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优论文范文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000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药学] 散偏汤加减配合针刺治疗偏头痛89例

[复制链接]

2471

主题

2471

帖子

738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38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8-19 19:25: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摘要】  目的观察散偏汤加减配合针刺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用专方散偏汤结合辨证加减,配合足临泣、丝竹空透率谷穴针刺治疗。结果89例中痊愈74例,显效6例,好转4例,无效5例。治愈率83.1%,总有效率94.4%。结论 散偏汤加减配合针刺治疗偏头痛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散偏汤 足临泣 丝竹空透率谷 偏头痛

    偏头痛是一种血管舒缩功能异常及某些体液物质暂时性改变引起的疾病,以周期性发作的偏侧头痛为特点,部分患者发作之前可有畏光,眼前闪光、火花,继而视野缺损、暗点、偏盲或短暂失明;少数病人可出现偏身麻木、轻度偏瘫或言语障碍等脑功能短暂障碍的先兆。先兆大多持续5~20 min。发病以女性患者为多,可有家族史。发病多年,甚则数十年,时作时止,缠绵难愈。一般好发于颞部、前额、额角、顶部或枕部、枕下部。疼痛可连续或间歇性发作,时间一般可持续数分钟、数小时、数天甚至更长,病人常伴有焦躁、紧张、疲乏、失眠、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影响工作和学习,痛苦不堪。笔者自199211~200508应用散偏汤加减配合针刺治疗偏头痛89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89例均系门诊患者,且均经颅脑CT等检查,排除占位性病变、脑炎等疾病所致头痛,符合诊断标准,其中女60例,男29例;年龄最大56岁,最小13岁,平均22岁;病程最长18年,最短3个月,平均约5年2个月。偏头痛类型:普通型62例,典型偏头痛27例。头痛部位:左侧45例,右侧32例,双侧12例。

  2  诊断标准

    长期自发的反复发作性一侧或两侧搏动性头痛,程度为中度或重度,活动后加剧,睡眠后可缓解,或有家族遗传倾向,可因精神因素(紧张、焦虑、抑郁等),外界环境(气候变化、噪音、强光刺激、异味等),生理因素(月经、妊娠、绝经等), 生活因素(劳累、睡眠、饮食等)等诱发,伴恶心、怕声和畏光 或有明显先兆。理化及CT,MRI等影像检查正常,神经系统检查无缺损症状和体征,麦角类衍生物治疗有效且除外其它原因即可作出诊断。

  3  治疗方法

    于疼痛发作时先予针刺健侧足临泣,进针0.5寸,待气至后,再用2寸毫针刺患侧丝竹空,沿皮平刺,进针1.5寸透向率谷,使针感传至颞部,留针15~20 min;内服散偏汤加减,基本方药组成为:川芎20~30 g,白芍15 g,白芷6 g,香附、白芥子各10 g,柴胡 、郁李仁各6 g,生甘草3 g。加减变化:疼痛剧烈者,白芍可用至45g;头顶痛加藁本10 g;偏两侧痛加蔓荆子、白蒺藜各15 g,黄芩10 g;偏后脑痛连及于项加羌活10 g,葛根15 g;恶风寒加桂枝、防风、苏叶各10 g;头晕加菊花15g,天麻10 g;失眠加夜交藤、炒枣仁各30 g,远志10 g;心烦口渴加生石膏30 g,知母、天花粉各15 g;耳鸣口苦加黄芩、山栀、丹皮各10g;肝阳上亢加珍珠母、石决明各30 g,夏枯草15 g;便秘加生大黄10 g;头痛昏重加胆星、法半夏、苍术各10 g;伴呕吐加姜半夏10 g,姜竹茹15 g;伴月经不调者,加当归、月季花各15g,香附加至30 g;反复发作日久,顽固难愈或疼痛剧烈者加全蝎(冲)、白僵蚕(冲)各3 g;神疲乏力,气虚者加黄芪15 g,白术10g;肾虚加山茱萸、枸杞子、女贞子、墨旱莲各15 g;服药后痛减而头昏蒙沉重者酌减川芎量加白芍量;水煎服。头煎加水400 ml煎取150 ml,二煎加水300 ml煎取100 ml,混合后分二次温服,1剂/d,10 d为1个疗程,一般1~2个疗程可治愈。

  4  疗效观察

  4.1  疗效标准

  头痛止,伴随症状消失,停药1年未复发为痊愈;头痛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停药3个月后有复发,发作次数较治疗前少一半以上为显效;头痛范围缩小,程度较轻,仍有复发为有效;服药2个疗程症状无明显改善为无效。 4.2  治疗结果本组89例中痊愈74例,显效6例,好转4例,无效5例。治愈率83.1%,总有效率94.4%。

  5  讨论

    现代医学关于偏头痛的病因尚不十分明确,近年来认为其发生与机体5-羟色胺代谢紊乱有密切关系,发病机理较为复杂,大多认为是由于早期的血管痉挛和极期的血管扩张所造成。也有认为偏头痛的发生机制涉及遗传因素、饮食因素、精神因素以及内分泌失调等。临床用5-羟色胺拮抗剂麦角胺防治虽有一定效果,但无论止痛效果,还是远期疗效都难以令人满意。中医学认为,偏头痛多由情志怫郁、饮食劳倦等因素导致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畅。其在肝者为气滞、为阳亢、为火扰;在脾者为气陷、为血亏、为痰阻;在肾者为精亏、为阴虚、为阳衰。其始则邪滞经络,其久则正愈衰络愈滞。然头痛之在侧,少阳经之所过,厥阴之脏与少阳表里相合,主藏血而司疏泄,疏泄功能减退则气机易郁,血行易滞,且肝木易乘脾土,内生痰湿,其气滞、血淤、痰停、络阻而头痛易作。故偏头痛之病,肝为本、胆为标;在肝者为气滞血淤,在胆者为邪客少阳,络脉不通。其基本病因病机为肝胆气郁,内生痰湿,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复因情怀不畅,感受外邪,侵犯少阳经脉,风、气、血、痰相引为患,痰气郁结,淤血痹阻经脉则偏头痛发作。故《辨证录》指出:“郁气不宣,又加风邪袭于少阳经,半边头风,或痛在左,或痛在右,其痛时轻时重,遇顺境则痛轻,遇逆境则痛重,遇怫郁之事而更加风寒之天,大痛不能出户”。散偏汤疏调气血兼散客邪最为妥切。该方重用川芎活血行气,善祛高巓之风而止头痛。现代药理研究认为川芎含生物碱川芎嗪,能够舒张血管,缓解血管痉挛,降低血管阻力,改善微循环,调节脑血流量和血流速度。降低血脂及毛细血管通透性,调节血液粘稠度[1~3];白芍、柴胡、香附补肝体,助肝用,养血舒郁,气血并调而镇痛;白芥子消痰利气通络止痛;白芷辛温通窍善止头痛。且柴胡、白芷辛散风邪,引诸药入少阳、阳明经直达病所;郁李仁尤为“入胆之妙品”,质润性降而滑利,与白芍合用佐制诸药;甘草合芍药具有缓解血管平滑肌痉挛的作用[4],长于解痉缓急止痛且调药和中。全方配伍精当,主次分明,轻重适宜,升中有降,散中有收,温而不燥,共奏调气行血、化痰通络、散邪止痛之功。足临泣为足少阳经之输穴,又为八脉交会穴之一,善舒肝郁,清肝火,化淤血,通络止痛。丝竹空透率谷最早见于《玉龙歌》:“偏正头风痛难医,丝竹金针亦可施,沿皮向后透率谷,一针二穴世间稀”。丝竹空为手少阳三焦经之终止穴,也是足少阳经气所发之处。率谷为足少阳胆经之穴,丝竹空透率谷疏通少阳经气而通络止痛,此透刺部位神经分布较多且交通丰富,尤其是三叉神经的第二支、第三支的分支都通过此区域,丝竹空透率谷能有效的阻断各神经的痛觉反应,针刺时应始终在浅筋膜(皮下)内行进,此层神经丰富,交通广泛,可获得良好针感,针刺激神经之后,对痛觉的阻断作用可即时达到止痛目的[5],对偏头痛有立竿见影之效。针刺通络止痛急以治标,与散偏汤配合标本兼治,既有良好的近期止痛效果,又收到稳定的远期疗效。



【参考文献】
    [1]徐 浩.川芎嗪的临床应用和药理作用——川芎嗪心血管药理与钙拮抗作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23(5):376.

  [2]史大卓.川芎嗪的临床应用和药理作用——川芎嗪的药理作用诌议[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23(5):377.

  [3]陈泽涛. 川芎嗪的临床应用和药理作用——川芎嗪在脑血管病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5):378.

  [4]胡惠智,蔡小玲. 芍药甘草汤组方规律的探讨[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6,(11):26.

  [5]牛晓军,储开博,杨李旺. 丝竹空透率谷的穴周解剖关系及治疗偏头痛机理探讨[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17(5):3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访问本页请
扫描左边二维码
         本网站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为网友上传,若存在版权问题或是相关责任请联系站长!
站长联系QQ:7123767   myubbs.com
         站长微信:7123767
请扫描右边二维码
www.myubb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魅优论文范文网 ( 琼ICP备10200388号-7 )

GMT+8, 2024-4-29 07:06 , Processed in 0.03732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高考信息网 X3.3

© 2001-2013 大学排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