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优论文范文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84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历史学] 关于明清黄河下游河道变迁

[复制链接]

5154

主题

515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556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3-12 10:22: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论文关键词: 明清时期  黄河下游  河道变迁

  明清时期黄河下游河道变迁概说



  元代虽然南北大运河已开通,但终元之世以海运为主,故黄运之间的矛盾尚不突出。明代以漕运为主,黄运交会,徐州北到临清一段运河往往遭受黄河泛滥冲决,而徐州南至清口(在今淮阴西)一段黄河则为运道,漕运常受黄河的干扰,时通时塞,因此,治黄首先考虑到保运:明朝后期,治黄还涉及到保护祖陵,矛盾交织,增添了治河的困难,故明代虽在河工上使用了大量的,物力,但仍决溢频繁,河患严重。

  从明初至明中叶黄河河道变迁的特点是作频繁的南北摆动,同时多股并存,迭为干流,变迁极为紊乱[1]。明代初年,黄河基本上仍走贾鲁河故道,是为黄河主流.此外,元末,黄河曾北徙,“上自东明、曹,濮,下及济宁,皆被其害”[2]。这条北徙的河道至明初仍然存在。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黄河“决曹州双河口,入鱼台”,当时,徐达方北征,乃开塌场口(在今鱼台县北),引河入泗以济运”[3],就反映了这种情况。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黄河在原武黑羊山(在今原阳西北)大决,分为三支,一支东流经开封,折向东南流,经通许,太康、淮阳,于沈丘入颍,循颍入淮,称为“大黄河”,一支仍走贾鲁河,因水流微弱,称为“小黄河”,另一支经阳武、封丘、菏泽、郓城,东北漫流入安山(今梁山县北)地区,淤塞了会通河.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用人工恢复了洪武元年故道,由菏泽至鱼台入运,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黄河于开封决口,东南流经杞县,睢县、柘城入涡。正统十三年(公元1448年),黄河下游分为南北二股:南股决自孙家渡口(在今郑州市西北),南夺颍入淮,北股决自新乡八柳树,经原阳、延津、封丘、长垣、东明、鄄城、范县等地,冲沙湾入运.景泰四年(公元1453年)。徐有贞开了一条起自张秋运河西南经范县、濮阳、滑县等地,西接河沁交会处的广济渠,引黄河的水接济运河。徐有贞开河的目的是引黄济运,漕运虽复,但河决仍旧。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黄河在河南境内大决,分为南北数股,北决占全河流量的十分之七,南决占十分之三。南决自中牟至开封县界分成二股:一股由颍水入淮,一股由涡水入淮,另外一支东出今商丘县南流至毫州也注入涡河。北决正流东经今原阳、封丘、开封、兰考、商丘等地,东趋徐州入运,大体即贾鲁故河的流向,也即汴道。又有在金龙口、黄陵冈等处决出,冲入张秋运河的一支。同年冬决向张秋的一支因金龙口水消沙积而淤塞,从次年开始黄河下游形成了比较固定的汴、涡,颍三道,以汴道为干流,弘治三年(公元1490年),白昂治河,在黄河北岸从阳武经封丘、祥符(在今开封)、兰阳(今兰考)、仪封(在今兰考东)至曹县筑一长堤,以防河水北决入张秋运河。此外,还堵塞决口,并疏浚入濉、入颍、入运诸道以分洪,这次治河后,不过二年,黄河又自祥符孙家口、杨家口、车船口和兰阳铜瓦厢决为数道,俱入运河,弘治六年(公元1493年),刘大夏受命治河,他的治河方针基本上同于白昂而更加完备,采取北堤南分,疏浚汴道和入涡、入颍、入濉各分流,分减黄河水势,并在黄河北岸筑起长堤,从胙城(今延津北)历滑县、长垣、东明、曹州(今菏泽)、曹县,抵虞城县界,“凡三百六十里,称为太行堤”,在太行堤之南还筑一道内堤,从于家店(今封丘荆隆宫西于店)经荆隆口(即荆隆宫)、铜瓦厢、陈桥抵小宋集(今兰考东北宋集),凡一百六十里[3]。这两条长堤筑起后,防止了黄河的北决,尔后,在正德至嘉靖前期黄河主要是多支分道南流和东流。

  明清豫鲁皖黄河下游变徙泛道示意图

  黄河泛道主要有五支:南路二支,一是由涡河入淮,一是由濉水入泗入淮;东路三支,一是由贾鲁故道经徐州小浮桥入泗入淮,二是由曹县向东经沛县飞云桥入运,三是从上一支再分出一支由谷亭(今鱼台)入运[4]。黄河多沙,多支分流,“水分则势缓,势缓则沙停,沙停则河饱”[5],结果造成分流诸道纷纷淤塞,并因“南行故道淤塞,惟北趋渐不可遏”[6],具体表现为入运口的不断北移,嘉靖后期,河患频仍,尤其是徐州、沛县、砀山、丰县之间的一带地区,更是洪水横流.,沙淤崇积,运道、民生都处于黄河的严重危害之下,面临这种局势,“束水攻沙”的办法遂应运而生[7]。万历年间,潘季驯采用“束水攻沙”的办法治河,当时是取得一定的成效,对后世的治河也有很大的影响,但他的治河只局限于河南以下的黄河下游,未治理中游,单靠“束水攻沙”,亦决不可能将泥沙全部输送到下游河段,输送入海,时日稍久,河床依然淤高,决溢仍不能避免[8],而且将黄河之患转移到洪泽湖和淮河。但河道却从此基本上固定下来,这条河道大致即现在地图上的淤黄河。

  清代仍和明代一样,漕粮仰给于江南,因此治河仍以保运为主。清朝前期对治河相当重视,大修黄河两岸堤防险工,遇决必堵,虽然决溢仍相当频繁,但未发生过大的变迁,只有局部的改道,如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曾引河,由兰考北至商丘潘口。清朝后期,衰退,河政腐败,黄河失于治理,河道淤积愈来愈严重,状况恶化。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六月,黄河在兰阳(今兰考)铜瓦厢大决,当时正值清朝政府忙于对付太平军起义,无力堵塞,遂造成黄河北徙改道夺大清河入海,咸丰改道到同治末(公元1874年),黄河呈漫流状况,黄水西北泛封丘,开封、东北淹兰考、长垣,自长垣兰通集下分为二股:一股出菏泽,淹曹县、成武,单县、金乡,一股自长垣、东明又分为二支:一支偏南与前股合:另支出东明,经濮城,范县,至张秋入大清河,即为后来黄河正流。从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开始筑堤,至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两岸大堤建立,新的河道初步形成[9]。这条河道大体上就是现在黄河的河道。

  隆庆,万历前黄河下游的变迁

    研究明清黄河的变迁状况,主要放在明隆庆、万历之前的二百多年,地域上着重于徐州以上。徐州以下泗水故道,原来是地下河,黄河夺泗夺淮后,尚未造成重大的局部改徙,分流状况也远不如徐州以上突出。

  清代承袭明末河道状况,未有太大改徙。只是乾隆年间在兰阳、商丘间有百余里河道南徙,摆脱了明弘治年间治河相对固定下来的河线,迁徙到现存废黄河一线上,属局部改徙。

  本文根据史料、野外查勘和现代研究成果,主要叙述明隆庆、万历前下游河道的时空变化,主要河段的某些河床特性、沉积形态,以及废黄河固定下来的时间,河床纵向调整得到充分展开后的状态。明清黄河变迁的下限,在1855年铜瓦厢改道。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总河杨一魁概括了明代前期下游变迁:“洪武二十四年决原武黑洋山,经开封城北,又东南绕项城、太和、颍州、颍上至寿州正阳镇入淮,行之二十余年。至永乐九年河稍北入鱼台塌场口。未几复南决,由涡河经怀远县入淮……嗣后又行之二十余年,元弘治二年河复北决冲张秋。经白昂、刘大夏相继塞之,复导河流,一由中牟至颍、寿,一由毫州涡河入淮,一由宿迁小河口会泗。时则全河大势纵横于颍、亳、凤、泗间,下溢符离、雎宿。……正德三年后,河渐北徙,由小浮桥、飞云桥、谷亭三道入漕,尽趋徐、邳,出二洪。……至嘉靖十一年,而河臣建议分导者,始有涡河一支……然当时,犹时浚祥符之董盆口,宁陵之五里铺,荥泽之孙家渡、兰阳之赵皮寨,又或决雎州之地丘店、界牌口,野鸡冈,宁陵之杨村铺,俱入旧河,从亳、凤入淮,……嘉靖二十五年后,南流故道始皆尽塞,或由秦沟入漕,或由浊河入漕。五十年来全河尽出徐,邳,夺泗入淮”。(《明史·河渠志》)

  这一概括,提供了明代前期河道变迁的主要线索。


  一、豫北、鲁西主要黄泛水道

    元代,黄河南徙的口门已上溯到阳武与原武之间,明初、河线经阳武南入封丘境,大抵经古济水方向(在今黄河大堤之北),封丘南、曹州南,至两河口(今菏泽东5公里)分为二,一支东北经巨野、嘉祥北至济宁入运,一支东南经金乡南,由鱼台塌场口入运。这一状态一直维持到1375年以前。封丘,长垣上下河线大致走向是封丘中滦,在今荆隆宫西3公里钟滦城,永乐八年张信言:“祥符鱼王口至中滦下二十余里,有旧黄河岸,与今河岸面平”(《明史·河渠志》)。下封丘县治南,陈桥北,长垣县南三十余里(今黄陵集南),东明县东明集南三十余里(今马头集南),一路冲两河口,—路下接贾鲁治河之黄陵冈。   

    1375年开封大黄寺河决,河南徙经开封东、兰阳南、雎州北、宁陵南至归德府,下接贾鲁大河。大致走的巴河水道(巴河另行考证)。这—状况一直维持到1391年。

    1391年河决原武黑洋山,其决水北股,又北行阳武北、封丘北,至曹州南、郓城西,于东平入运。(见《明史·河渠志》)不过这一流路行黄时间不—定太长。

    1411一1415年,仍由两河口至塌场口入运。

    1448年新乡八柳树河决,大溜经阳武北、延津南、长垣南、濮州南、范县南,冲沙湾穿运入海。这一情状大致维持到1456年。这一河线,在1453年徐有贞引沁济运,开广济渠时—度利用过。另决于孙家渡,冲中牟、尉氏行颖河泛道,故该年有两处决口走两条泛道。1460年后,获嘉、新乡大河南徒到今北堤以南。

    1489年封丘金龙口河决,仍行洪武初封丘、长垣一段河线,自曹州西、东明南,径直东北,冲沙湾穿运入海。这—局面—直到白昂治河后的1493年。白昂、刘大夏整治堵决后,北流大致约束在原贾鲁大河一线。

    1508年,河决贾鲁大河线上的黄陵冈、梁靖口,经曹县南、城武南,或鱼台南、单县南,多股入运,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冲沛县飞云桥的一支。这一局面大致延续到1532年。

    以上豫北、鲁西泛道,大多已被后世黄泛淤沙堙没,地表流路痕迹不详。

    此外,黄河干流自天顺前行武陟—新乡河线,逐步转变到现今铁桥下郑州—中牟—开封河线。1448年孙家渡决口是一大变,不过究其根本,元代以后广武山、敖山失控,黄河南滚侧蚀加剧,明初郑州以下的一系列变迁,加强了这一趋势。15世纪60年代,这一段干流终于演变到现今黄河的方位上。

    应当强调的是,明初下游虽以南泛分流为主,但作为河道的自然变迁,北决,北泛趋势仍是顽强而且突出,几次重大的北决都对当时的治河决策起到促进作用。如果不是人为堵塞北决,开浚南流,黄河下游存在自封丘、长垣、曹县北流或东流的显著趋势。这里面有无河道变迁的更深刻的自然背景,有待深入探讨。


  二、豫东主要黄泛水道

    明代前期,黄河南泛主要有四条大泛道:元末遗留下来的贾鲁大河、颍河泛道、涡河泛道,濉水泛道。下面逐条予以叙述。

    过去有人笼统地说汳水泛道与汴水泛道还是不够确切的。不过,黄河在豫东的变迁,最后的固定,也多少与汳水、汴水等水系相关,故先根据涂相乾的考证将汳、汴河线走向陈述如下,以作参考。汳水引黄,始于荥阳北邙山岭西刘沟村,大致沿今黄河线,经桃花峪北、武陟县前城南、中牟杨桥北、开封城北,经土柏岗东南、杞县平城北、阳堌南,雎县白云寺、寄岗北,东北经今民权雎州坝东入废黄河,至砀山东北,东南而下肖县赵家圈、东镇、曲里,再东北于废黄河南入徐州。宁陵至砀山的一段河又叫获水。唐、宋汴河大致在杨桥附近与汳水分离,经中牟万城、开封汴河堤东入汴京,自禹王台出京,经陈留南、杞县北,雎县北、宁陵北、商丘县南、虞城谷熟集南,夏邑济阳、会亭南,永城县赞阳南,永城南、宿县柳孜,四铺至宿县,下至灵壁、泗洪县,南流至古泗州城入淮(《宋代汴河行经试考》《派水行经今地图考》)。此外,古代的雎水,支出沙蔡,经陈留北,经杞县北,雎州地丘店,宁陵南、商丘南、永城南,雎宁北,于宿迁小河口入泗。元明时上段早已淤废,并行的是巴河。

    1、贾鲁大河

    欧阳玄撰《至正河防记》,概略地点了一下贾鲁治河后大河的走向,后世一些文献中也多处提及,综合起来其走向如下:

    元末明初封丘、长垣、东明一段河道,以上豫北部分已作介绍,据姚汉源《十四世纪的黄河入淮》考证,在今封丘荆隆宫北,黄陵集、马头集南,下接黄陵冈、白茅南河道。黄陵冈在兰考县南彰乡宋庄东北,白茅在今曹县庄寨乡白茅村。《读史方舆纪要》曹县条:  “贾鲁河在县西四十里,元至正中贾鲁所开也……宏治以前犹为运道,自塞黄陵冈,而此河遂淤,稍南即大河决流矣”。另《行水金鉴》卷五十六行“小谷口荟蕞”,云“贾鲁河在黄陵冈南三里”。所以今兰考、曹县边界的红卫河南支,在这里不是贾鲁故河河身,而是大堤与太行堤之间的一段洼地,自南彰北刘桥、胡桥、黄陵冈,到武新庄,曹县大寨集乡大杨口、四座楼,前赵沟一段残堤,应当是贾鲁大河的一段北堤。下接民权县新李馆、崔坝、老刘通,到曹县郑庄乡谢道口、李堤头,刘集乡小寨,梁堤头乡梁堤头村北,都是贾鲁大河的北堤,不过在明弘治后这段河道断断续续行黄,明代又多次加修曹,考边界的堤防。

    贾鲁大河沿程有梁靖口。《行水金鉴》卷二十二,嘉靖五年刘栾奏“曹县梁靖口南岸旧有贾鲁河,南至武家口十三里……”,此即民权县褚庙乡东南4公里的梁晋口。今梁晋口南北的杨河、小堤河,都是贾鲁大河,特别是弘治、嘉靖以后黄河河道横向变徙及乾隆年间改道后的遗存。嘉靖前后,梁靖口多次北决冲曹县、单县、鱼台。  《金鉴》卷二十六,隆庆五年潘季驯言,“自潘家口历丁家道口、马牧集、韩家道口、司家道口、牛黄堌、赵家圈至肖县一带,皆有河形。”这里指的是明嘉靖间走贾鲁故道的一段旧河。潘家口,今商丘市西北12公里的潘口乡,在大河南岸。丁家道口,商丘县道口集乡,有的图上名为双八乡(纪念毛泽东1958年8月8日视察)。马牧集,今虞城县治,在大河北岸。牛黄堌,今夏邑火车站西南3.5公里牛王堌集。《方舆纪要》单县条,“县南境黄堌口即贾鲁旧河也,万历中河屡决溢……黄堌口亦曰牛黄堌”,当时属单县,在单,虞界上。司家道口,今夏邑县东北9公里司道口。韩家道口,今夏邑县韩镇(又称道口),此几地名皆位于大河北岸。另据乾隆《砀山县志》,“黄河故道,在城南三十里,即元贾鲁所开,由虞城入境,经狐父达杼秋九十余里下,出徐州小浮桥入漕”。下经赵家圈、东镇,曲里铺、石将军庙至两河口(《行水金鉴》卷四十),以上皆肖县地名,位于大河北岸。时贾鲁大河及嘉靖万历间泛道皆在明清废黄河河道以南。两河口,地名今佚,疑在徐州西夹河处。

    贾鲁大河自形成之日起行黄断续,至1390年,在商丘以下约有60甲。的年代行黄。1391年后百年间,河水经颍、涡泛道入淮,夺溜占90%,贾鲁大河反而被叫作“小黄河”,水沙极其细微。1495年后,上述河线一直行黄,但因南有数支分流,北有岔河口分流,故贾鲁大河未承担全部黄水宣泄。1546年后,南流尽塞,全河经贾鲁大河至徐州。1558年后,全河逐渐脱离这一河线,在丰、沛、永、夏、砀、肖间泛滥。约在隆庆、万历初完全脱离该河线。

    贾鲁大河泛道,基本是1234年形成的金故道在肖县的一段,与古代汳水行经一致。

    2、颍河泛道

    颍河泛道,指的是河南周家口以下的原颍水干道以及黄河与颍河之间的几条联系支河河线。

    元代、明初,黄水已有进入颍河之例,但大规模地夺颍,是在1391年及其之后的一个半世纪。联系黄河与颍河的通道有如下几条:其一,是北宋的东蔡河线,从开封百亩岗、赤仓、小城,到通许城耳岗、百里池,扶沟老白潭,西华东夏亭,太康五里口之间,南下从颍歧口入颍,或从牛口入颍。颍歧口地名今佚,在周口市东9公里。另一分支绕淮阳南下,在古项城处入颍。《河南通志》所述及太康“旧黄河”,  “淮宁古黄河”谈到这一泛道。太康段自高贤集到五里口,淮阳段自五里口至牛沟口。原宽十余米,深1.0~1。4米(指深泓)。1391年元1410年问,黄水多经此入颍。永乐间曾议及由此通漕(参见拙稿《探讨沙颍河沿革的一些线索》、《明清淮河上游黄泛南界》)。其二是孙家渡分流,下中牟、尉氏、扶沟,于颍歧口入颍。孙家渡在何处?有的说在郑州北河滨的孙庄,有的说在中牟杨桥附近,1984年黄委会黄河志总编室组织的豫北黄河故道考察,认为在原武西姚村附近,《原武县志》云1448年“河决荥泽姚村口”,孙家渡当在邙山岭与磁固堤之间,决水东南而下,斜穿今黄河河道,散流于中牟、开封之间。孙家渡分流之河,指在这次决流的基础上经人工规划开凿形成的新道。笔者在《贾鲁河史话》中考证,元代只疏浚过郑州至中牟、朱仙镇一段河道,明初叫郑水:但中牟、尉氏间在宋、元无通道。1470年,扶沟自吕潭南张单口开河,至扶沟东北张会与双洎河合流入颍。1493年白昂、陈政提出疏治朱仙镇以上一段,目的即在于分导孙家渡来水。在刘大夏疏治贾鲁大河时,自中牟另开新河导水南行,河长70里。这样,郑州之水自双桥到中牟李胡桥—中牟—板桥—朱仙镇—尉氏闹店—金针—永兴、白潭,下接成化间疏治的下段河道。所以孙家渡分流的河线,大致相当于明末清初的贾鲁河。这一流路,分流行泛时间较长,大致在1448~1454年,1490~1492年、1494~1546年,都起到分黄行泛的作用。以上两路入颍的黄水,对颍河河道的塑造起到不小的作用。

    3、涡河泛道

    进入太康、柘城以下涡河河道的泛水,大致走几条支道。其一,走清代后期人工治理的惠济河线,由开封东,陈留、杞县、雎州南,至柘城入涡(如1416年1447年之际)。但后来时流时断。其二为巴河泛道。巴河泛道是明代黄泛中一重要的流路。它的走向大致是陈留东北、兰阳南、杞县北、雎州北、宁陵南、商丘南,南下入涡。它在商丘至开封的流经,与唐宋汴河大势相近,可能是一条与汴河大致平行且偏北数里至数十里的排涝河道。因而也与古代雎水的上段平行,大势一致。《明史·河渠志》言及正统年间,“太黄寺巴河分水处,水脉微细”,巴河在开封城北。《读史方舆纪要》陈留县记,“巴河在县东北三十五里”,兰阳县“巴河在县南六里”,仪封县“巴河在县南八里”,下流经雎州北十五里,下至宁陵县北,光绪《虞城县志》云巴河在旧县南十里,嘉靖《夏邑志》云巴河在县北二十里。所以商丘以下,又东行,也大致沿古雎水方向(绕夏邑,经太丘、顺河、去刘河)。虞、夏一段,巴河又似是贾鲁大黄河的堤外排涝河道。巴河泛流之水,一路自商丘南下入涡,—路东下永城、砀山、肖县,还有的南下濉水。以上两泛道的上流,除直接与黄河干流联系外,也通过祥符四府营、兰阳赵皮寨、李景高口等分流联系。赵皮寨在兰阳北8公里,已沦入废黄河中,李景高口在兰阳、仪封之间。巴河泛道,在15、16世纪起到了主要作用。有时宣泄黄河主流,有时与颍河泛道交替行黄。此外,涡河泛道另有一上流,同为颍河泛道的上源,即北宋东蔡河线。此线现今地图上标为“涡河故道”,在通许小城与东蔡河分水,东南下,在太康西入老涡河。老涡河经白潭处分沙蔡水,经扶东城,经太康,是《水经注》著作时代的老道。有的黄水,冲决老涡河后直下五里口,即上述颍河泛道的—支了。

    4、濉水泛道

  符离河泛道,由巴河、贾鲁大河南下之水,一部分在睢州、宁陵南下入濉,一部分在商丘南下,—部分在虞、夏间南下,如万历三十二年工部覆云:“由潘家口过司家道口,至何家堤,经符离,道睢宁,入宿迁,出小河口入运,是名符离河”,成为颍、涡泛道阻塞后的南路泛道。


  三、徐沛间水道

    嘉靖后期,开、归间河道混乱局面逐步结束,—时徐、沛、砀、肖间水道十分混乱,这一局面一直延续到隆庆、万历年间,徐沛间才最后固定到废黄河这一单一的河线上。

    1、曹县、成武、鱼台南和丰沛入运,此即前述黄陵冈、梁靖口决口泛流,杨一魁述及的正德三年后的冲飞云桥、谷亭的水流。这段时间集中在1508-1532年间。但在1558年新集决口之后,商丘、虞城以下河势极乱,北决泛水也多次冲丰、沛入运。新集决口,单县段家口以下分为六股,砀山坚城集下郭贯楼五股,这一局面到1565年大流走秦沟后才告一段落。

    2、秦沟大河。《读史方舆纪要》“丰县西南有秦沟口”,即邵口,后来潘季驯筑 邵坝于此。秦沟于此与废黄河线分,大流“绕沛县戚山、杨家集,入秦沟至徐”。秦沟的走向,大致冲今丰、沛间的大沙河,至华山东流,经栖山、崔寨、前五段南南下至徐州。栖山以下,河北岸一系列地名:魏堤口、田堤口、崔堤口、孔堤口、刘堤口、大夹河、桥口、田堤口、夹堤等,大致标志了    河道北岸。而河右岸的秦庄、秦水口、秦坑、秦楼(茶城北3公里),似与秦沟之名相关。但秦沟大河主溜经由也只到1568年。

    3、浊沟。]569年自华山附近秦沟大河南决东南经肖县的古液水道至徐州。此即万历三十二年工部所述之中路:过坚城集,入六座楼,出茶城而向徐邳。六座楼在大沙河东岸,下至栖山、河口之间,河势东南而下,直插肖县雁门集(郝集),入汳水道至徐州(参阅单树模《江苏黄河故道历史》)。主流大致行经至1577年。

    4、符离河。以—上豫东部分已述及。

    5、肖县北河道。其一为贾鲁大河下段,时流时断。其二为1577年崔道口河溢,东下一支,《明会典》云“自崔家口历北陈、雁门集等处,至九里山出小浮桥”,即指这一泛道。它在废黄河南堤以南。1607年,朱旺口挑河工成后,砀肖之间的河道在此基础上北徙到废黄河一线,直至康熙年间补筑此段南堤,徐、沛间黄河河道才最后固定下来。

  乾隆年间兰阳、商丘河段的局部改徙和咸丰丰县决徙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七月,仪封漫口二十多处,北岸水势全注青龙岗。青龙岗,旧址在兰考县红庙乡北的废黄河北岸,屡寒不止,遂在次年春议自兰阳三堡一带大堤外,另筑南堤,开挑引渠,以减轻青龙岗大工的压力。后来,又议利用原河道南岸高滩,在滩南旧河身内“挑挖引河,深至一丈五六尺”,待青龙岗口门收窄至七、八丈,引河进水,“设法变通之计,惟南堤外尚可更改迁移,于青龙岗迤上南岸堤内,履勘测量,自兰阳三堡至商丘七堡,地势就下,较堤外大河水而低三四尺不等,槽比河唇滩面,则低一丈五六尺至二丈不等……现拟相距南堤千丈外,大堤一道,又前次南岸漫水所过,本有沿堤旧河形,再间段挑深数尺引渠一道,实有就下之势(《续行水全鉴》卷二十一引《南河成案》)。这里讲的旧河,是在原河道南堤之南,明代分流时部分黄水通道,考城县在明末清初称之“沙河”。于是利用万历年间沈鲤主持兴筑的兰阳至商丘旧堤,加筑培厚,仪封至商丘十一堡,另行盘筑根基。新堤自兰阳汛李六口至商丘七堡东老河崖,长24500丈。1783年,青龙岗工成,新堤工成,于是仪封北的河水沿新渠入沙河河道东南而下,至今商丘郑阁与原河道合,原河道的南堤,遂变为北堤。到四月,李奉翰查勘新河,奏云“河水面宽九十余丈至一百三四十丈不等,水深一丈一二尺泵一丈四五尺不等,一律深通”(《续行水金鉴》卷二十一引《南河成案》)。

    这一段即今存兰考至民权、商丘间的废黄河,原来的北股黄河,成了高滩地区的除涝河段,在郑阁汇入黄河,后世又名杨河。

    此后,下游干道未出现重大变徙。只是到咸丰二年(1852年),于丰县蟠龙集决口,大溜入昭阳湖,丰、沛、砀、肖间大河断流。所行河道观今遗存,称大沙河。不过这一局部改徙维持时间不太长,1855年即于铜瓦厢决徙改道了。

  明清黄河流路的确定与河口延伸

    明清黄河下游,自沁河口至商丘北一段,在弘治年间白昂、刘大夏兴筑北堤之后,其流路基本上确定下来。今沁河口至东坝头一段河道与明清黄河大致同一(只是局部有横向变化)。兰封至商丘一段河道,前述分为两股,北股是在贾鲁大河基础上演变而来,弘治年间固定下来的,南股是乾隆年间改徙的现存废黄河。

    商丘至徐州一段较为复杂,直至砀山东北,明清废黄河河线与古获水线大致同一(获水在砀山县治以下从毛城铺上下的洪沟河南下,接赵家圈下肖县北贾鲁大河线),但是1558年新集决口后,商丘以下河道十分散漫,获水泛道大致是浊河泛道的上段,但嘉靖至隆庆间,它并非主要泛道。特别是废黄河砀山至徐州一段,形成的更晚一些。1577年砀山崔家口之决,使砀山以下河道变迁到贾鲁大河与废黄河之间。决定性的变迁发生在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河决朱旺口后,这段河线溜势又北徒。1606年6月,河决郭贯楼,大致在丰县李寨乡北5公里郭楼附近,决水北支仍入秦沟旧道,南支从工部侍郎沈应文言,行水占70%,而且“全河既已东注”,主张乘势冲宽新开的渠道,加修堤防。这南支河道即今砀山县唐寨至肖县郝集寨一段废黄河。1606年、1607年曹时聘李化龙挑朱旺口工程,对此段黄河的稳定起到重要作用,东下之水塑造了这段废黄河河道。1607年的杨村集以下、陈家楼以上(今丰县末楼乡南3公里、沛县范楼乡西南2公里)的堤防多处决口,即上年新道新堤所决。其后,水患大多转移到徐州以下,砀、肖段在明末再未出险,河道已相对固定下来。只是南岸大致凭借先前行河的高滩,到了康熙年间,才补筑了砀、肖段南堤,而且创筑了毛城铺分水枢纽工程。

    徐州以下,黄河走泗水与淮河故道,横向变迁不大,河道变迁主要反映在它的纵向,变化,即河口延伸之上。明末,经万历年间的整治堤防,河口延伸发展较快。从潘季驯《两河经略疏》看,1578年河口在四套附近,到1591年潘季驯上疏,称1591年查勘,河口发展到十套附近。据《治河方略》卷6称,1677年已发展到十巨。1700年,据《张文瑞治河书》,河口已发展到八滩东。1747年,据周学健,发展到七巨以下。1776年,萨勒调查,发展到新淤尖。1803年,到南北尖。1810年,百龄调查,河口到六洪子。1855年前,河口移到望海墩、黄河口,在今废黄河口东20公里左右。

  淮安以下河道在横向上有一次较大的变化。原河道循泅水入淮老道,在清口之东问草湾折而南流,、经淮安,东北经柳浦湾折向西北,再折而东,经安东赤晏庙,东北于云梯关入海。从而形成一个马蹄形大湾,古称山阳湾。万历四年吴桂芳曾开草湾新河,1589年黄水暴涨,大溜直入草湾新河,夺正河十分之七,造成一次自然裁弯取直,直河段长15公里,亦即今草湾至涟水一段废黄河,清口亦取代了末口的运道咽喉地位。

  小结:

  明初,黄河下游沿袭金、元夺淮的趋势,主流在原武、阳武一段南徙。时而冲开封、兰阳、仪封,入涡河、濉河或颍河泛道,时而冲郑州、中牟入颖河或涡河泛道,时而又北决封丘,曹县冲张秋入运。明隆庆,万历前,郑州至徐州一段黄河,冲突南北,处于极其混乱的泛流状态。隆庆,万历后这段河道才完全固定于现存废黄河一线。徐州以下河道,靠袭夺泗水、淮水故道行黄,万历以前,宣泄大部分黄水。其后,南河,东河两岸堤防相继完善,该河道宣泄了绝大部分黄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访问本页请
扫描左边二维码
         本网站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为网友上传,若存在版权问题或是相关责任请联系站长!
站长联系QQ:7123767   myubbs.com
         站长微信:7123767
请扫描右边二维码
www.myubb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魅优论文范文网 ( 琼ICP备10200388号-7 )

GMT+8, 2024-4-28 03:43 , Processed in 0.21226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高考信息网 X3.3

© 2001-2013 大学排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