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优论文范文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885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药学] 丹红注射液对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复制链接]

2471

主题

2471

帖子

738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38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8-19 16:2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张志英 董利平 杨海燕

【摘要】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8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4例给予丹红注射液40 ml/d,对照组42例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d,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参数。结果对照组治疗后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检测指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两组比较全血高切黏度、低切黏度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黏度、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改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丹红注射液具有更好的改善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异常的作用。

【关键词】  糖尿病 血液流变学 丹红注射液 复方丹参注射液

  许多研究证明糖尿病患者存在血液流变学异常[1,2]。2型糖尿病血液流变学的高黏状态,主要由于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的糖、脂代谢紊乱,另外纤溶酶原活性降低、氧化应激、糖基化代谢产物增多、单核吞噬细胞黏附增加等多种因素参与血管病变的发生。血液中纤维蛋白原增加,红细胞聚集性增强,变形能力降低使血液黏度进一步增高,发生血栓的倾向增高[3]。血液流变学的异常在糖尿病性血管病变中的作用已被引起重视[4]。笔者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44例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200604~200610在我科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84例,均符合WHO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排除肝肾疾病,年龄45~77岁,平均年龄62岁;其中男40例,女44例;糖尿病病程6~20年,平均时间12年。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对照组42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等经统计学检验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予糖尿病健康教育、饮食和降糖药物治疗,停服一切降血脂的药物,治疗组联合丹红注射液40 ml/d,对照组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d,14 d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空腹抽血,采用北京普利生公司生产的LBYN6COMPACT全自动血液流变仪,测定两组治疗前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血沉、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

  1.4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以(±s)表示,采用t或配对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见表1。两组用药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参数变化(略)

  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P<0.05,#P<0.01

  2.1  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前后比较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变形指数升高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全血黏度、血沉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丹红注射液治疗前后比较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检测指标较治疗前改善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

  2.3  两组治疗后比较全血高切黏度、低切黏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黏度、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纤维蛋白原、血沉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血液黏度是血液流动性的指标。糖尿病患者血糖增高,体内组织处于缺氧状态[4,5] ,加上血浆中血脂及各种蛋白质成分如γ-球蛋白、β-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等含量均有明显增高,导致血浆黏度增高,特别是纤维蛋白原这种链状高分子化合物能在血浆中形成网状结构,从而影响血浆流动,使血浆黏度升高[6]。此外,纤维蛋白原附在红细胞表面时能使表面电荷遮蔽负电荷能力降低静电斥力减少,红细胞间聚集力增加,引起血流阻力加大。由于代谢紊乱的影响,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在微血管中流动时黏度增加,流动性下降,组织缺氧,微循环障碍及血栓形成,最终导致器官损伤。因此,对糖尿病患者及时检测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变化,采取相应措施改善血液黏度,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解聚等方面的治疗,随时监测血流变的病态变化,是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重要途径之一
   
  复方丹参注射液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增加红细胞、血小板中cAMP浓度使血管扩张[7],是临床常用的改善心肌、脑细胞供血不足的药物。本研究也证实了复方丹参注射液可以降低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升高红细胞变形指数,降低血浆黏度。
   
  丹红注射液其主要成分为丹参、红花。《本草正义》中记载:“丹参,专入血分,其功在于活血、行血,内之达脏腑而淤滞,血行则淤祛络通”,是为主药;红花具有活血通络、祛淤止痛作用,是为辅药,二药相辅祛淤生新,除邪而不伤正,共奏活血通络、祛淤生新之功。有研究报道[8],丹参能扩张微血管口径,扩张动脉,降低血管阻力,降低血液黏度,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可改善微循环,清除氧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损伤,拮抗钙离子内流,改善ATP酶活性。红花提取物具有扩血管、对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提高纤维蛋白的溶解活性,抑制血栓形成,并具有不同程度的降压作用。红花应用于治疗心肌缺血已有悠久历史,可缓解冠心病病人心绞痛发作的临床症状,改善缺血性心电图与血流动力学状况[9]。本研究证实,丹红注射液可以显著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循环,纠正血液高凝状态,抑制血栓形成,其疗效优于复方丹参注射液。因此,丹红注射液可保护血管内皮、抗凝及溶解血栓,从而起到防止或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范 洪,石海香,候振江.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临床分析[J].中国糖尿病杂志,1998,6(3):184.

  [2] 张一娜,崔 粲,张亚清.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血液流变学改变[J].中国微循环,2004,6(3):167.

  [3] 黎永谦.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脑血管病 42 例临床分析[J].临床会萃,1998,13(1):13.

  [4] 潘素芬,武宝玉,陈建文.糖尿病肾病与微循环[J].中国糖尿病杂志,1998,6(3):203.

  [5] 周永利.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活化与微血管病变的关系[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1,24(40):223.

  [6] 朱慧琴.112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结果分析[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2,25(3):181.

  [7] 陈向荣,陆京伯,石汉平.丹参的药理作用研究新进展[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1,21(1):44.

  [8] 辛 勤,李秀芳,司端运,等.丹参红花注射液对实验性大鼠脑缺血的保护作用[J].中成药,2004,26(3):222.

  [9] 白玉连,可美玲,刘景德,等.红花对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和临床的影响[J].中医药研究,1991(5):3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访问本页请
扫描左边二维码
         本网站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为网友上传,若存在版权问题或是相关责任请联系站长!
站长联系QQ:7123767   myubbs.com
         站长微信:7123767
请扫描右边二维码
www.myubb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魅优论文范文网 ( 琼ICP备10200388号-7 )

GMT+8, 2024-5-1 03:26 , Processed in 0.05891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高考信息网 X3.3

© 2001-2013 大学排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