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优论文范文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52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相关] 试论如何培养创造型的舞蹈人才

[复制链接]

5154

主题

515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556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3-7 15:02: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舞蹈教育学中,培养何种类型的舞蹈人才,培养与时代要求相符合的舞蹈人才,一直是舞蹈教育工作者着重研究的课题。建国以来,我国的舞蹈教育从理论到实践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在不同时代里都产生了许多国内、外知名的舞蹈家,如中国古典舞蹈艺术家唐满城,民间舞表演、编导艺术家贾作光,民间舞表演艺术家许淑英、杨丽萍等,他们都是时代的精英,其中有些也是我国舞蹈教育的奠基人。虽然他们创作的舞蹈都有时代局限,但一点也不影响他们所创立的舞蹈成为时代的标志,并伫立于中国舞蹈史的长河中,他们勇于人先,敢于创新的精神永远激励着舞蹈界的后来人。在我国舞蹈教育史上,他们不仅是时代的标志,更是后来人的榜样,他们对中国舞蹈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舞蹈人才的事业和其他育人事业一样,都是一项长期工作,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更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教育工作者付出爱心和耐心,在耐心中关注时代的发展变迁。舞蹈是为社会服务的,不同的社会对舞蹈有不同的需求。舞蹈随社会变化而发生变化,因而衡量舞蹈人才的标准,亦随着时代变迁而改变。因此,我们要培养的舞蹈人才类型一定是“创造”型的舞蹈人才,舞蹈人才的艺术个性在具体艺术表现中体现为一种多功能创造性的显现形态。创造性的本质特征即为“独一无二”的个性呈现,即非同一性呈现。因此,面对新世纪的世界艺术舞台,我们应以培养突出其“个性”的创作型舞蹈人才为教育之旨。
  那么,如何开拓这个培养“创作型”舞蹈人才的新途径?下面笔者以国内各舞蹈学院中普遍存在的情况为例,展开讨论。
  
  一、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改进滞后的教学方法
  
  我国社会飞速发展,而中国教育体制相对略显滞后,教学观念也相对传统。就我国各舞蹈学院而言,中等舞蹈教育和高等舞蹈教育从技能课程设置到教授内容等方面的课程基本一致。教材主要内容仍为汉、藏、蒙、维、朝五个民族民间舞蹈课程,其中在汉族舞蹈课中增加了“山东海阳秧歌”及“河北秧歌”等一些内容,而课堂上接受的训练组合,也与中等舞蹈教育课程基本一样。中等舞蹈教育中在蒙古族舞课上学“库玛拉”,在东北秧歌课上学“鬼扯腿”,高等舞蹈教育课程照样学“鬼扯腿”。就教学目的而言,高等舞蹈教育与中等舞蹈教育的舞蹈专业课程也都集中在解决学生的身体支配能力、对风格的把握以及动作的规范性等方面。
  在中等舞蹈教育民间舞的教学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新生一年级阶段的教学任务、教学步骤安排,这一切都有明确的规定,是有目的、按计划推进的。它是符合代表性、训练性、系统性这一原则的。但是,高等舞蹈艺术教育不能等同于中等舞蹈艺术教育。它在教学体制上应与中等舞蹈教育阶段有一定差异。学生在中等舞蹈教育中,普遍以学习基础舞蹈知识,掌握舞蹈技能,初步地了解舞蹈为其学习目的。而高等舞蹈教育中不仅增加课程内容,而且在授课要求与方式上也应该与中等舞蹈教育有所差别。笔者认为,大学舞蹈教育重点应放在学生创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上。要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包括求知能力、求解能力、求新能力(创造能力)、求索能力(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从而形成自己的观点)。
  培养这些能力,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作出尝试:
  (1)开拓学生学习视野,优化学生知识结构
  ①我们知道,舞蹈专业的大学毕业生,除了专业知识以外,其他一切舞蹈知识以外的学科知识相对接触得较少。而自然界的规律是:生命的繁衍不能近亲繁衍,这样会出现所谓“遗传性变劣”的恶果。尤其是对今天的世界舞台,我们的舞蹈人才也应在一个多元的、开放的学习环境中去培养,才不会失去其生命力;如果我们新一代的大学生仍继续接受单一的知识结构灌输,那么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他们就会日渐落后,进而面临淘汰。
  ②要达到使学生全方位发展的目的,就必然要求大学所学的课程内容超越中等教育所涵盖的教学内容。比如,增加舞蹈基础理论学科、哲学、文学、心理学等临界学科内容,并在教学方式上采用一种舞蹈人格化的教学方式。从而不论从文化角度、知识结构角度都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准,使得高等舞蹈艺术教育的教学内容不再是对中等舞蹈教育课程的单一重复。这不仅有利于舞蹈教学课的发展,更有利于培养创造多元思维的舞蹈人才。
  (2)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
  舞蹈教育有它的特殊性,例如“强制性、实践性”等,这些都是我们应当遵循的。但在传统舞蹈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及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位置,很不利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目前教学体制对有些艺术院校的影响是它们还处于“行当”式的学习环境状态中,不免会出现教师为主体意识、为主导或绝对主导意识的现象。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味地进行示范、训练、讲解,周而复始,对学生错误的理解和错误的表现进行“不断”地纠正,似乎学生满身、满脑子的缺点和毛病,这往往让学生产生了对舞蹈的反感心理和失去自信心。在舞蹈教学中,这种灌输知识和纠正错误的方式、方法,从学生入学到毕业,久而久之,必然会造成他们被动模仿和被动接受的习惯,进而造成教学中的“温室效应”,使得学生的心智堵塞、思维停滞,养成不动脑、不发问,成为接受和表现他人思想的“舞蹈机器”。今天,我们在面对新世纪多元的世界大舞台的同时,应该大力改革不适应舞蹈创造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努力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新型舞蹈人才。
  
  二、积极打造开放的学习环境,培养适应市场要求的高等艺术人才

  从教育体制上的特点看,艺术类专业学生有些在学习环境上从中专到大学极少与行业外的环境接触,舞蹈学院的学生在校期间几乎都是在三点一线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他们每天从教室到宿舍,再到饭厅……学习、生活在这三个地方循环往复,又由于大学课程过紧,根本没有多余时间去参与更多的其他艺术活动。而舞蹈艺术是一个多元并存的实体,各舞蹈艺术样式间是相通共存的,互为存在发展的条件。现在,戏剧舞台已向舞蹈艺术发出挑战,它汲取了许多舞蹈艺术的精华来丰富自身,而舞蹈的发展也应该向戏剧发展学习,发扬“拿来主义”,只要我们的目标受到观众欢迎,是市场所需要的,那么我们就应该在“拿来”的内容的基础上再创新、再创造,不要躲在传统观念的笼子里,要敢于突破传统、更新观念。因此,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舞蹈专业学生,当其面对因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而逐步变化的世界艺术舞台时,就会失去竞争力,很快就会遭到多元化的世界舞台淘汰。大学生们对社会现象的发现和思考,对舞台艺术发展的仔细观察,将有益于对舞蹈艺术的创作和表演。例如,中国民间舞是源于民间的一种传统舞蹈形式,学生单纯地对老师所教的动作进行简单复制,既缺乏对民间舞风格特点的整体把握,又缺少自己的个性表现。提高的途径应该是经常下乡采风、收集、整理民间舞素材,同时了解当地人的服饰、生活习惯、民族风情等,综合全面地了解民间舞的风格特点。学生们更应多注意的问题是,我们完全进入了市场经济,而摆在大家眼前的问题在于千辛万苦、绞尽脑汁创作的舞蹈作品是否为市场所需要?创作无论多有个性和内涵,都是要服从市场要求的。因此,学生只有突破相对封闭的学习环境,把自己融入市场经济的大社会中,才有可能准确地把握市场的方向,从而能够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创作方向,创作出令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为成长为一个创造型的舞蹈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中传播新思想,树立新观念,加强忧患意识
  
  在传统教育中,舞蹈艺术是纯艺术,是“阳春白雪”,是“大雅之堂”里的艺术,是有很高的文化品位的。舞蹈中,“艺术性”多了些,“大众性”少了些。社会发展到今天,我们从计划经济进入到市场经济时代,时代的变迁对舞蹈行业提出了更多的新要求:在要求舞蹈具备高度的艺术性的同时,更须具备高度的商品性。在以往的教学中,老师很少对同学们提起:舞蹈是艺术,更是特殊的商品。任何商品的成功都是竞争下的产物,舞蹈也不例外。各个舞蹈团体之间,各个舞蹈之间同样存在着竞争。国内舞蹈行业除了面临同行的竞争之外,甚至要面临来自国际文化市场的压力,与国外同行争夺国内、国际文化市场生存发展空间。舞蹈行业面临国内外如此复杂的形式,无论哪一方或哪个人要想在严酷的竞争下胜出,最终毫不例外地都源自于其创新性,而创新又源自于其自身生存危机意识,即生存的压力。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生存压力越大,创新的动力就越大。面对严酷复杂的竞争形势,人们总是说:“挑战和机遇共存”。其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面临危机就是面临挑战,战胜挑战,危机就转成机遇。因此,笔者认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即创造能力),首先要培养他们的创新动力,培养他们的创新动力,必然要他们树立危机意识。如果学院在传授舞蹈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够着重让学生知道、了解面对商品社会的生存危机,真真切切地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社会和生活的压力,并传授给学生承受、战胜、超越生存危机的方法,即引导、帮助学生挖掘内心潜力、焕发朝气、制造动力,那学生的地域性就会逐步增强,就会有勇气面对所有的挑战。可见,悉心准备危机教育这块沃土,加强忧患意识,对舞蹈事业培养出创造型人才这棵参天大树无疑是根本之本。
  因此,在商品社会里,不论是舞蹈艺术还是歌唱艺术或美术,只要它被用来与其他商品交换,那么它就具备了商品的属性,它就必须要通过竞争获胜来实现其发展。竞争要获胜就要创新。毫无疑问,舞蹈要发展,培养善长创新的创造型人才是关键。
  
  结语
  
  综上所述,教育发展的关键在于创新,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面临创新的学习。如果学习方式的变革是从“学会”转向“会学”的话,那么,教师的责任就不在于教学,而在于会教,只有会教的老师才能教出会学的学生。运用现代的教育方法,传播新思想,树立新观念,加强忧患意识,再加上不断探索教育规律,增减和变革教学内容及方法,借鉴学习先进国家的教学经验,才能培养出新世纪的创造型舞蹈人才。
  
  参考文献:
  [1]于颖,方丽玲主编.政治经济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 第1版.
  [2](美)詹姆斯·H·罗宾斯.敬业.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4年2月 第1版.
  [3](英)爱德华·德·波诺.六顶帽子的思考.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4]游惠海主编.舞蹈.舞蹈杂志社,2000年第2期、第3期、第6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访问本页请
扫描左边二维码
         本网站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为网友上传,若存在版权问题或是相关责任请联系站长!
站长联系QQ:7123767   myubbs.com
         站长微信:7123767
请扫描右边二维码
www.myubb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魅优论文范文网 ( 琼ICP备10200388号-7 )

GMT+8, 2024-4-29 17:58 , Processed in 0.23668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高考信息网 X3.3

© 2001-2013 大学排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