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优论文范文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024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济理论] 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夯实科学发展理念

[复制链接]

8005

主题

8005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409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5-16 20:30: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摘 要] 在武汉城市圈加快发展、加速腾飞的同时,鄂中、鄂西等城市由于历史、地理、政策等原因,发展速度相对缓慢,城市发展远远落后,可以想象,随着城市圈内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武汉为中心的城市圈将继续加速鄂东地区单极经济快速发展,鄂中、鄂西大片地区可能被单极强势经济吸纳、抢夺而不断被弱化、边缘化,形势严峻。湖北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仅极大的制约了湖北区域一体化统一大市场的形成,造成了严重的区际贸易壁垒和地方保护主义,更为重要的是,它可能影响到湖北加快经济发展、早日实现中部崛起的重大战略目标。
  [关键词] 区域 经济 社会 发展 城市群 中部崛起
  
  科学发展观是胡锦涛总书记站在时代的高度上在揭示过去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总结以往历史经验教训,规划未来科学发展道路的基础上所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它主题鲜明、内涵丰富,强调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对于湖北这样一个地处内陆、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中部省份来说,具有鲜明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湖北作为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肩负着促进中部快速崛起的重大历史使命,在新时期、新阶段,保持湖北经济平稳、健康、较快增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湖北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湖北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对于湖北省各地区发挥自身优势,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湖北区域发展的现状,以及所面临的问题
  
  近几年来,湖北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社会各项事业欣欣向荣,特别是去年以来,以武汉为中心、周边八大城市共同组成的大武汉城市圈申请成为国家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获国务院正式批准后,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不仅大大加速了武汉城市圈内区域一体化进程,极大地促进了圈内各城市的经济发展,而且对于湖北加快经济建设、实现早日崛起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据有关部门统计,武汉城市圈占全省总面积的31.1%,圈内人口占湖北总人数的51.6%,城市圈2007年实现的GDP超过了全省的60%,其中仅武汉一地GDP就达到了3142亿元,约占湖北的35%,而到2008年,武汉的GDP更是突破4000亿元大关,一年之内GDP增长1000亿,成绩喜人。然而,我们也应看到,在武汉城市圈加快发展、加速腾飞的同时,鄂中、鄂西等城市由于历史、地理、政策等原因,发展速度相对缓慢,城市发展远远落后,可以想象,随着城市圈内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武汉为中心的城市圈将继续加速鄂东地区单极经济快速发展,鄂中、鄂西大片地区可能被单极强势经济吸纳、抢夺而不断被弱化、边缘化,形势严峻。
  湖北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仅极大地制约了湖北区域一体化统一大市场的形成,造成了严重的区际贸易壁垒和地方保护主义,更为重要的是,它可能影响到湖北加快经济发展、早日实现中部崛起的重大战略目标,因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问题,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2003年,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强城镇建设工作的决定》,首次提出,将宜昌和襄樊确定为我省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并提出了发展策略:宜昌和襄樊要充分发挥区位交通和周边城镇相对密集、人口与产业较为集中的优势,优化和整合资源,做好大都市区发展规划,实现区域内城镇合理分工和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形成强有力的群体效应,更好地发挥其对省域西北部地区和西南部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与武汉一起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带动全省城镇整体发展。宜昌襄樊省域副中心城市的确立改变了湖北以往“一特五大”的经济发展战略,形成了“一主两副”的经济发展格局,从战略布局上极大缓解了湖北区域发展不协调问题,随着武汉整体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特别是在圈内资源整合速度不断加快、区域一体化进程愈加明显的情况下,我们有必要好好思考,如何才能更好的发挥宜昌襄樊的省域副中心城市作用,让他们能够真正肩负起带动和辐射周边城市和地区的职责,进行跨行政区域的资源整合和辐射带动,以防止广大鄂中、鄂西南、鄂西北等城市在鄂东城市群快速发展的同时被迅速边缘化,事实上,某些城市经济虽有些发展,但边缘化趋势也已经凸显。二、对于解决湖北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政策建议
  
  城市群战略是现代社会保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效途径。对于现阶段,湖北区域经济发展而言同样具有现实的意义。城市群组合一般具有三个基本条件:即地理空间形态紧密、交通发达、经济联系密切,我们认为,湖北可以依此建立另两个城市群,即以宜昌为中心、兼顾荆州、荆门和恩施的荆宜荆都市圈和以襄樊为中心、兼顾随州、十堰和神农架襄随城市圈,这样的城市圈构想不仅涵盖了省内所有的二级城市,防止了鄂西部分城市的边缘化趋势,更重要的是,它将有效的整合省内各种资源,消除地区贸易壁垒和地方保护主义,促进地区的优势产业重组和结构升级,最终形成三个城市圈之间优势互补、良性互动、 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1.荆宜荆城市圈:在地理位置上,除恩施以外,其余三地同处长江、汉江流域,域内形态多样,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商品油生产基地。交通方面有汉宜高速、长荆铁路、荆沙铁路和正在修建的沪蓉高速和汉宜铁路,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立体域内交通网,未来几年中,随着交通网的不断完善,圈内各城市均可覆盖在一小时交通网络内,恩施到宜昌也只需两小时,符合城市群引力半径,同时,各地之间的产业互补性也非常明显,宜昌以精细化工、生物医药、机械电子为特色,荆门以石油化工、医药为特色,荆州以机电、纺织、水产品加工业为特色,恩施则以烟草、旅游为特色,这些产业完全可以重新调配布局,实行资源优化配置,另外,由于地理位置比较接近,这几个城市之间有相似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底蕴,而在观念上、文化上和风俗上的趋同性也可以让各城市之间降低交易成本,有利于建立统一开放的区域大市场。就目前而言,都市圈内各城市之间的区域合作可以从阻力最小且各地均能获利的旅游业下手,积极做好旅游这篇大文章。湖北省今年提出要建立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重点打造这一片旅游产业,四地可以此为契机,把三峡——三国文化统一规划,打包推出,鄂西南各市均能从中获利,如果多方共同努力,可望在不久的将来形成一个有巨大影响的的旅游目的地,使鄂西南丰富的旅游资源最大限度的发挥效益。随着圈内优势资源的重新整合,产业结构的互补性将使四地之间的合作充满着巨大的潜力。
  2.襄随城市圈:对于襄樊、随州、十堰和神龙架而言,建立襄随城市圈,整合资源,抱团发展同样具有现实的意义,四地同处鄂西北地区,地理位置相邻,除神龙架以外,襄樊距十堰和随州的距离均在200公里以内,虽然与宜昌等圈内城市间距相比偏远,但四地之间的交通非常发达,域内有襄渝铁路、汉丹铁路、襄荆高速、襄十高速、孝襄高速,以及正在规划的十宜铁路 ,这些立体交通网将四地串联在一起,方便了各地之间的交流与联系,在产业结构上,除了神龙架重点打造旅游而以外,其他三市均有一个相似点,即重点发展汽车工业,在省委省政府2005年制定的《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把襄樊建成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和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支持十堰建成全国重要的商用汽车生产基地,支持随州加快发展专用车及汽车零部件和高新技术产业,三地之间可重点打造汽车工业,实行资源的优势重组、产业分工和结构升级,对于三地而言,发展汽车工业,共同打造鄂西北的新车城,前景广阔。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襄随城市圈属鄂西北地区,与河南陕西两省邻近,特别是十堰、襄樊和随州分别与河南的南阳、驻马店和信阳毗邻,区位地理优势让这种省际贸易和边际贸易具备了可能性,事实上,各地之间的交往由来已久,襄随城市圈的建立可以摆脱过去那种分兵作战、力量过于分散的弱点,真正走向一条互利双赢之路。
  另外,倡导建立荆宜荆都市圈和襄随城市圈,也是基于宜昌和襄樊虽是省域副中心,但其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对鄂中、鄂西地区缺乏辐射能力的现实的基础上提出的。笔者认为,城市的首位度优势能够有效的整合圈内资源,协调相互关系,避免贸易摩擦和恶性竞争、强化中心城市的经济实力与辐射能力,只有建成城市圈,形成城市圈中的首位城市,宜昌和襄樊的省域副中心地位才能真正确立,才能拉动周边地区经济增长,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对于保持湖北经济社会较快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它是湖北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平稳、健康、较快增长的客观要求,也是湖北构建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紧迫需要,我们相信,荆宜荆都市圈和襄随城市圈的建立必将对缓解湖北经济发展不平衡现状、最终实现湖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秦尊文:《湖北日报》.《“圈外”地区会被边缘化吗》,2008~01~15
  [2]秦尊文:《湖北社会科学》.《湖北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历史考察》,2008年第一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访问本页请
扫描左边二维码
         本网站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为网友上传,若存在版权问题或是相关责任请联系站长!
站长联系QQ:7123767   myubbs.com
         站长微信:7123767
请扫描右边二维码
www.myubb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魅优论文范文网 ( 琼ICP备10200388号-7 )

GMT+8, 2024-5-2 06:34 , Processed in 0.07801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高考信息网 X3.3

© 2001-2013 大学排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