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优论文范文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130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药学] 中药鉴定借助于标本馆进行教学的探讨

[复制链接]

2471

主题

2471

帖子

738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38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8-19 21:54: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摘要】  目的提高中药鉴定教学效果。方法结合中药标本,以比类取象为重点讲解方法。结果学生喜闻乐见,易学易记。结论 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中药鉴定 中药标本 类取象 价值 教学应用


    对中医药院校中制药、中药、中医以及营销等专业的学生而言,具有较高的中药鉴定能力十分重要。为了使学生达到这一要求,为了更加充分的利用珍贵的教学资源,在中药标本馆中结合各类中药标本讲授部分中药鉴定课程,理应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我们将其具体方法作如下探讨。

  1  要求学生对结合标本的学习要有足够正确的认识

    中药鉴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习时须结合大量标本才能切实提高其鉴定水平,成为深受社会欢迎的中医药人才。而中药标本馆正是具有大量标本的地方。我院中药标本馆始建于1959年,现有面积500 m2,设有浸制标本展室;药用动物、矿物标本展室;腊叶、生药标本展室,共有各类标本1500余种,其中不乏稀有与珍贵标本。虽然在课堂上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幻灯片、图片以及某些实验室的部分标本,使学生对中药材具有一定的了解,但是从真实性及品种、类型、规格、数量等方面与标本馆相比,还具有一定的差距,至于贵重、稀有类标本的状况,更是不可同日而语。所以,我们要求学生要珍惜这样的学习机会,使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切实提高中药鉴定水平。

  2  中药标本馆应有良好的陈列方式

    现在我们以腊叶、生药标本为例,对其陈列方法作如下探讨。我们将腊叶标本与生药标本置于同一个展室,腊叶标本放在展架上,展架的下半部分是一个柜子,柜子的台面可以用来放置与展架上相同品种的生药材标本和中药饮片,台面下的柜子里可以放置备用药材。这样在讲解时可以互相参照,使学生既能看到原植物的特征,又能看到生药材及中药饮片的特征,更况且有相当一部分药用植物的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中药名称,其功效主治亦不尽相同。这样将原植物与其药用部分放在一起,有利于学生对比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可以看、可以听、还可以摸、可以闻、有些药材甚至还可以按照规定进行少量的品尝。我们同时鼓励学生积极提问题,谈感受。这种集近距离教学、实物教学、联想式教学,互动式教学于一体的教学方法,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易于理解,记忆深刻。

  3  要有良好的教学方法与技巧

  3.1  精要讲解,分组教学  由于中药品种很多,如果面面俱到,往往耗时、费力、效果差。另外,由于标本馆的场地不同于教室,需要将学生适当分组,排列整齐,使秩序井然。讲授时也要不同于教室授课,应该密切结合标本,牢牢地把握标本的典型特征,精炼、准确、生动地进行概括描述,方可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3.2  参照标本,比类取象根据中药标本的具体特征,教学时恰当地采取比类取象的方法,往往能收到显著的教学效果。所谓中药鉴别的比类取象,就是把中药最富有鉴别意义的特征与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和现象进行联系和比较,找出相似的某一点或某一部分,以简洁形象的语言进行概括和比喻。这种归纳形容中药特征的方法为学生所喜闻乐见。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可见到这一方法的运用,如雄黄为“黄金石”[1],乌头为“乌喙”[1]等。

  3.2.1  用动物的全体或某一部分来形容比喻药材的形态如对于药材的外形,常用“……头”“……尾”“……形”“……状”表示。一般将根或根茎上端称为“头”,如人参的“芦头”、西党参的“狮子盘头”[2]、防风的“蚯蚓头”[2]等。将根及根茎下端称“尾”,如白薇的“马尾”,水独活似“牛尾”等。将药材的整体外部形态称为“形”,如补骨脂“肾形”、鸦胆子“卵形”。“状”指整体状态,如川芎“拳头状”、味连“鸡爪状”等。

  3.2.2  用熟悉的物体形状比喻药材外形常用的有“圆锥”“圆柱”“纺锤”“球”等形容药材的外形。如黄芩“圆锥形”、党参“圆柱形”、香附“纺锤形”、天南星“扁球形”等。另有一些用生活中其它事物或形象来描述药材外形的,如黄连的根茎形如“过桥”[3]、巴戟的根部状如“连珠”[3]。松贝母形如“怀中抱月”[3]、炉贝母具有“虎皮斑”“马牙嘴”[3]等。  3.2.3  以药材表面的“纹”“皱”“沟”“槽”“疤”“点”“眼”为药材鉴别的要点“皱”“纹”“沟”“槽”是由于药材干燥皱缩出现的各种凹陷或突起。天麻的“竹节环纹”、黄芪的“纵皱”远志的“横皱”何首乌的“纵沟”、拳参的“凹槽”,这些都是存在于药材表面不同凹陷程度的特征。“疤”多指较大的痕迹,包括叶柄痕、支根痕、皮孔等。“点”多指较小的痕迹,如饮片面上的维管束、须根痕、根上的生长点。“眼”则是药材表面呈现出来的凹陷或细孔。如天麻的“肚脐眼”、银柴胡的“砂眼”。

  3.2.4  以药材的不同颜色为鉴别要点在以不同颜色为鉴别要点时,常常使用复合颜色及大家熟悉的物质进行描述,如、银白色、金黄色、桔红色、炭黑色等。如把血竭比作“猪肝色”,天南星为“粉白色”,珍珠母为“色如彩晕”,北苍术断面有“黄棕色油点”[3],这些都属于颜色的特征。另有一些药材具有光泽,如生石膏白色有晶体样光泽,朱砂具“镜面”光泽,紫灵芝显生漆样光泽等。

  3.2.5 对药材断面的鉴别

    药材的横切面:主要观察其皮部与木部的状态,维管束的排列和射线的分布所形成的图案以及有无油点等特征。如、甘草的“菊花心”,防己的木质“车轮纹”,大黄的“星点”,苍术的“朱砂点”,大黄、何首乌的“云锦花纹”,黄芪的“金井玉栏”,商陆的“罗盘纹”,肉豆蔻的“槟榔纹”等特征。

    药材的折断面:药材的折断面同样具有重要的鉴别意义,折断时要看其有无尘粉、响声、折断难易程度等。断面要看其颗粒性、纤维性、粉性、油性、角质状况、平坦或粗糙以及有无胶丝等。如甘草折断时有尘粉;杜仲折断时有胶丝;苦楝皮折断面分层;厚朴折断面有亮星等。

  3.2.6  气味的鉴别

  气味由药材的内部成分所决定,故能反映出药材的固有特性。 如山豆根具有豆腥气;薄荷有清凉气;大黄、牛黄有清香气;八角、肉桂有芳香气;阿魏有蒜臭气;白鲜皮有羊膻气;紫河车有腥气;琥珀有松香气;黄精有焦糖气;鸡矢藤有鸡屎样臭气等。

  3.2.7  滋味的鉴别

  以口体验药材的味感,具体的应用方法有舔、嚼、品尝或吞咽等。用舔的方法可体会药材表面的舌感,如龙骨有吸湿性、舔之黏舌;石斛、黄柏舔之滑腻。用嚼的方法可体会其黏牙、砂砾感和唾液的颜色,如茯苓粘牙,大黄有砂砾感,黄柏可使唾液染黄等。品尝或吞咽则可体会其滋味或刺激性,如细辛“味辛辣、麻舌”[4]麝香“香气浓烈而特异,味微辣、微苦带咸”[4]。有些药材滋味复杂,我们可以根据感觉的先后不同加以形容,如蟾酥“初甜而后有持久的麻辣感,粉末嗅之作嚏”[4],天然牛黄味“微苦后甘”“芳香清凉”[5]等。

  4  总结经验,不断提高

    学生对中药材鉴别能力的提高,是一个不断反复渐进的过程,我们教师要有充分的耐心、细心,不断征求学生的意见,不断改进,不断提高。同时要求学生学习时要有重点,有准备,最好是带着问题来,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或意见。这样,师生之间互动起来,既有利于教师的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能够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安徽中医学院.增图神农本草经通俗讲义[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59:185,282.

  [2]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1838.

  [3]李家实.中药鉴定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89.

  [4]张钦德.中药鉴定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0, 410.

  [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管理局.中药材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9:48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访问本页请
扫描左边二维码
         本网站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为网友上传,若存在版权问题或是相关责任请联系站长!
站长联系QQ:7123767   myubbs.com
         站长微信:7123767
请扫描右边二维码
www.myubbs.com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魅优论文范文网 ( 琼ICP备10200388号-7 )

GMT+8, 2024-4-27 17:05 , Processed in 0.05049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高考信息网 X3.3

© 2001-2013 大学排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