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优论文范文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90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金融研究] 再造金融生态环境需要理论和实践的先行者

[复制链接]

2350

主题

2350

帖子

710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10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4-16 23:09: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再造金融生态环境需要理论和实践的先行者




  央行周小川行长提出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的思想,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是金融机构在转轨时期生存发展的基础,也是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对于西部欠发达地区,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是改善区域投资环境、吸引资金流入、实现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为此,本报与甘肃省金融学会日前在兰州(古称“金城”)共同举办了“欠发达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研讨会。来自甘肃省委、省政府、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工商银行甘肃省分行、国家开发银行甘肃省分行、兰州大学和新闻机构的有关专家学者,齐聚“金城”,共同探讨“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促进西部金融健康发展的战略”。人行兰州中心支行行长杨明基主持了会议,金融时报社副总编辑魏革军博士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编者·

改善金融生态推进金融持续协调发展

  2004年,周小川行长借鉴生物学理论,将生态概念引申到金融领域,创造性地提出了“金融生态”的概念和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的主张,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较大反响。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是金融机构在转轨时期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对于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加强信贷人权利的保护是改善欠发达地区金融生态的有效途径。
  (一)完善相关立法制度,加强对信贷权利人的法律保护。1、新起草的《物权法》应该解决优先受偿权和抵押物在债务人违约后所有权的转移问题,填补动产抵押的法律空白。2、建议出台新的《破产法》。目前急需解决清算程序中涉及有抵押、质押的债权在清算中的次序问题和破产条件等问题。
  (二)减少行政干预程度,加快欠发达地区市场化进程。一方面,通过金融改革,改善金融生态的内在结构,进一步完善中央银行的间接调控体系,使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的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另一方面,应严格执行《商业银行法》和有关金融法律规定,进一步加强市场体系建设,遵循市场经济运行规律。
  (三)大力发展信誉度高、规模化的担保机构,并建立担保机构的多层次风险补偿机制。欠发达地区应该尝试按照“政府拨一点、社会筹一点”的方式,多渠道筹集资金,创造条件形成一批经营业绩突出、管理规范、制度健全的担保机构。尽快成立再担保风险机构。日本中央信用保险公司为地方性信用担保机构的担保再担保,再担保比例一般为70%~80%。在这种机制下,不仅可以降低担保机构的风险,而且适当增加了担保机构的放大倍数,有利于发挥担保公司的作用。建议国家出台《担保公司条例》,建立担保机构的多层次风险补偿机制。
  (四)建立统一、高效、可靠的登记机构。目前,甘肃省的司法机关与政府机关认定的有效登记单位不统一,这不仅给银行和企业带来很多不便,而且增加了抵押融资的成本和风险。因此,急需建立一个统一、高效、可靠的登记机构,为信贷业务的正常开展提供基础平台。
  (五)强化社会信用制度建设,促进银企融资良性循环。加强政府信用建设。加强信用惩戒制度的建设。依法加大对不讲信用、破坏信用行为的惩戒力度。通过新闻媒体公开曝光,实施停止贷款、停止开户、停止结算等措施予以制裁。加强信用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增强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的作用,使银行同业能充分实现资源共享,预防贷款发放的潜在风险。要建立社会公众信息库,实现信息共享,解决企业经营与银行支持错位的问题。
  (六)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改制,保护金融债权。企业改制必须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建立政府、银行、企业间的沟通机制,积极协调企业改制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维护金融债权。金融机构要积极参与国有企业改制的全过程,并要加强同业合作,共同做好债权保全工作。
  (七)政府、司法等有关部门多方联动,加大对信贷人权利的保护。全面清理金融纠纷案件审理、执行情况,提高金融纠纷案件的审结和执结率,认真执行最高人民法院最近下发的关于审理企业破产的有关规定,依法打击逃废债。必要时,发挥全省银行同业协会作用,公开制裁一批逃废银行债务的典型企业,为改善区域金融生态提供良好的司法环境。  (杨明基)

发展与创新:欠发达地区金融生态建设的关键

  自去年11月底人民银行周小川行长提出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以来,这一重要命题引起金融界和理论界的广泛关注。在兰州召开这样的研讨会,专门研究欠发达地区的金融生态问题,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深化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从前几年人民银行致力于金融安全区建设到现在金融生态建设,是总结多年来我国金融发展经验教训的必然结果。这是一种巨大的进步,反映了一种新的视野和方法论,反映了我们对金融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反映了中央银行职能的转变。
  加强欠发达地区金融生态建设,不仅要准确把握金融生态一般性,更要认真分析欠发达地区金融生态的特殊性,科学推进区域生态环境建设。除了面临和全国类似的严峻的法律环境外,西部金融生态特殊性还体现在:一是金融业发展所依托的经济环境差;二是统一货币政策在欠发达地区传导存在明显的差异;三是金融各业发展不协调的问题更加突出;四是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这几个特点决定了欠发达地区生态环境建设面临更加艰巨的任务。
  加强欠发达地区金融生态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涉及到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涉及到不同主体的定位,涉及到金融经营管理理念。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主要职能在于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信用环境,依法促进金融业自主经营,同时,采取更加积极的改革开放政策和结构性改革措施,激发经济活力,吸引资金流入,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效果。对金融业来讲,应积极借鉴和采用东部地区以及国际银行业先进管理经验,实施更加科学的商业发展模式,少走弯路。在欠发达地区,应特别注重政策性金融机构与商业性金融机构的合作,力求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取得共赢。国家开发银行在促进区域发展、城市发展以及项目融资方面,有许多成功案例,值得借鉴和推广。
  欠发达地区虽然有一定的资源,但由于缺乏具有全国竞争力的自主品牌,在经济分工与合作中处于弱势地位。应呼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建立更加均衡的东西部经济合作关系,使东部经济按照市场原则有效反哺西部,以争取更多的比较利益,促进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魏革军)

  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金融支持需要一个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信贷市场是一个失衡的市场,改变失衡的状况,必须强化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在近日本报与甘肃省金融学会共同召开的“欠发达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就如何抓住改革机遇,克服发展中的比较劣势,建设西部欠发达地区和谐的金融生态环境,思想先行、理论创新,勇于实践等发表了真知灼见。

  白明提出,建设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促进甘肃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关键。

  首先,建设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当前,在建设金融生态环境中,党委、政府应当始终把握好政府引导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规律,合理利用经济的和必要的行政性手段,切实加强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领导。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还没有一个金融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因此,加强对金融业的领导,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首先应制定一个科学的发展规划和意见。要围绕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制定一些针对性、操作性强的具体措施。
  其次,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是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的根本措施。各级商业银行都要树立全局观念、大局意识,从发展新的优质客户,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增强自身竞争力,不断加大对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的投入,切实做好农户小额信贷、扶贫贷款、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和助学贷款,努力增加城市开发和县域经济的信贷投入。紧紧抓住甘肃省外汇政策管理环境趋好的机遇,加大外汇贷款营销力度,充分挖掘外汇利用的潜力,促进外向型经济和外贸出口的发展。
  第三,切实加强银地、银企合作,共建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加快实施政府组织征信工程,积极推广国家开发银行甘肃分行与临夏州政府银地合作的经验和做法,在全省广泛建立银地长期合作的项目开发平台、社会资信平台、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平台、金融融资平台,打通城市开发、县域经济、民营经济的融资渠道,真正形成政府、银行和企业共同合作,共同发展、共担风险的体制和机制。要进一步整合全省企业信用信息资源,构建以诚信为本的新型银企关系。要在全省认真地开展打造“信用甘肃”的活动,加强银地合作,建立政府主导的金融债权维护联席会议,使甘肃省金融生态环境有一个根本的改善,增强银行放贷和社会资本投资的信心。

  潘锋提出,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适应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必须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地方政府对金融工作的协调。省政府已决定成立金融工作办公室,主要职能就是运用政府行政优势,编制金融发展规划、配合金融监管、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和金融发展环境。
  第二,加强诚信建设。加快建设工商、税务、司法、金融等部门共享的公共信息平台,建设面向企业和个人,覆盖社会经济生活各方面的社会诚信体系,建立健全社会信用维护机制。新闻部门要把握好金融宣传的舆论导向,切实增强社会金融意识、强化社会信用观念。
  第三,提升甘肃省中介机构的专业化服务水平。要从政策上鼓励和扶持与金融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一系列专业化中介机构的健康发展,如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评估机构、评级机构等,积极吸收国外相关的先进经验和组织形式,严格行业准入和行业监管。特别是要发挥好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的作用,逐步规范企业财务审计制度。
  第四、加大对逃废金融债务行为的打击力度。采取灵活多样和切实有效的措施,维护金融机构合法权益。

  赵鹏提出,只有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才能真正促进西部商业银行健康发展。

  一、进一步加强法律环境建设。目前西部欠发达地区银行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困难是通过诉讼手段清收不良贷款效果不佳,以银行为债权人的借款合同纠纷案件普遍存在执行率偏低、执行时间过长的问题。据调查,截至2004年11月底,甘肃省工、农、建三家国有商业银行的诉讼案件中,以应执行标的额与实际执行金额计算的执行率仅为12%。严重侵害了银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损害了市场秩序和经济发展环境。
  二、形成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体系。一是调整欠发达地区商业银行的存贷款比例和备付金比例,有效增加商业银行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和自身发展的可用资金。二是适当减免商业银行西部机构的营业税收,降低商业银行的税赋成本。三是对商业银行转让抵押、抵债的国有划拨土地使用权,应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土地转让行为,以减轻商业银行的财务负担。四是西部欠发达地区国有企业实施政策性关闭破产持续到2007年,涉及大量的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国有商业银行改制后应按市场经济的原则只承担正常的经营风险,不再承担企业政策性破产所形成的债权损失。
  三、加快客户企业的发展。不断加快国有企业改制步伐,使企业获得新生和发展。积极推进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放宽非公有资本进入的行业和领域,依法保护非公有制企业的权益,真正使非公有制经济成为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亮点。大力扶持西部地区的成长性行业和国家鼓励的产业,催生一批高速增长的主导产业群体,大力提升地方经济的竞争能力,进而为商业银行的经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培育全社会的金融意识。一是培育风险意识。二是培育金融服务缴费意识。促进银行提高竞争效率,保障银行正当利益。三是培育理财意识。形成构建金融生态环境的良好社会氛围。
  五、强化银行业自我调节自我发展机制的建设。一是构建完整的金融组织结构体系。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组织体系,促进银行业的充分竞争和发展。二是建立良好的银行同业竞争环境。建立和维护良好的银行同业合作和竞争秩序。三是深化银行内部改革,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马学思认为,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是开发性金融机构的责任。

  开发银行在十年的改革和实践中形成了系统的开发性金融理论。充分发挥银行融资优势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府组织协调优势,打造一个“既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又防范金融风险”的融资环境,这实际上与周小川行长所提出的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是一致的。开发银行甘肃分行无论是在城建、国企改革领域,还是在中小企业、“三农”、县域经济等政府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领域,力求做到每一笔贷款既是项目建设的过程,更是信用建设、制度建设的过程。下面是几个典型的案例。
  华亭矿区重组前,体制不顺,企业间恶性竞争和争抢资源,严重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开发银行甘肃分行13亿元的贷款变为不良资产。华亭不良资产化解成为改善该行经营业绩的关键,所谓“成也华亭,败也华亭”。开发银行甘肃分行发挥主债权银行和财务顾问作用,并紧紧依靠省委、省政府的组织协调优势,设计出遵循市场原则、适应国企改革发展方向并能兼顾各方利益的“三矿合一,组建集团,省属直管,重构信用”的化解方案,促进了华亭矿区成功重组。2002年企业全年销售收入增加2.8亿元,利润增加9000万元,上缴税金增加4200万元,下岗多年的近2000名职工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企业生产经营形势的根本性变化也为银行经营业绩的改善和信贷资金的安全进入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该行不良贷款升级为优质资产,商业银行开始对企业扩大生产进行贷款。华亭矿区重组创造了政府、银行、企业、社会“多赢”的良好局面,被誉为开发银行与地方政府合作解决转型期国有企业体制性问题的一个成功范例。
  临夏市是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府所在地。因信用环境恶劣被认为是甘肃的“金融高风险区”,使得很多商业银行不敢也不愿意向临夏发放贷款。开发银行甘肃分行从宣传信用和建设信用着手,推动临夏市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和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计委、财政、建设局等有关部门参加的基层信用建设领导小组。通过建立多种信用结构,建立起了政府、银行、中介机构和市场的风险分担机制,为建立临夏市金融安全区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我们与临夏市政府签订了开发性金融合作协议,并向5户民营企业一次性提供中小企业中长期贷款8000多万元,有力地支持了临夏市民营企业和县域经济的发展。
  从开发银行甘肃省分行近几年着力从事的工作及取得的成效来看,通过信用建设和制度建设,破解各种融资瓶颈,打造良好的融资环境,本身就是在加强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但在工作中他们觉得异常艰苦,同时也深深地感到:打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需要全省金融界和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
 田秋生教授认为,应夯实西部欠发达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根基。

  首先,区域政策环境建设。政府应该出台鼓励金融机构向西部欠发达地区放贷的优惠政策,如高于东部地区的银行贷款利率,低于东部地区的银行所得税率和存款准备金比率。只有这样,银行才愿意向西部地区放贷,西部地区的资金才不会东流,东部地区的资金才有可能西流。当然,银行贷款利率的提高,必定加大西部地区利用贷款的成本,抑制西部地区对信贷资金的需求,影响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政府必须同时加大对西部贷款的财政贴息。
  其次,社会信用环境建设。政府应尽快开放社会信用服务市场,建立健全各类社会征信机构,形成完善的社会信息服务体系,并制定相应的法律规范。社会信用环境建设,应该在建立健全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探索激励兼容契约的设计方面下功夫。
  第三,法制环境和产权观念建设。法制环境建设,包括法律制度框架的建立,更包括法律制度的贯彻。法制环境建设本质上讲属于产权制度建设。产权制度建设涉及两个层面的问题:一个是产权的界定和分配;一个是产权的保护和实施。产权的保护和实施与人们的产权意识或观念相关。从一定意义上讲,产权意识的培养比产权制度建设本身还重要,因为它是产权制度得以贯彻实施的文化基础。法制环境的建设和产权意识的培养,必须发挥政府的作用。这是政府的职能之一。
  第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目前西部欠发达地区担保机构少,担保基金不足,担保规模小。“担保难”成了中小企业贷款融资难的重要原因之一。解决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贷款融资难问题,必须尽快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这一担保体系应该是一个政府主导、民间参与、社会互助、金融支持、多渠道筹资、操作方式灵活、业务品种齐全的体系。
  第五,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评估机构、评级机构等中介服务机构的建设和发展,金融机构竞争和破产制度建设,以及有效的金融监管制度建设,是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也必须与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其他环节同步加强。
  (甘肃省金融学会、金融时报社驻甘肃记者站冯宗敬、郭常民参与此次报道)

  相关链接

  科学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年初的中国人民银行2005年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进一步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把促进改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作为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周小川提出,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个领域的不同部门长期不懈地相互配合,有的放矢地科学推进。
  科学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要建立良好的法律和执法体系。通过完善破产法使贷款人能够运用法律手段,使破产起诉成为制约借款人的最终底线,同时对涉及解决债务人的社会保障等问题通过相应的法规加以规范,切实保证债权人权利。
  科学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要加快企业客户的市场化改革。要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完善公司制度建设,提高赢利能力,从根本上降低银行的贷款风险。
  科学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要努力完善社会信用体系。要在制定和完善有关征信的法规政策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全国统一的征信数据库的建设,使信用度真正成为银行在考察贷款申请者时所能依靠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科学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要继续提高审计、会计、信息披露等标准。要在向高水平国际标准看齐的同时,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标准的审计、会计、信息披露标准,努力保证审计会计准则得以真正严格执行。
  科学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要提升中介机构的专业化服务水平和诚信水平。

  央行有关负责人日前表示,央行将采取五措施,倾力营造西部地区金融生态环境

  一是大力推动西部地区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人民银行将积极推进西部地区个人和企业征信体系建设,营造有利于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社会信用环境。二是进一步加强和改善货币政策工具的调控和窗口指导,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和信贷政策支持西部大开发的作用。三是引导金融机构支持西部地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引导各金融机构更多地支持高技术、低污染、符合环保标准的生态环境建设。积极支持西部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为西部地区非公有制企业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灵活多样的金融服务。四是加快西部地区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培育符合西部地区发展的金融市场环境。抓紧完成大额支付系统在西部地区的推广工作和小额批量支付系统的试点工作。五是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突出加大金融机构对西部地区“三农”的支持力度
  央行周小川行长提出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的思想,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是金融机构在转轨时期生存发展的基础,也是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对于西部欠发达地区,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是改善区域投资环境、吸引资金流入、实现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为此,本报与甘肃省金融学会日前在兰州(古称“金城”)共同举办了“欠发达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研讨会。来自甘肃省委、省政府、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工商银行甘肃省分行、国家开发银行甘肃省分行、兰州大学和新闻机构的有关专家学者,齐聚“金城”,共同探讨“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促进西部金融健康发展的战略”。人行兰州中心支行行长杨明基主持了会议,金融时报社副总编辑魏革军博士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编者·

改善金融生态推进金融持续协调发展

  2004年,周小川行长借鉴生物学理论,将生态概念引申到金融领域,创造性地提出了“金融生态”的概念和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的主张,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较大反响。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是金融机构在转轨时期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对于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加强信贷人权利的保护是改善欠发达地区金融生态的有效途径。
  (一)完善相关立法制度,加强对信贷权利人的法律保护。1、新起草的《物权法》应该解决优先受偿权和抵押物在债务人违约后所有权的转移问题,填补动产抵押的法律空白。2、建议出台新的《破产法》。目前急需解决清算程序中涉及有抵押、质押的债权在清算中的次序问题和破产条件等问题。
  (二)减少行政干预程度,加快欠发达地区市场化进程。一方面,通过金融改革,改善金融生态的内在结构,进一步完善中央银行的间接调控体系,使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的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另一方面,应严格执行《商业银行法》和有关金融法律规定,进一步加强市场体系建设,遵循市场经济运行规律。
  (三)大力发展信誉度高、规模化的担保机构,并建立担保机构的多层次风险补偿机制。欠发达地区应该尝试按照“政府拨一点、社会筹一点”的方式,多渠道筹集资金,创造条件形成一批经营业绩突出、管理规范、制度健全的担保机构。尽快成立再担保风险机构。日本中央信用保险公司为地方性信用担保机构的担保再担保,再担保比例一般为70%~80%。在这种机制下,不仅可以降低担保机构的风险,而且适当增加了担保机构的放大倍数,有利于发挥担保公司的作用。建议国家出台《担保公司条例》,建立担保机构的多层次风险补偿机制。
  (四)建立统一、高效、可靠的登记机构。目前,甘肃省的司法机关与政府机关认定的有效登记单位不统一,这不仅给银行和企业带来很多不便,而且增加了抵押融资的成本和风险。因此,急需建立一个统一、高效、可靠的登记机构,为信贷业务的正常开展提供基础平台。
  (五)强化社会信用制度建设,促进银企融资良性循环。加强政府信用建设。加强信用惩戒制度的建设。依法加大对不讲信用、破坏信用行为的惩戒力度。通过新闻媒体公开曝光,实施停止贷款、停止开户、停止结算等措施予以制裁。加强信用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增强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的作用,使银行同业能充分实现资源共享,预防贷款发放的潜在风险。要建立社会公众信息库,实现信息共享,解决企业经营与银行支持错位的问题。
  (六)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改制,保护金融债权。企业改制必须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建立政府、银行、企业间的沟通机制,积极协调企业改制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维护金融债权。金融机构要积极参与国有企业改制的全过程,并要加强同业合作,共同做好债权保全工作。
  (七)政府、司法等有关部门多方联动,加大对信贷人权利的保护。全面清理金融纠纷案件审理、执行情况,提高金融纠纷案件的审结和执结率,认真执行最高人民法院最近下发的关于审理企业破产的有关规定,依法打击逃废债。必要时,发挥全省银行同业协会作用,公开制裁一批逃废银行债务的典型企业,为改善区域金融生态提供良好的司法环境。  (杨明基)

发展与创新:欠发达地区金融生态建设的关键

  自去年11月底人民银行周小川行长提出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以来,这一重要命题引起金融界和理论界的广泛关注。在兰州召开这样的研讨会,专门研究欠发达地区的金融生态问题,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深化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从前几年人民银行致力于金融安全区建设到现在金融生态建设,是总结多年来我国金融发展经验教训的必然结果。这是一种巨大的进步,反映了一种新的视野和方法论,反映了我们对金融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反映了中央银行职能的转变。
  加强欠发达地区金融生态建设,不仅要准确把握金融生态一般性,更要认真分析欠发达地区金融生态的特殊性,科学推进区域生态环境建设。除了面临和全国类似的严峻的法律环境外,西部金融生态特殊性还体现在:一是金融业发展所依托的经济环境差;二是统一货币政策在欠发达地区传导存在明显的差异;三是金融各业发展不协调的问题更加突出;四是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这几个特点决定了欠发达地区生态环境建设面临更加艰巨的任务。
  加强欠发达地区金融生态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涉及到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涉及到不同主体的定位,涉及到金融经营管理理念。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主要职能在于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信用环境,依法促进金融业自主经营,同时,采取更加积极的改革开放政策和结构性改革措施,激发经济活力,吸引资金流入,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效果。对金融业来讲,应积极借鉴和采用东部地区以及国际银行业先进管理经验,实施更加科学的商业发展模式,少走弯路。在欠发达地区,应特别注重政策性金融机构与商业性金融机构的合作,力求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取得共赢。国家开发银行在促进区域发展、城市发展以及项目融资方面,有许多成功案例,值得借鉴和推广。
  欠发达地区虽然有一定的资源,但由于缺乏具有全国竞争力的自主品牌,在经济分工与合作中处于弱势地位。应呼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建立更加均衡的东西部经济合作关系,使东部经济按照市场原则有效反哺西部,以争取更多的比较利益,促进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魏革军)

  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金融支持需要一个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信贷市场是一个失衡的市场,改变失衡的状况,必须强化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在近日本报与甘肃省金融学会共同召开的“欠发达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就如何抓住改革机遇,克服发展中的比较劣势,建设西部欠发达地区和谐的金融生态环境,思想先行、理论创新,勇于实践等发表了真知灼见。

  白明提出,建设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促进甘肃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关键。

  首先,建设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当前,在建设金融生态环境中,党委、政府应当始终把握好政府引导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规律,合理利用经济的和必要的行政性手段,切实加强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领导。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还没有一个金融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因此,加强对金融业的领导,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首先应制定一个科学的发展规划和意见。要围绕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制定一些针对性、操作性强的具体措施。
  其次,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是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的根本措施。各级商业银行都要树立全局观念、大局意识,从发展新的优质客户,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增强自身竞争力,不断加大对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的投入,切实做好农户小额信贷、扶贫贷款、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和助学贷款,努力增加城市开发和县域经济的信贷投入。紧紧抓住甘肃省外汇政策管理环境趋好的机遇,加大外汇贷款营销力度,充分挖掘外汇利用的潜力,促进外向型经济和外贸出口的发展。
  第三,切实加强银地、银企合作,共建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加快实施政府组织征信工程,积极推广国家开发银行甘肃分行与临夏州政府银地合作的经验和做法,在全省广泛建立银地长期合作的项目开发平台、社会资信平台、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平台、金融融资平台,打通城市开发、县域经济、民营经济的融资渠道,真正形成政府、银行和企业共同合作,共同发展、共担风险的体制和机制。要进一步整合全省企业信用信息资源,构建以诚信为本的新型银企关系。要在全省认真地开展打造“信用甘肃”的活动,加强银地合作,建立政府主导的金融债权维护联席会议,使甘肃省金融生态环境有一个根本的改善,增强银行放贷和社会资本投资的信心。

  潘锋提出,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适应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必须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地方政府对金融工作的协调。省政府已决定成立金融工作办公室,主要职能就是运用政府行政优势,编制金融发展规划、配合金融监管、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和金融发展环境。
  第二,加强诚信建设。加快建设工商、税务、司法、金融等部门共享的公共信息平台,建设面向企业和个人,覆盖社会经济生活各方面的社会诚信体系,建立健全社会信用维护机制。新闻部门要把握好金融宣传的舆论导向,切实增强社会金融意识、强化社会信用观念。
  第三,提升甘肃省中介机构的专业化服务水平。要从政策上鼓励和扶持与金融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一系列专业化中介机构的健康发展,如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评估机构、评级机构等,积极吸收国外相关的先进经验和组织形式,严格行业准入和行业监管。特别是要发挥好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的作用,逐步规范企业财务审计制度。
  第四、加大对逃废金融债务行为的打击力度。采取灵活多样和切实有效的措施,维护金融机构合法权益。
赵鹏提出,只有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才能真正促进西部商业银行健康发展。

  一、进一步加强法律环境建设。目前西部欠发达地区银行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困难是通过诉讼手段清收不良贷款效果不佳,以银行为债权人的借款合同纠纷案件普遍存在执行率偏低、执行时间过长的问题。据调查,截至2004年11月底,甘肃省工、农、建三家国有商业银行的诉讼案件中,以应执行标的额与实际执行金额计算的执行率仅为12%。严重侵害了银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损害了市场秩序和经济发展环境。
  二、形成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体系。一是调整欠发达地区商业银行的存贷款比例和备付金比例,有效增加商业银行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和自身发展的可用资金。二是适当减免商业银行西部机构的营业税收,降低商业银行的税赋成本。三是对商业银行转让抵押、抵债的国有划拨土地使用权,应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土地转让行为,以减轻商业银行的财务负担。四是西部欠发达地区国有企业实施政策性关闭破产持续到2007年,涉及大量的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国有商业银行改制后应按市场经济的原则只承担正常的经营风险,不再承担企业政策性破产所形成的债权损失。
  三、加快客户企业的发展。不断加快国有企业改制步伐,使企业获得新生和发展。积极推进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放宽非公有资本进入的行业和领域,依法保护非公有制企业的权益,真正使非公有制经济成为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亮点。大力扶持西部地区的成长性行业和国家鼓励的产业,催生一批高速增长的主导产业群体,大力提升地方经济的竞争能力,进而为商业银行的经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培育全社会的金融意识。一是培育风险意识。二是培育金融服务缴费意识。促进银行提高竞争效率,保障银行正当利益。三是培育理财意识。形成构建金融生态环境的良好社会氛围。
  五、强化银行业自我调节自我发展机制的建设。一是构建完整的金融组织结构体系。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组织体系,促进银行业的充分竞争和发展。二是建立良好的银行同业竞争环境。建立和维护良好的银行同业合作和竞争秩序。三是深化银行内部改革,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马学思认为,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是开发性金融机构的责任。

  开发银行在十年的改革和实践中形成了系统的开发性金融理论。充分发挥银行融资优势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府组织协调优势,打造一个“既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又防范金融风险”的融资环境,这实际上与周小川行长所提出的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是一致的。开发银行甘肃分行无论是在城建、国企改革领域,还是在中小企业、“三农”、县域经济等政府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领域,力求做到每一笔贷款既是项目建设的过程,更是信用建设、制度建设的过程。下面是几个典型的案例。
  华亭矿区重组前,体制不顺,企业间恶性竞争和争抢资源,严重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开发银行甘肃分行13亿元的贷款变为不良资产。华亭不良资产化解成为改善该行经营业绩的关键,所谓“成也华亭,败也华亭”。开发银行甘肃分行发挥主债权银行和财务顾问作用,并紧紧依靠省委、省政府的组织协调优势,设计出遵循市场原则、适应国企改革发展方向并能兼顾各方利益的“三矿合一,组建集团,省属直管,重构信用”的化解方案,促进了华亭矿区成功重组。2002年企业全年销售收入增加2.8亿元,利润增加9000万元,上缴税金增加4200万元,下岗多年的近2000名职工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企业生产经营形势的根本性变化也为银行经营业绩的改善和信贷资金的安全进入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该行不良贷款升级为优质资产,商业银行开始对企业扩大生产进行贷款。华亭矿区重组创造了政府、银行、企业、社会“多赢”的良好局面,被誉为开发银行与地方政府合作解决转型期国有企业体制性问题的一个成功范例。
  临夏市是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府所在地。因信用环境恶劣被认为是甘肃的“金融高风险区”,使得很多商业银行不敢也不愿意向临夏发放贷款。开发银行甘肃分行从宣传信用和建设信用着手,推动临夏市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和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计委、财政、建设局等有关部门参加的基层信用建设领导小组。通过建立多种信用结构,建立起了政府、银行、中介机构和市场的风险分担机制,为建立临夏市金融安全区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我们与临夏市政府签订了开发性金融合作协议,并向5户民营企业一次性提供中小企业中长期贷款8000多万元,有力地支持了临夏市民营企业和县域经济的发展。
  从开发银行甘肃省分行近几年着力从事的工作及取得的成效来看,通过信用建设和制度建设,破解各种融资瓶颈,打造良好的融资环境,本身就是在加强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但在工作中他们觉得异常艰苦,同时也深深地感到:打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需要全省金融界和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

  田秋生教授认为,应夯实西部欠发达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根基。

  首先,区域政策环境建设。政府应该出台鼓励金融机构向西部欠发达地区放贷的优惠政策,如高于东部地区的银行贷款利率,低于东部地区的银行所得税率和存款准备金比率。只有这样,银行才愿意向西部地区放贷,西部地区的资金才不会东流,东部地区的资金才有可能西流。当然,银行贷款利率的提高,必定加大西部地区利用贷款的成本,抑制西部地区对信贷资金的需求,影响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政府必须同时加大对西部贷款的财政贴息。
  其次,社会信用环境建设。政府应尽快开放社会信用服务市场,建立健全各类社会征信机构,形成完善的社会信息服务体系,并制定相应的法律规范。社会信用环境建设,应该在建立健全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探索激励兼容契约的设计方面下功夫。
  第三,法制环境和产权观念建设。法制环境建设,包括法律制度框架的建立,更包括法律制度的贯彻。法制环境建设本质上讲属于产权制度建设。产权制度建设涉及两个层面的问题:一个是产权的界定和分配;一个是产权的保护和实施。产权的保护和实施与人们的产权意识或观念相关。从一定意义上讲,产权意识的培养比产权制度建设本身还重要,因为它是产权制度得以贯彻实施的文化基础。法制环境的建设和产权意识的培养,必须发挥政府的作用。这是政府的职能之一。
  第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目前西部欠发达地区担保机构少,担保基金不足,担保规模小。“担保难”成了中小企业贷款融资难的重要原因之一。解决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贷款融资难问题,必须尽快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这一担保体系应该是一个政府主导、民间参与、社会互助、金融支持、多渠道筹资、操作方式灵活、业务品种齐全的体系。
  第五,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评估机构、评级机构等中介服务机构的建设和发展,金融机构竞争和破产制度建设,以及有效的金融监管制度建设,是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也必须与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其他环节同步加强。
  (甘肃省金融学会、金融时报社驻甘肃记者站冯宗敬、郭常民参与此次报道)

  相关链接

  科学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年初的中国人民银行2005年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进一步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把促进改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作为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周小川提出,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个领域的不同部门长期不懈地相互配合,有的放矢地科学推进。
  科学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要建立良好的法律和执法体系。通过完善破产法使贷款人能够运用法律手段,使破产起诉成为制约借款人的最终底线,同时对涉及解决债务人的社会保障等问题通过相应的法规加以规范,切实保证债权人权利。
  科学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要加快企业客户的市场化改革。要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完善公司制度建设,提高赢利能力,从根本上降低银行的贷款风险。
  科学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要努力完善社会信用体系。要在制定和完善有关征信的法规政策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全国统一的征信数据库的建设,使信用度真正成为银行在考察贷款申请者时所能依靠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科学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要继续提高审计、会计、信息披露等标准。要在向高水平国际标准看齐的同时,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标准的审计、会计、信息披露标准,努力保证审计会计准则得以真正严格执行。
  科学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要提升中介机构的专业化服务水平和诚信水平。

  央行有关负责人日前表示,央行将采取五措施,倾力营造西部地区金融生态环境

  一是大力推动西部地区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人民银行将积极推进西部地区个人和企业征信体系建设,营造有利于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社会信用环境。二是进一步加强和改善货币政策工具的调控和窗口指导,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和信贷政策支持西部大开发的作用。三是引导金融机构支持西部地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引导各金融机构更多地支持高技术、低污染、符合环保标准的生态环境建设。积极支持西部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为西部地区非公有制企业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灵活多样的金融服务。四是加快西部地区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培育符合西部地区发展的金融市场环境。抓紧完成大额支付系统在西部地区的推广工作和小额批量支付系统的试点工作。五是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突出加大金融机构对西部地区“三农”的支持力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访问本页请
扫描左边二维码
         本网站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为网友上传,若存在版权问题或是相关责任请联系站长!
站长联系QQ:7123767   myubbs.com
         站长微信:7123767
请扫描右边二维码
www.myubb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魅优论文范文网 ( 琼ICP备10200388号-7 )

GMT+8, 2024-4-28 21:26 , Processed in 0.26104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高考信息网 X3.3

© 2001-2013 大学排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