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优论文范文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98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术] 浅论透过图画剖析孩子的成长历程

[复制链接]

5154

主题

515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556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3-10 16:04: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论文摘要:儿童在作画时是一种情感的表达.透过不同年龄阶段的图画我们会发现孩子们成长的痕迹。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因地制宜地为孩子们提供创造的机会.让孩子们在活动中能够真诚地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让美术教学能够真正地陶冶孩子们的情操

  论文关键词:绘画 成长过程 作用

  儿童作的画不单单是一幅画,而是孩子的全部自我表现。有时孩子们全神贯注地创作,作品真正地带有深刻的感情和完整性。有时,孩子们漫不经心地作画,即使如此.画中也能表露出儿童的心绪。众所周知,没有两个孩子能够长得一模一样。同样道理,也没有两张儿童画是完全一样的。每幅画都反映出作者的感情、智力程度、生理发育、感知能力、创造力、观,甚至参与能力,等等。画中不仅反映出这些方面的特征,还能清楚地反映出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这些方面的变化。为了更好解评价这些变化的重要性.我们有必要充分认识儿童成长的各个不同方面.以及绘画在这些不同方面中的作用。

  1.情感的发育

  绘画提供了情感发育的机会。当然这一点要受到绘画热情程度的制约。热情度的高低固然不好检测,但从画面上可以看出:有的是简单的摹仿.有的则力求反映自己认为重要的、有意义的题材,而有时孩子们则很喜欢把自己画人图中。最后一种方式最有利于感情的渲泄。

  没有新意的重复性摹仿常见于那些思维方式僵硬的孩子。洛温菲尔德对此有专门的研究,他认为人需要有灵活性——思维、想象和行动上的灵活性以应付新情况的出现。而在他观察的几个案例中,存在着严重的应变力不足。一个叫弗吉妮亚的小女孩就是其中之一。她喜欢无止境地重复那种形状一致,没有新意的人像。这给她带来了一种安全感。只有当她的绘画开始具有意义,她才能逐步摆脱对的恐惧感.也只有当她提高了对外界的适应力,她的画才能表现出更多的东西。

  这种性的重复最不能表达个人情感。可悲的是大人常常鼓励孩子们这样做,让他们临摹那些没有意义的图画,就像算术老师要求学生反复默写符号一样。大部分孩子能够适应这种做法。然而当一个孩子习惯了这种方式,符合老师要求并得到表扬,便会逐步丧失按自己的意愿表现自己的信心,并产生呆板重复的倾向。

  2.智力的发育

  智力的发育通常体现在孩子对自己、对日益加深的认识之中。儿童作画时涉及的知识面显示了他们的智力水平。有时以绘画来检测儿童的智力水平。尤其是当他们的能力未充分发展的时候,水平的差别是明显易辨的。一个著名的智力程度检测方法叫做“画小人”,方法是让孩子们尽自己能力仔细地画个人像,5岁的孩子。如果只能画出脑袋和腿其智力程度就不如能画出身体各部位的孩子。但画不出身体细节的孩子未必就是智力低下,可能是情绪障碍限制了表达力,也可能是没练过画人像。不过一般来说能够表现物体细节的孩子智力较好。直到l0岁左右,儿童的表现力和智力发展都是同步向前的。如何给“智力”下定义是困难的,尽管人们往往以智力测验的分数来表达它。有些时候,对儿童能力的评判还包括对艺术史的考核。

  随着年龄增长,儿童对细节的观察力和对环境的认识发生了变化。变化不大的,往往是智力发展不足。例如。一个7岁大的孩子画的画同5岁孩子的差不多.则说明他的智力水平尚处于5岁阶段。这一点,对了解孩子是很重要的,因为它不仅使我们认识到儿童的绘画是自身的全面反映,还有助于敏感的老师发现孩子的表现力及其它方面存在的问题。

  3.意识的发展

  孩子们的创作热情能够反映出他们的社会参与能力的很小的孩子,在刚结束了乱涂乱画的阶段后,马上就能开始人物绘画。随着年龄增大,孩子的画反映出他对社会环境的认识。美术活动给幼儿社会意识的发展提供了机会。人在图画上的自我表现是直观的.它也是个人同他人进行交流的一种方法。美术常常被首先看作一种交流方式。这样,它的社会意义就大于个人意义了。当儿童画开始涉及周围人物时,说明孩子已经步入了现实世界。这种社会意识的产生是孩子了解广阔世界的开始,以后他将是这个世界的一分子。

  4.意识的发展

  美学意识的发展常被认为是一切艺术体验的基本要素。美学意识是指如何将自己的思想、感情、领悟组织起来并同他人交流。我们称文字的组织形式为文章或诗歌;声调的组织形式为:身体动作的组织形式为;线条、形状、色彩则构成美术。我们发现,美学形式不是靠外部规则产生的,艺术作品要靠内部原则来。

  人们认为,就是通过种种组织方式来培养表现力:组织起文字进行语言交流;组织起数字和符号进行活动;组织起形象进行艺术活动。因而。教育可被视为一种美学行为的发展。早在1958年,赫伯特·里德就强烈主张美术应成为教育的基础。不少学校开设的人文科学课程的兴盛,反映了这种观点;教育制度一定要有平衡感和完整性。总之,美术这门学科应当是学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分子,它将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访问本页请
扫描左边二维码
         本网站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为网友上传,若存在版权问题或是相关责任请联系站长!
站长联系QQ:7123767   myubbs.com
         站长微信:7123767
请扫描右边二维码
www.myubb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魅优论文范文网 ( 琼ICP备10200388号-7 )

GMT+8, 2024-4-29 03:42 , Processed in 3.79100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高考信息网 X3.3

© 2001-2013 大学排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