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优论文范文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884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药学] 当归对神经和免疫系统作用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复制链接]

2471

主题

2471

帖子

738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38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8-19 16:28: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关键词】  当归 补血机制 神经系统 免疫系统

  当归略呈圆柱形,外表黄棕色至深褐色有纵皱纹及横长皮孔,质柔韧,有特异的浓郁香气,味甘辛微苦。在传统中医学研究中,当归一般被认为是一种补血药品。但随着对中医中药学研究的深入,近年来不但发现了当归的多种新用途、新功效,也对当归的补血作用的机理提出了若干解释。

  1  当归的传统补血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对当归的传统补血作用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对当归补血汤的功效研究进展之中。当归补血汤出自李东垣的《内外伤辨惑论》,全方由黄芪、当归组成,二药用量之比为5:1,主治劳倦内伤、气弱血虚,为经典的气血双补名方。目前较为流行的理论认为,当归补血汤的补血机理涉及到对血细胞的发生与增殖的刺激。张英华等[1]通过实验,发现在体外培养体系中有无外源性集落刺激因子(Ⅻ)两种情况下,含有不同比例的当归、黄芪血清与正常血清相比,均能明显促进红细胞系祖细胞(CFU—E)、(BFU—E)的增殖,结论认为当归补血汤能刺激骨髓造血祖细胞,并有可能增强粒系、单核巨噬细胞的生长、成熟与释放,从而达到生血补血作用。对于该理论中当归刺激血细胞造血的具体过程,目前存在更进一步的研究,主要包括苗明三等[2] 通过当归补血汤粗多糖对放血和环磷酰胺并用所致大鼠气血双虚模型的影响,对当归补血汤在促进红细胞生成素(EPO)造血过程中所起作用的研究,以及陈玉春等[3]通过动物实验观察发现当归补血汤能显著提升大鼠血清EPO水平的研究。两项研究的结论均认为当归补血汤对红细胞的作用机理与促进EPO分泌有关,认为当归补血汤通过促进EPO分泌,进而通过EPO的生物学效能刺激红细细胞的产生、成熟和释放,补充因破坏和死亡而减少的红细胞,维持血细胞的相对稳定,发挥补血作用。
   
  对于当归的补血机制的研究,还存在一种损伤减轻理论,即认为当归补血汤不但有促进血细胞产生的功能,同样还存在着减轻血细胞因各种原因所造成的损失的功效。金若敏等[4]采用乙酰苯肼60 mg/kg和环磷酰胺160 mg/kg联合造成小鼠的血虚状态,取血测定小鼠的外周血象,取股骨测定骨髓有核细胞数量,以电镜观察骨髓超微结构,观察模型小鼠的游泳时间、体温及放免法测定血浆cAMP、cGMP的比值等方法,表明当归补血汤不但能显著增加模型小鼠的红细胞、白细胞、骨髓有核细胞的数量,还能够降低血虚动物由于外周血中红细胞大量减少引起的网织红细胞代偿性增加,改善网织红细胞在外周血中的比例,并能减轻骨髓细胞超微结构的损伤。另外,童延清等[5]通过对给予皮下注射2 000 U重组红细胞生成素(rHu EPO),但同时加当归补血汤口服治疗组与单纯注射3 000 U重组红细胞生成素的对照组之间治疗效果的比较,得出的结果表明,当归补血汤所含的阿魏酸成分能直接减少H2O2的含量,并与膜磷脂酰乙醇胺结合,通过直接清除自由基或抑制氧化反应等途径,拮抗自由基对红细胞的损害,从而延长红细胞的寿命,有效减少贫血的可能。
   
  对于当归的有效成分及作用途径,也存在不少相关研究。当归的化学成分主要为挥发油和水溶性成分。李春云等[6]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法,对当归挥发油中的活性成分进行了分析,共分离鉴定了43种成分,其中主要成分为蒿苯内酯(29.74%)。在对水溶性成分的研究中,姜蓉等[7]对当归多糖(APS)在当归“补血”的生物学机理中的作用做了阐明,通过采用造血祖细胞体外培养及免疫细胞化学技术,证明了APS是当归补血或促进血细胞发生的有效成分,APS对小鼠造血干细胞(CFU-S)、小鼠与人髓系造血祖细胞(BFU-E,CFU-E,CFU-GM,CFU-MK)的增殖分化有显著促进作用。张英华等[8]在实验中还发现,对体外培养体系中直接加入当归补血汤水煎剂的上清液时,补血汤反而对粒-巨噬细胞系祖细胞(CFuGM)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只有在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模拟体内环境时,当归补血汤才能生效。并由此推测当归补血汤诸成分须先经动物机体的选择性吸收及代谢,才能转化为有效成分并产生效应。
   
  总的说来,目前对当归补血机制的研究,主要包括两种理论,其一是当归能刺激血细胞的增殖,其二是当归能拮抗外界环境对血细胞的损伤,两者均得到了相关实验的证实,且两者之间并无冲突,故当归的补血效果可能为两种模式共同作用所致,而以目前研究来看,前一种可能为主要因素。

  2  当归对神经系统作用研究进展
   
  探索当归对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是一个近年来新兴的研究方向,尤其是在对神经损伤的保护和修复方面,出现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由于神经组织的复杂性,实验结果发现了一些目前尚无具体理论解释的现象。下面将对当归在不同生理环境下的保护与修复功能的研究结果进行归纳:

  2.1  当归在脑缺血模型中对神经系统的作用脑血管病(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CVD)以其发病率、死亡率及致残率高而对人类构成极大的威胁,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Ischemic 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ICVD)占CVD的82%,故研究当归在治疗脑缺血过程中所起作用有着重要意义,亦是目前研究工作中的一大重点。廖维靖等[9~12]在此方面做出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在一项新的研究中,他们采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将雄性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缺血损伤组、当归治疗组,通过研究不同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时的大脑T2加权成像(T2-weighted imaging,T2wI)和局域质子谱(0H MR spectroscopy, HMRs)的变化,并通过测定作为神经元维持结构和功能的标志代谢物[13]N一乙酰天门冬氨酸(N—acetylaspartate,NAA)的相对比值,证实了缺血损伤使神经元维持结构和功能的物质代谢受损,而当归治疗使脑组织的血液循环获得重建,代谢改善,从而为活血化淤治则提供了分子水平神经元代谢物质变化的证据。但在该实验中,由于观察时间不足,尚无法确定当归对神经元成分的长期影响。邹凡等[14]采用蒙古沙土鼠制作全脑缺血模型,研究缺血后海马区的神经再塑及当归注射液对脑的可塑性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当归注射液可促进缺血损伤后脑组织的结构再塑。但上述两者的实验对于具体作用机制没有深入研究,仅有邹凡等提出了一个假设,认为促进树突的重建、轴突的出芽伸长和新触突的建立可能是当归对脑缺血治疗作用的基础。X. Kuang等[15]的研究工作则从作用机制方面入手,对当归的作用路线进行了探索,包括他们对当归中的Z-ligustilide (LIG)成分在脑缺血再灌注时的作用机制进行的研究。在这一研究中,X. Kuang等人通过对经人工处理致使缺血后再灌注的小鼠进行LIG治疗,并比照治疗结果,认为LIG分子的抗氧化和抗细胞凋亡作用是当归的神经保护作用的原因之一。与他的研究方向类似,张光毅[16]、王智勇[17]、刘玲等[18]也对当归在保护和修复脑缺血导致的神经损伤中的具体成分与机制做了相当程度的研究,在此不再赘述。

  2.2  当归对早期胚胎发育缺氧的保护作用宫内缺氧是胚胎发育中的常见症,多种疾病均可引起宫内缺氧,其结果将影响胚胎的生长发育,而神经系统是胚胎发育中出现最早的系统之一。因此,研究当归对早期胚胎发育缺氧的保护作用也成为目前的热点。吴雨岭等[19,20]将孕15d孕鼠采用低张性缺氧模型致鼠胚宫内缺氧,让鼠胚大脑组织经c-Fos和神经元特异性标记物-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免疫组化双标染色后,进行图像分析,发现三组鼠胚大脑中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阳性细胞数量差异没有显著性;而缺氧组中c-FosNSE双染阳性细胞比对照组增多(P<0.05);当归组双染阳性细胞比缺氧组减少(P<0.05)。从中得出的结论认为缺氧可刺激鼠胚大脑神经元内c-Fos的表达,而当归注射液对缺氧鼠胚大脑神经元可能有保护作用。在余鸿等[21]更进一步的研究中,首创性的将c-Fos蛋白和NOS二者同时应用于宫内缺氧的神经细胞的研究,通过c-Fos蛋白和NOS双标记表达的变化,观察宫内缺氧对鼠胚神经细胞的影响,并通过对比研究了当归注射液对缺氧神经细胞的调节作用。实验结果发现缺氧前应用当归注射液鼠胚大脑皮质NOS和c-Fos阳性细胞数较缺氧组明显减少,说明当归注射液减弱了缺氧引起的神经细胞伤害性刺激。在此结果之上,综合已有研究,余鸿等推测机理可能包括扩张血管、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和拮抗自由基对组织的损害。但目前尚未发现对该推测的进一步证明。

  2.3  当归对神经系统作用的其他研究当前对当归在神经系统中所起作用的研究正朝着多向化的趋势发展,除去上述两个研究前沿外,还在多个领域有所进展和突破。刘金保等[22]以体外扩增培养的大鼠间质干细胞(mesenehymal stemcells,MSCs)为研究对象,通过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及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神经细胞特异性抗原标志的方法,发现MSCs在含当归注射液的牛血清的诱导下能够分化成为神经元样细胞。罗焕敏等[23]选用体外培养的、加入灌服当归芍药散改良方小鼠的血清后的海马神经元作模型, 通过观察形态变化、比较长短径、计算存活率和存活神经元中有突起神经元所占比率等方法,参照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检验并证实了当归对神经系统的作用途径来自于间接效果。这类研究成果对于延缓衰老和治疗老年性痴呆具有重要的价值,并可能产生重大的经济效应。
   
  可以看出,对当归药理作用的研究与对神经系统研究的结合,是一项前沿研究,但在目前的研究工作中,大多都采用了复方药物作为研究对象,而对当归的主要有效成分的分离还只处于起步阶段,提出的很多理论也尚未得到有效证实。因此,在具体的药物成分的分离等方面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3  当归对机体免疫作用的研究进展
   
  研究当归对机体免疫机能的增进作用也是目前研究领域中的一大热点,综合大量研究发现:当归多糖(AP)成分是当归的免疫促进功能的主要成分,并主要表现在对细胞免疫的促进上,最近的研究还发现当归具有抗肿瘤的功效。下面将对这几个方面的研究进行总结:

  3.1  当归对细胞免疫的增进作用杨铁虹等[24]研究证实了当归多糖对细胞免疫功能具有增强作用, T细胞是当归多糖的靶细胞之一。该文通过机械分散法制备小鼠单个脾细胞悬液,使用MTT比色法检测脾细胞和T细胞的增殖,并以免疫磁珠法从小鼠脾细胞中分离纯化T细胞后, 用流式细胞术观察AP对CD4+ T细胞比率的影响。发现当归总多糖AP20及其3个组分AP21、AP22和AP23在30~100 mg/L剂量的范围内,能显著促进脾细胞的增殖(P < 0. 01);其中组分AP3能显著促进混合淋巴细胞和T细胞的增殖反应, 显著增加培养的脾细胞中CD4+ T细胞亚群的比率,并由此增强了细胞免疫能力。在寇俊萍等[25]的研究中同样认为当归对免疫系统的作用主要是增强细胞免疫功能。通过采用亚急性衰老小鼠胸腺指数、2,4,6-三硝基氯苯诱导小鼠迟发性变态反应(PC-DTH)、炭粒廓清、溶血素生成及体外脾淋巴细胞增殖等实验,观察当归芍药散(DSS)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DSS能够明显升高D-半乳糖所致亚急性衰老小鼠降低的胸腺指数,而对正常及免疫功能抑制小鼠炭粒廓清及溶血素生成均无明显影响,进一步表明了当归对免疫系统具有一定选择性作用。 3.2  当归的抗肿瘤研究及进展癌症作为一种目前尚难以彻底治愈的高死亡率病症,近十年成为研究热点,其中包括了将当归及其组分运用到癌症的治疗中的研究报告。贾敏等[26]通过观察当归总多糖AP-0对于3种小鼠移植性肿瘤的抑制作用发现, AP-0对小鼠移植性的腹水型肿瘤EAC和LI210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可以明显抑制腹水的产生,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存时间。对实体性肿瘤S180,虽然没有明显的抑瘤效果,但可使荷瘤小鼠的免疫器官——胸腺有明显的萎缩,提示AP-0可以影响其免疫系统的功能。Wei Cao等[27]所做的研究,表明了当归多糖物质APS-1d于体外环境能够显著抑制HeLa细胞以及肺癌A549细胞的增殖,更为重要的是,该研究发现APS-1d能够对小鼠移植性肿瘤S180起到抑制作用,当荷瘤小鼠给药达到100 mg/kg时,抑制比例可以达到50.7%。该实验结论进一步补充了当归的抗癌效果,提示当归的多种成分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肿瘤能力。
   
  对当归在免疫尤其是抗肿瘤方面的研究,其实起步较早,但直到最近几年来,才取得了较快的进展。然而在抗肿瘤方面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对当归多糖的某一具体成分的研究上,缺乏一个总纲式的结论,文中贾敏与Wei Cao等在当归多糖对小鼠肿瘤S180的抑制作用上的结果有所不同,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4  结论
   
  目前我国对传统中药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对中药治疗机理的探索也已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当归作为我国的传统名药,受到了多方面关注,目前对其补血机理和增进免疫机理的研究已处于较为活跃的阶段。在补血机理方面,先后提出了如前文所述的两种补血模型,相信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这两种模型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将会被阐明,而如何充分有效的利用当归的补血机理,将成为未来的研究方向。当归的免疫促进效果也是一个研究重点,尤其是当归某些成分具备抗肿瘤的功效,更是为解决当前难以治疗癌症的难题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如果能够阐明当归的抗癌机制,利用其抗癌功效,将可能使千百患者恢复健康,因此具有巨大的社会意义。而对于当归在神经修复再生过程中作 用的研究,则是最近数年才开始兴起的一项课题,由于神经系统的复杂程度,目前的研究工作比较缺乏分子水平上的探索,大多只提出了某种假说。但由于对神经系统的研究成果与人类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可以预见,在未来的研究中,对当归的具体的神经作用机理的研究工作有着巨大的潜力。

【参考文献】
    [1] 张英华,武桂兰,姜廷良.当归补血汤及其含药血清对小鼠红系造血祖细胞克隆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1999,5(4):33.

  [2] 苗明三,方晓艳.当归补血汤多糖对大鼠血虚模型血清IL~2,IL~6,EPO水平的影响[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2004,21(3):179.

  [3] 陈玉春,高依卿,王碧英.加味当归补血汤影响红细胞生成素产生的实验研究[J].中国医药学报,2002,17(5):308.

  [4] 金若敏,宁 炼,陈长勋,等.血虚模型动物制备及当归补血汤的作用研究[J].中成药,2001,23(4):268.

  [5] 童延清,王洪峰.加味当归补血汤佐治肾性贫血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23(2):140.

  [6] 李春云,郭方道,梁逸增,等.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法分析当归挥发油中化学成分[J].精细化工中间体,2005,8(4):73.

  [7] 姜 蓉,吴 宏,王亚平.当归多糖(APS)对造血生长因子受体表达调控的实验研究[J].解剖科学进展,2004(8):55.

  [8] 张英华,武桂兰,篓廷良.当归补血汤及其服药后血清对小鼠造血祖细胞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1999,5(6):30.

  [9] 廖维靖,范 明,杨运煌,等.当归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神经元代谢物的影响[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03,19(3):209.

  [10] 廖维靖,Wiegand F,Dimagl U,等.当归对大鼠脑缺血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草药,1999,30(4):273.

  [11] 廖维靖,范明,杨万同.天然药物对脑缺血损伤级联反应和再灌注的作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11(11):876.

  [12] 廖维靖,范 明,杨万同,等.当归对大鼠缺血性脑损伤神经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2,17(5):269.

  [13] Dautry C,Vaufrey F,Brouillet E,et al.Early N—acetyl—aspartate depletion is a marker of neuronal dysfunction in rats and primates chronically treated with the mitocbondrial toxin 3-nitropmpionic acid[J].J Cereb Bhxd FlowMetab,2000,20(5):789.

  [14] 邹 凡,杨万同,田 峻,等.当归注射液对全脑缺血后神经再塑影响的实验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1(1):38.

  [15] X. Kuang,Y. Yao,J.R. Du,et al.Neuroprotective role of Z-ligustilide against forebrain ischemic injury in ICR mice[J].Brain Research,2006,1102(1):145.

  [16] 张光毅,杜俊蓉,旷 喜,等.当归内酯治疗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作用机制[J].华西药学杂志,2O06,21(2):114.

  [17] 王智勇,方世平,孙曼春,等.当归注射液及其分离组分Angi—S和Angi—Y对脑缺血大鼠的保护作用[J].医药导报,2005,24(12):1092.

  [18] 刘 玲,范 柳,王素春,等.川芎、当归、红花和人参萃取液对缺氧海马神经元NMDA受体的抑制[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2,23(12):1357.

  [19] 吴雨岭,余 鸿,徐富翠.缺氧对鼠胚大脑神经元c-Fos表达的影响及当归保护作用[J].陕西医学杂志,2006,4(4):391.

  [20] 余 鸿,程基焱,杨小红,等.鼠胚神经干细胞增殖对缺氧的反应及当归的保护作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5,34(9):20.

  [21] 余 鸿,吴雨岭,程基焱,等.当归注射液对宫内缺氧胎鼠大脑皮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J].时珍国医国药,2006(7):1144.

  [22] 刘金保,董晓先,董燕湘,等.当归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J].广东医学,2003,24(5):466.

  [23] 罗焕敏,姚志彬,谢 瑶,等.当归芍药散改良方对体外培养海马神经元的作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1998,12(8):90.

  [24] 杨铁虹,贾敏,梅其炳.当归多糖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增进作用[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05, 21(6):782.

  [25] 寇俊萍,华 敏,严永清.当归芍药散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3,20(3):171.

  [26] 贾 敏,商 澎.当归多糖AP-0对小鼠移植性肿瘤的抑制作用[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1,23(11):1299.

  [27] Wei Cao, Xiao-Qiang Li, Li Liu。Structure of an anti-tumor polysaccharide from Angelica sinensis (Oliv.)Diels,Carbohydrate Polymers[J].2006,66(2):14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访问本页请
扫描左边二维码
         本网站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为网友上传,若存在版权问题或是相关责任请联系站长!
站长联系QQ:7123767   myubbs.com
         站长微信:7123767
请扫描右边二维码
www.myubb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魅优论文范文网 ( 琼ICP备10200388号-7 )

GMT+8, 2024-5-1 04:16 , Processed in 0.04346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高考信息网 X3.3

© 2001-2013 大学排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