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优论文范文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12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药学] 中药引经药中引经化学成分的探讨

[复制链接]

2471

主题

2471

帖子

738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38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8-19 19:55: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摘要】  目的探讨中药引经药中存在的起引经作用的化学成分,从而更加明确“引经报使”理论的科学性,为今后探寻、提取和研制引经制剂指明方向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文献调研,从已知的实验研究结果和临床应用效果中分析、推理和归纳演绎出引经成分的理论。结果经过大量的文献调研,发现引经中药中的某些化学成分如桔梗皂苷类、川芎嗪和芳香烃类等许多活性成分均有各自的主动选择性,能主动进入靶点部位,类似于引物、启动子、递质、介质、介导体、转导子、转运体等主动靶向性载体的功能。结论在中医引经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完全可以从这些已知的化学成分中筛选出最具引导作用的活性成分,抑或能够发现起独特引导作用的“亲和素”或“靶向子”活性成分,为今后研制专门的“引经制剂”提供物质基础,更为验证中医药引经理论、发展中医药理论铺平道路。

【关键词】  引经药 引经理论 引经成分 中药

  Exploration on the Guiding Chemical Constituents in the Medicinal Guid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Herbs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that play a guiding role existing in the medicinal guides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herbs,so that to make it more scientific of the theory“guiding actions”.MethodsBy investigating the literatures,the author made the analysis, derivation,induction and deduction on the theory of the guiding constituents from the known 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clinical outcomes. ResultsThrough a large number of the literature investigations,in the medicinal guides,some chemical constituents such as Platycodosides,3H-ligustrazine and aromatics,etc were found to have their own selectivity and the ability to actively enter the targetable sites, similar to the active target-tropism functions of primer, promoter, transmitter, mediator, transductor and transporter, etc. ConclusionUnder the instruction of TCM guiding theory,adopting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researchers would entirely enable to screen the bioactive components possessing the best guiding actions from the known chemical components of the medicinal guides. Perhaps they could discover some bioactive components possessing the peculiar guiding actions,such as “affinitin” or “targeter”. It is possible to provide the essential substances for preparing the special “guiding agents” and also do the theoretical evidence for examining the TCM guiding theory and paving the plain way for developing TCM theory.

  Key words:Medicinal guides;  Medicinal guide theory;  Medicinal guide components;  TCM
     
  中药引经理论是中药归经理论的发展延伸,是金元时期李东垣、王好古等一代名医的理论研究创举。他们在系统归纳、总结了归经理论的基础上,探幽发微,演绎出引经理论,提出了制方用药必须“引经报使”这一具有划时代的突破性进展理论。这一理论对后世遣方用药起到了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的关键性指导作用。根据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划分,引经理论归属于归经理论的内容,但在药物功能的趋向方面有所不同。归经是指药物对机体某脏腑经络的选择性作用,而引经是指改变其他药物的作用方向或部位,或使其作用侧重或集中于特定的方向和部位[1]。中药归经理论长期以来发展缓慢,直至20世纪50年代,随着世界医学科学研究的迅速发展,中医药研究在方法学上迈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从此开始运用现代医学科学技术对中医药学进行实质性研究,中药归经与引经的研究也因此揭开了新的一页。到20世纪90年代,中药归经与引经的研究已有较为深入的进展,研究人员已从中药的化学成分在体内的分布、受体学说、微量元素与归经关系等方面作了系统的研究[2]。为了进一步阐明中药引经理论,并为探寻中药中引经的主要化学成分提供理论向导,以求抛砖引玉,兹就个人的观点浅述如下。

  1  引经的古代理论

    在中药归经理论的基础上,中药引经理论的形成始于金元时期[3]。李东垣、王好古创立了引经理论,首先提出“引经报使”这一专门术语,明确指出了各经的引经药。如手足太阳经病的引经药为羌活、藁本;手足少阳经病的引经药为柴胡等。古人善于运用取象比类的方法阐述中药引经的原理,如尤在泾在他的《医学读书》中说:“兵无向导则不达贼境,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这一比喻十分精当。实际上,治病就如同作战,与病魔作斗争就如同与敌人战斗,要打入敌人阵营,必须要有熟悉敌情、精明能干的指挥官和先锋兵。治病同理,要战胜病魔就必须要有性能特殊的药物作为“引经药”引领其他药物长驱直入直捣“病所魔窟”,即病灶部位。吴鞠通也在他的《医医病书》中形象地比喻说:“药之有引经,如人之不识路径者用向导也”。这些重要的理论都是长期临床实践的结晶。至今,仍然是我国中医临证遣方用药的指导原则。

  2  引经的现代理论

    随着世界性现代医药科技的迅速发展,人们纷纷寻求高效速效的给药方法和途径,从而引发了中药研发的革命性变革。尤其是近10年来,中药的研究已跨入了分子生物学的王国。中药的引经作用与现代制药理论的靶向作用十分类似。所不同的是引经作用为自然靶向性质,而现代制药靶向作用是人为性地给药物添加某种载体的人工靶向性质。二者也有共同点,即:主动性和被动性。现代制药学把这种主动性和被动性称为“主动靶向”和“被动靶向”。目前,靶向给药系统(targeted drug delivery system,TDDS)的研究已成为药剂学研究热点[4]。什么是TDDS?TDDS是指一类能使药物浓度集中定位于病变部位、组织、器官、靶细胞,甚至细胞内的结构,并要求有一定浓度的药物停留相当长的时间,以便发挥药效。成功的TDDS应具备3个要素:定位蓄积、控制释药、无毒可生物降解[5]。当前研究的靶向制剂主要分“主动靶向制剂”和“被动靶向制剂”两大类。最常用的主动靶向制剂是受体介导的靶向制剂,它能利用细胞表面的受体进行药物靶向传递。最常用的被动靶向制剂是微粒载体介导的靶向制剂。微粒主要包括脂质体(LS)、纳米粒(NP)或纳米囊(NC)、微球(MS)或微囊(MC)、细胞和乳剂等。微粒能通过具有丰富吞噬细胞的网状内皮系统(RES)靶向于各器官。
    中药的“引经”主要是“主动靶向”性,它的功能是引导其他药物的有效成分到达所需病灶部位。以桔梗为例,桔梗其气轻清上浮,为肺经和上焦的引经要药,如天王补心丹中用桔梗,其目的是开提诸气,引诸药上行,于是助诸药滋心阴、养心血、增强诸药的安心神作用[6]。《成方便读》一书中就有“引诸药上行而入心”的理论记载。《古今名医方论》更是把桔梗视为“舟楫”[7]。可见,桔梗是一味不可缺少的重要引经药。当然,中药的引经也有其“被动靶向性”的一面,那就是要靠炮制用辅料如酒、醋、盐水等作为介导物质将药物引入所需部位。如牛黄上清丸的大黄本为泻下药,但经酒制后却能引导牛黄等其他药物上行治疗口腔等头面诸窍疾病,当然,桔梗是该方剂中的主要引经药。

  3  引经药的引经化学成分

    引经中药为何具有引经作用?按照中医朴素的哲学理论解释,不外乎是中药固有的性味即“四气五味”及其趋向性即“升降浮沉”与脏腑经络的共同作用。用现代科学理论解释,总的说来离不开药物的化学成分与体内一切微观物质的共同作用,亦即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的共同作用。这与药物治疗作用的道理是一样的。引经药之所以可以引经,必定有其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存在。那么什么是引经药引经作用的物质基础呢?这就是引经作用谜底的症结,是我们广大中医药研究者力争攻克的难关和焦点。近年来,从大量的文献报道中可以看出,不少致力于中医药研究的专家学者纷纷在积极地进行中药归经、引经作用物质基础探索的尝试。仍以被誉为“舟楫”的引经要药桔梗为例,桔梗的主要成分为桔梗皂苷类(Platycodosides),近年来又发现多种桔梗三萜皂苷(triterpenoid saponins)。目前,已知桔梗中含有8种三萜皂苷[8],这8种成分中有6种对非小细胞肺癌、卵巢癌、黑素瘤、结肠及某些神经系统癌瘤等5种离体人培养肿瘤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桔梗的水提取物(AEPR)对人培养呼吸道上皮细胞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呼吸道炎性疾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对核因子kB(NF-Kappa B)及其抑制性调节因子、抑制性kB(I-Kappa B)在LPS诱导的炎性反应中起重要作用[9]。研究还发现,桔梗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能激活巨噬细胞和B细胞。实验表明,桔梗对小鼠野型C3H/HeN腹膜巨噬细胞和功能性Toll样受体4(TLR-4)缺乏小鼠具有一定的影响,提示桔梗介导的NO产生的诱导作用及iNOS mRNA表达,在巨噬细胞中被介导,至少是部分通过TLR4/NF-kB信号路径[10]。桔梗中的水提取物所具有的免疫作用还表现出它能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加粒细胞的杀菌力,提高溶菌酶的活性[11]。从上述的说明可以看出,已知桔梗的皂苷类成分所到达的体内部位和所发挥的治疗作用与中医药学理论不谋而合。它能治疗肺部疾病正与归肺经的归经理论相一致;能治疗结肠癌的作用也和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相吻合。至于为何又能治疗卵巢癌、黑素瘤和神经系统的某些癌瘤,是因为桔梗皂苷表面活性物质具有增强细胞膜的通透性能,又能对其他药物的难溶性成分起增溶作用[12],况且研究认为肺与整个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等多个系统有一定关联,桔梗能对这些系统的组织器官具有选择性影响[12]。这与中医的桔梗具有“宣开肺气,肃降水源”这一上通下达的“舟楫”般特性的理论描述是基本一致的。因此,桔梗作为一种重要的引经药是毋庸置疑的。又如被称为“血中之气药”的川芎,其主要有效成分是川芎嗪。实验研究表明[2],川芎嗪的靶器官是消化器官,尤以肝、胆中标记物含量最高,而且其标记物可穿越血脑屏障进入大脑。这与中医的川芎归肝经、治头痛的理论和临证治验完全相吻合。再如心经最佳的引经药冰片,多项研究证实冰片中的芳香性物质龙脑香(borneol)具有很强的靶向增强作用,能迅速穿过血脑屏障。CT扫描监测证实,冰片促进其他药物进入脑内的机理在于其改变了细胞膜的通透性[1]。上述药物中的有效成分究竟哪一种或哪几种属于引经成分尚不清楚,或许真正的引经成分还没有被发现,这就是我们要探讨的关键所在。究竟什么是引经成分?是否某种主要有效成分的比例占多数就是引经成分还是每种有效成分都具有各自的引经作用,抑或是与其他药物的某种成分起协同作用而产生出引经化学成分,值得深入研究。  4  引经成分的假设

    中药的引经作用是与中药的有效成分分不开的,任何一种药物均不存在不与药物的有效成分相关联的孤立的所谓引经作用。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理论:中药的引经功能是在药物有效成分发挥作用的基础上使归经功能进一步增强并扩展的特殊功能。那么,是什么使这些具有引经作用的中药能发挥出它们的特殊功能呢?这就需要做大量的实验和临床研究。从理论上来讲,我们假定某种引经药,将其中已知的有效成分用淘汰法逐一进行引经的实验和临床筛选研究,也许会有所收获。或者采用各种先进的分离提取技术继续寻找引经药中真正的引经成分。根据中药具有水溶性和脂溶性的特点,笔者推论,中药中均存在“亲水素”(hydrophilin)和“亲脂素”(lipophilin)这两类活性物质,这是中药产生药效的动力基质。而引经药中所含的“亲水素”和“亲脂素”则有可能在分子结构上和粒径上与非引经药有所不同,因而具有引导它药有效成分到达身体所需部位的功能。另一个推论就是,或许引经药中存在类似于“启动子”“引物”“递质”、“介导体”“转运体”等之类的活性物质;抑或是存在各自特殊的“亲和素”[13](affinitin)或“靶向子”(targeter)。这些物质一定具有多向性、多靶点性,并能有选择性地与各种中药的有效成分产生极强的亲和力,也具有主动寻靶特性[14],能将各种有效成分通过生物传感器(biosensor)主动引导到病灶部位。

  5  结语

    中药的归经和引经的存在,已经从大量的研究报道文献中得到了肯定,证实了中医药的理论是与临床实践密切结合的理论,而且它的“引经”理论的创立比西方医药学的“靶向”理论要早800多年,这充分说明中国的国粹中医药学是世界所有传统医学中的佼佼者。中医药学有其自身的优势和特色,但又与西方现代医学有诸多共性。我们致力于研究发展中医药学的同仁们,应当像我们的先辈那样,洋为中用,不断地引进舶来品充实中药的品种和扩大中药的疗效范围。今天,我们照样可以吸收利用国外的先进技术来不断充实和提高中医药的理论内容和实用价值,从而发展中医药学,使之跻身于世界主流医学的地位。

    中医药学具有丰富的潜在资源,只要我们能够充分利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来充实和壮大(而不是瓦解和削弱)中医药学,世界主流医学的桂冠就一定属于中医药学。

    本文谈中药引经的研究,目的是要为中医的治疗开辟一条崭新的道路。传统的中药汤剂已经僵化,而现今的各种所谓现代新剂型仍然没有摆脱传统陈旧的“丸、散、膏、丹”剂型的窠臼。攻克了中药引经化学活性成分这一关,中药剂型的改革将产生质的飞跃。因为如果找到了引经物质,就可以将它们提取或合成,制作成纳米微粒或基因芯片[15~17],使药物的有效成分能够有选择性地快速准确地抵达病灶部位,从而将会使药物疗效增加几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这不仅是中药剂型改革的革命变革,而且必将引发一场制药史上的彻底革命。



【参考文献】
    [1]赵瑞芝,刘少军.中药引经理论与靶向给药[J].中医杂志,2005,46(9):643.

  [2]贲长恩,郭顺根.中药归经理论研究述评[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22(2):2.

  [3]刘淑清.中药归经理论在临床中的运用[J].中药通报,1986,11(12):56.

  [4]Theresa MA, Pieter RC. Drug delivery system: Entering the mainstream[J]. Science,2004;303(5665):1818.

  [5]张三奇,连佳芳.靶向给药——药剂学研究的热点[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5,26(22):2017.

  [6]孙 洁.也谈引经药[J].中医杂志,1999,40(1):60.

  [7]丁元庆.桔梗的功效与应用述要[J].中国中药杂志,1998,23(5):308.

  [8]Kim YS,Kim JS,Choi SU,et al.Isolation of a new saponin and cytotoxic effect of saponins from the root of Platycodon grandiflorum on human tumor cell lines[J]. Planta Med,2005,71(6):566.

  [9]Lee JH,Choi Kang HS,et al.An aqueous extract of Platycodi radix inhibits LPS-induced NF-Kappa B nuclear translocation in human cultured airway epithelial Cells[J].Int J Mol Med,2004,13(6):843.

  [10]Yoon YD,Han SB,Kang JS,et al.Toll-like receptor 4-dependent activation of Macrophages by polysaccharide isolated from the radix of Platycodon grandiflorum[J].Int Immunopharmacol,2003,3(13-14):1873.

  [11]丁元庆.肺经药物对水液代谢异常的作用机理探讨[J].中国中药杂志,1998,23(6):377.

  [12]王树荣,翟继伟,盖英臣,等.天麻、桔梗、元胡归经的实验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5,(1):44.

  [13]陈 强,李 静,殷惠军,等.亲和型生物传感器及其在中药作用机理研究中的应用展望[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24(8):746.

  [14]侯新朴,王 黎,王向涛,等.脂质体肝实质细胞靶向性研究[J].药学学报,2003,38(2):143.

  [15]王耀平,刘秀凤.关于纳米药学[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2,22(6):370.

  [16]帅少军,李忠芳,曾繁典.载药纳米微粒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4,20(5):395.

  [17]陈华友,崔振铃,吴自荣.基因芯片技术及其在药学研究领域中的应用[J].中国药学杂志,2002,37(3):16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访问本页请
扫描左边二维码
         本网站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为网友上传,若存在版权问题或是相关责任请联系站长!
站长联系QQ:7123767   myubbs.com
         站长微信:7123767
请扫描右边二维码
www.myubb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魅优论文范文网 ( 琼ICP备10200388号-7 )

GMT+8, 2024-4-27 14:12 , Processed in 0.23661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高考信息网 X3.3

© 2001-2013 大学排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