称的事件或属性。事实上,指称性并非判断句主语才具有的属性,而是所有主语都具有的属性。据曹逢甫(1979)的介绍,E.L.Keenan (1976)谈到主语有三十多个特征,他认为这些特征是普遍的,而其中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主语比宾语及其他成分更具有指称性。只是由于判断句的特殊属性,即,用于断定某一事物与另一事物同属一物或属同类,使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判断句主语的指称性,因为如果判断句的谓语是某一事物的话,和它具有同一性或同类性的判断句的主语也必然是某种事物。如果这个主语是VP,那它一定是指称性的VP。

条件分句的VP何以会有指称化的倾向?这种指称化的倾向从何而来?根源是什么?这个问题不易回答。吕叔湘(1942/1990)曾经谈到过这个问题,他说:

窃谓动词之所表诚为作为,而动词之运用亦复多方。有述事之辞,作为迳接能为,动作之面相显然;有指事之辞,所指为祈使、愿欲、得能、乃至较比、假设、庶几之对象,则其事类皆蓄而未发,浑沦有类名物。

在所列的“浑沦有类名物”的“指事之辞”中,假设便是其中之一。吕叔湘先生是在讨论否定词“毋(勿)”的用法时谈到这个问题的。他认为,“用毋之句,其动词皆可作名词观”。@陈平(1988)指出:“现代语言学的调查证实,名词与动词存在于古往今来的所有语言之中。就最典型的事物而言,他们都占据一定的空间。行为动作则与此不同,他们最显著的特点表现在时间方面。”假设句条件分句虽然以VP为常,但其中的VP明显不具有时间性,不会占据时间。因为假设的条件是虚拟的,非现实的,在说话之时,它们只存在于意念之中,因此“蓄而未发”“浑沦有类名物”。

本文认为,条件分句VP指称化的根源在于假设句的论断性。从表达功能上来看,假设句不是对事
实的陈述(叙述句)或状态的说明(描写句),而是对于事理的论断(论断句)。在论断句中往往需要对事件进行指称,因而论断句中前件的VP大多具有指称性。

假设句的另一个语义特征是论断性。根据句子的表述功能,可以把句子分为叙事句、描写句和论断句等几种类型。叙事句叙述事物的动作或变化。描写句描述事物的情状。论断句说明事物的属性或事物之间的关系。论断句一般不用于陈述事实,而用于表示认识的结果。论断句还可以分为两类,即论述句和判断句。论述句用于论述和说明各种关系,如假设、条件、转折、目的、因果等等。通行语法体系中所谓的复句除表示并列、承接、和选择、递进关系的一部分可以归入叙述句和描写句之外,其余绝大多数都可以归入论述句的范畴。假设句是论述句中的一类,具有很强的论断性。假设句从不用于描述事实,只用于论述和判断。

注释:

①本文认为,假设句的语义特征是古今一律的,因此所用例证既有古代汉语之例,也现代汉语之例。现代汉语例证均来自于北京大学CCL语料库,不一一标明出处。古汉语例证书名一般用简称:《尚书》(书)、《左传》(左)、《论语》(论)、《孟子》(孟)、((国语》(国)、《荀子》(荀)、《韩非子》(韩)、《红楼梦》(红)、《醒世姻缘传>(醒)《:三侠五义》(三)、《二刻拍案惊奇》(二)。
②此据朱德熙(1988)。用名词化形式表示假设,除汉语之外,还可以在科因耐希腊语( Koin e Greek)和许多汉藏语里找到例证。
③“筑室反耕”是古人围师久留之法,此句意为:若筑室反耕,则宋必听命。
④这里的“毋”包括了“勿”。引者注。着重号原文所有,照录。
⑤据本文的研究(参见第二章第一节),汉语假设句的条件分句在商代是以用“勿”(或“勿”的另一种书写形式“弓”)为常的,极少例外。这也可以作为条件分句指称化的一个旁证.
⑥本文对于句型的划分参照李佐丰(2005)。

参考文献:

曹逢甫.主题在汉语中的功能研究一一迈向语段分析的第一步[M].谢天蔚译.北京:语文出版社,1995.
江蓝生,跨层非短语结构“的话”的词汇化[J].中国语文,2004 (5).
李佐丰.古代汉语语法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王力.中国现代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向熹,简明汉语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朱德熙.关于先秦汉语里名词的动词性问题[J].中国语文,1988 (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访问本页请
扫描左边二维码
         本网站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为网友上传,若存在版权问题或是相关责任请联系站长!
站长联系QQ:7123767   myubbs.com
         站长微信:7123767
请扫描右边二维码
www.myubb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魅优论文范文网 ( 琼ICP备10200388号-7 )

GMT+8, 2024-4-24 19:08 , Processed in 0.04604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高考信息网 X3.3

© 2001-2013 大学排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